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doc

    • 资源ID:1177224       资源大小:1.24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doc

    1、1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一、选择题(共 35 题,每题 2 分,共 70 分)1.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 2015 年 7 月 14 日 19 时 49 分,近距离飞过冥王星,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天体的人类探测器,冥王星第一张高清照也随之发布。与图文材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新视野”号探测器现已飞离地月系 B. 冥王星是八大行星之一C. 图中包含三级天体系统 D. 冥王星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特征完全相同【答案】A【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冥王星位于太阳系中,故 A 项错误;冥

    2、王星曾经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在 2006 年 8 月 24 日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上,决议 6A-冥王星级天体的定义冥王星从此被视为是太阳系的“矮行星” ,故 B 项错误;图中既有恒星系统,也有行星系统,故 C 项正确;冥王星为矮行星,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特征不相同,故 D 性错误。故答案选 C 项。2.冰壶运动起源于苏格兰,冰壶石来自苏格兰南海岸 Aitsa Craig 岛的一个花岗岩采石场。左图为冰壶,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字母表示各类岩石,数字符号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题。2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属于外力作用的环节只有 B. 可能寻找到化石的是 D 岩石C.

    3、 可能埋藏有石油的是 C 岩石 D. 石灰岩经过作用形成大理岩【答案】C【解析】冰壶石来自苏格兰南海岸 Aitsa Craig 岛的一个花岗岩采石场,即制作冰壶的岩石是花岗岩。读右图,属于外力作用的环节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还有也是外力作用,是固结成岩环节,A 错误。图中 D 是变质岩,不可能寻找到化石,B 错误。C 岩石是沉积岩,可能埋藏有石油的是 C 岩石,C 正确。石灰岩经过作用,即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D 错误。3.寒潮来临时,我国北方农民常用薰烟的办法防寒,保护农作物,原因是( )A. 烟雾可以防止寒潮前进 B. 烟能加热大气层,使大气升温C. 烟雾能吸收地面幅

    4、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D. 烟雾能反射地面辐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人造烟幕相当于云层的作用,能增强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进而增强大气逆辐射,起保温作用。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 12 小时和未来 48 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 4 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某区域地面天气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4. 图中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A. B. C. D. 35. 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地经地到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A. 气温:暖一冷暖 B.

    5、气压:低一高一低C. 降雨:時一雨一睛 D. 风向:西北风一西南风东南风【答案】4. A 5. D【解析】【4 题详解】读材料可知,洗车指数共分为 4 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结合生活常识,应该知道天气晴好,适宜洗车,雨雪天气,洗车后很快就会变脏,而不适宜洗车,所以指数低应对应晴朗天气,指数越高,该地降水概率越大。根据图中气压形式可以看出,处为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适宜洗车,A 对。而处在冷锋锋后,处在冷锋锋前、即将受到冷锋影响,处位于暖锋锋前,都容易出现雨雪天气。【5 题详解】结合第 1 题的分析,为冷锋锋后,受冷气团影响,多阴雨天气。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影响,此时是晴

    6、天。位于暖锋锋前,受冷气团影响,是连阴雨天气。自驾游汽车从地经地到地,气温:低-高-低,A 错;气压:高-低-高,B 错;降雨:雨-晴-雨,C错。根据风向的画法可知,从地经地到地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D 对,选 D。【点睛】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处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比较项目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锋面剖面示意图锋面符号降水区的位置4(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6.下图是“以极点为中

    7、心的半球图” ,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洋流常年受东北信风吹拂B. 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C. 此时北半球为冬季D. 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答案】D【解析】根据海陆轮廓,图示为北半球,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根据洋流分布位置,洋流是加那利寒流,是补偿流,与东北信风无关,A 错。是加利福尼亚寒流,是顺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B 错。此时北印度洋盛行顺时针方向洋流,是西南季风影响形成,北半球为夏季,C 错。洋流位于北印度洋夏季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D 对。7.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 ,完成下题5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 )A. 山间低地 B. 山谷地带C. 盆地中部

    8、D. 山麓冲积扇【答案】D【解析】图示为我国塔里木盆地,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山麓冲积扇,或盆地边缘的绿洲上,D 对。图示为盆地地形,不是山间低地、山谷地带,A、B 错。是盆地边缘,不是中部,C 错。点睛:图示为我国塔里木盆地,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山麓冲积扇,或盆地边缘的绿洲上,水源较充足,地形平坦,适宜居住或生产活动。是盆地地形,不是山间低地、山谷地带。是盆地边缘,不是中部,盆地中部是沙漠,不适宜居住。读上海市 2017 年人口普查数据表,回答下面小题。8. 表中数据能反映该市存在的人口问题为()A. 性别结构严重失调 B. 出现了人口老龄化C. 就业压力大 D. 劳动力成本低9. 相比我国人口死

    9、亡率 711,上海人口死亡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力水平低下 B. 医疗卫生条件差C. 老年人口比重大 D. 粮食不足【答案】8. B 9. C【解析】【8 题详解】6根据表中数据,该市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 21.8,反映该市存在的人口问题为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老龄化严重,B 对。性别结构问题不太严重,A 错。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就业压力小,C 错。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高,D 错。【9 题详解】相比我国人口死亡率 7.11,上海人口死亡率偏高,为 12.9,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口比重大,C 对。上海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 医疗卫生条件好,A、B 错。位于东部平原区,粮食充足,

    10、D 错。点睛:65 岁及以上人口超过 7,即为人口老龄化。该市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1.8,反映该市存在的人口问题为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老龄化严重。上海人口死亡率偏高,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口比重大。下图为某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读图完下面小题10. 该城市低级住宅区可能位于()A. 甲区 B. 乙区 C. 丙区 D. 丁区11.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区位于城市中心,为商业区 B. 乙区土地价格高,为商业区C. 两区土地价格较低,为高级住宅区 D. 丁区人口密度大,为工业区【答案】10. C 11. B【解析】【10 题

    11、详解】低级住宅区土地价格低,环境质量差,人口密度大。根据图示曲线,该城市低级住宅区可能位于丙区,C 对。甲区、丁区地价低,人口密度小,可能位于城市边缘,为工业区,A、D 错。乙区地价高,人口密度小,是中心商业区,B 错。7【11 题详解】根据材料,甲区地价低,人口密度小,可能位于城市边缘,为工业区,A 错。乙区土地价格高,为商业区,B 对。丙区土地价格较低,人口密度大,为低级住宅区,C 错。丁区人口密度小,地价低,为工业区,D 错。某年夏季北京市连续遭受几次严重的城市内涝。读表格中提供的该年北京市城市中心区和郊外平原区相关数据,完成下面小题。12. 城市建设导致()A. 市区蒸发量减少 B.

    12、郊区径流总量减少 C. 市区地下径流增加 D. 郊区降水量减少13. 要减轻内涝对北京市中心区的影响,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A. 将市中心区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 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C. 扩大城市的规模 D. 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答案】12. A 13. D【解析】考查城市化的影响。【12 题详解】由于城市建设导致市区水泥地面取代植被地,故蒸发量减少,A 正确;市区水泥地面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量减少,C 错误;城市建设对郊区径流总量、郊区降水量影响较小,BD错误。故选 A。【13 题详解】针对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城市的排水系统不畅和湖泊、河流的泄洪不畅,故应保

    13、护城市的天然池塘和河道。故选 D。14.目前,在我国的民工流动过程中,许多地区由“民工潮”转入“民工荒” ,使得这些地区缺工现象十分严重。从“民工湖”到“民工荒”的这种现象反映出()A. 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B.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促进了人口迁移C.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的因素 D. 政治上的变革会引起大模的人8口迁移【答案】C【解析】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量农村剩余纷纷到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形成“民工潮”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民就近务工的数量原来越多,因此许多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

    14、从“民工潮”到“民工荒” 。故 C 正确。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变化与自然环境无关;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促进了人口迁移,但不是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原因;政治上的变革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不符合事实,故 A、B、D 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015 年元月 6 日,是我国大陆“13 亿人口日” ,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汇,即増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5. 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A. 人口基数大 B.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 人口死亡率低 D. 国外人

    15、口迁入16. 我国人口老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我国( )A. 养老保险制度较为完善 B. 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C. 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D. 人口再生产处于“传统型”阶段【答案】15. A 16. B【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15 题详解】目前我国人口的“高增长”主要是由于基数大而引起的,其自然增长率已经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故每年的净增长人口还是很大。故选 A 项。【16 题详解】由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降低,故使老年人口比重上升。选 B 项。绿色出行”新理念已被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962015 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读图

    16、回答以下问题917. 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A. 2000 年 B. 2005 年 C. 2007 年 D. 2011 年18. 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C. 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 扩大城市地域范围【答案】17. D 18. B【解析】【17 题详解】“绿色出行”是指提倡骑自行车或乘公共交通出行,以减少石化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读图可知,骑自行车出行方式 19862011 年逐步下降、2011 后开始回升,公共交通也是在 2011 年后明显上升,小汽车出行比例则在 2011 年后快速下降,因此,新

    17、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2011 年。【18 题详解】市民出行方式变化,骑自行车、乘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上升,小汽车出行比重下降,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但不会扩大城市地域范围,也没有改变城市服务功能,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没有产生影响。考点: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点睛】绿色出行就是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既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又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出行等,只要是能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就是绿色出行、低碳出行。读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黄金纬度即北纬 44纬度线上

    18、三大高品质酿酒葡萄产区图,回10答下列问题19. 三大酿酒葡萄产区葡萄品质高的共同原因是( )A. 机械化水平高 B. 土壤肥力高C. 光照充足、量夜温差大 D. 人均耕地面积大20. 与美国加州、法国波尔多相比,中国新疆天山北麓发展葡葡生产亟需()A. 加大科技投入 B. 扩大种植面积C. 加劳动力投入 D. 加大农药使用量21. 如果在中国新疆天山北麓,大力发展葡萄种植,最可能导致该地区()A. 水土流失 B. 温室效应 C. 水源短缺 D. 草场退化【答案】19. C 20. A 21. C【解析】【19 题详解】美国加州、法国波尔多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天山北麓以温带大陆性为主,因此三地葡

    19、萄品质高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故 C 正确。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面积大与葡萄品质好关系不大,故排除 A、D。土壤肥力高不符合事实,故 B 错误。【20 题详解】我国葡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因此在发展葡萄生产时亟待加大科技投入。故 A 正确【21 题详解】新疆天山北麓气候干旱,如果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故 C 正确。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答下面小题1122. 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甲一一美国商品谷物农业B. 乙一一澳大利亚混合农业C. 丙一一亚洲季风水田业D. 甲一一城郊乳畜业23. 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A. 地广人稀,土地面积

    20、广阔B.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C. 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D.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答案】22. B 23. B【解析】【22 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劳动力数量多,为水稻种植业,乙畜牧业和种植业并重,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为混合农业,丙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为大牧场放牧业,故选 B。【23 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劳动力数量多,为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农业,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主要分布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故选 B。【点睛】水稻种植业的特征、小农经营。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21、,中国南方每户耕种的水稻面积一般少于 1 公顷。、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在田里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将收12上来的稻谷的相当一部分留作自用,而送到市场上出售的稻谷有限。、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利用电力进行灌溉、脱粒等发展较快,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的逐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还比较低 ;除日本在稻田机械化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外,亚洲其他国家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水利工程大。灌溉是水稻的生产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的生产威胁很大。小农经

    22、营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的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的建设。下图是地处热带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屿,欲对该岛进行开发,该岛盛行较强的东南风,有流速较大的河流及森林。据此并结合下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24. 拟在该岛平原地区建一个小型农场,如图所示,则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A. 水稻种植业B. 混合农业C. 商品谷物农业D. 热带迁移农业25. 关于该岛屿的开发与发展设想合理的是( )在乙地建设小城镇,大力开发森林资源在丙地建设盐场比甲地更合适在丁处建设港口和城镇在戊处建设风能发电站,并营造海防林逐步建设环岛公路和铁路A. B. 13C. D. 【答案】24. B 25. D【解析】考查读

    23、图分析能力,农业地域类型,区域发展措施。【24 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平原地区用地类型既包括牧场用地、猪场养殖业用地和田地,农业既有种植业也有畜牧业,还有养殖业,故为混合型农业,B 正确。故选 B。【25 题详解】在乙地建设小城镇,不能大力开发森林资源,容易引发滑坡等灾害,错误;该岛盛行较强的东南风,丙位于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故在甲地建设盐场比丙地更合适,错误;丁位于河流入海口处,适合在丁处建设港口和城镇,正确;该岛盛行较强的东南风,戊处位于迎风坡且沿海,风力大,在戊处建设风能发电站,并营造海防林,正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设环岛公路和铁路,正确。故选 D。26.发达国家出现逆城

    24、市化现象说明( )A. 城市内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降低B. 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C.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D. 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劳动人口外迁就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故选 B。考点:城市化27.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处是低级住宅区 B. 处宜布局钢铁工业C. 处是高级住宅区 D. 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位于城市的边缘,河流的下游,应是工业区,A 错误;处由机场

    25、,交通便利、河流的上游,环境较好,应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处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应布局钢铁工业,BD 错误;位于河流上游、公园,交通便利,环境好,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C 正确。故选 C。28.下图为“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题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图中四条曲线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一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以及读图分析能力。在城市化初期,城市规模不大,故人口密度由城市中心向郊区快速降低,符合这一时期的特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郊区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密度在城市的水平分布上也发生不

    26、断变化,可体现这一过程。在城市化后期,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重视,加上郊区和小城镇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口开始由环境污染严重的城市中心向外迁移,使得市中心的人口密度得以降低,图显示了这一情形。故答案选 D。【点睛】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根据坐标轴相关的数据要素,结合所学城市化进程特点,分析城市化在坐标图中的变化过程。注意线市中心人口密度减少是因为逆城市化的产生,15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29.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 科技发展水平 B. 人口的文化水平C. 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D. 资源状况【答案】D【解析】【详解】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可以使人类利用资源

    27、的深度、广度扩大,从而提高人口容量,但不是首要因素;人口的文化水平不能提高环境容量;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环境人口容量是在一定的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状况,故 D 项正确。30.泰国大米连续 6 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由此赢得“世界米仓”的桂冠。泰国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市场求大,交通运输方便农业劳动力充足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泰国位于东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热量充足,昼夜温差较小;地处湄公河

    28、流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典型的水稻种植业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考点定位】农业区位因素。【方法总结】农业区位因素。1631.天然橡胶传统种植区在 10S17N,但我国现在已将其推广至 25N 以南地区,我国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种植纬度最高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全年高温多雨 B. 劳动力成本低 C. 科技发展 D. 市场需求【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通过科技手段对作物品种进行改良,使天然橡胶种植的纬度范围不断扩大。故答案选 C 项。32.2017 年 9 月 28 日, “杂交水稻之父”袁降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能够在滨海滩涂中生

    29、长的水稻)获得丰收,推广“海水稻”种植技术的地理意义在于( )降低种植的劳动力需求减轻耕地资源不足的压力可缓解水资源不足危机増加水稻的年内播种次数A. B. C. D. 【答案】B【解析】“海水稻”耗用劳动力依然很多,错;“海水稻”在滩涂靠海水可以生长,因此, “海水稻”可以减轻耕地资源不足的压力、可缓解水资源不足危机,。作物熟制与热量及作物的生长期有关, “海水稻”种植技术不能对其改变,错,据此选 B。33.玛咖是一种保健及药用价值极高的农产品,因产量极低而价格昂贵。玛咖原产于海拔35004500 米的秘鲁安第斯山区,在极其苛刻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对环境污染相当敏感,17当地亦有“玛咖一季休耕

    30、三年”的说法,种植全过程完全使用人工,美国和日本已经引种成功,终因质量差而不能规模生产。2003 年中国在云南玉龙雪山海拔 3000 米以上区域引种成功,目前成为世界第二大优良玛咖产区,种植规模仍在扩大。读下图,回答下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玛咖生长的“极为苛刻”的地理条件的是()A. 土壤肥沃 B. 气温日较差大 C. 气温年较差大 D. 环境清洁【答案】C【解析】玛咖在极其苛刻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对环境污染相当敏感。 “玛咖一季休耕三年” ,说明是一年生植物。不属于玛咖生长的“极为苛刻”的地理条件的是气温年较差大,C 对。土壤肥沃、气温日较差大、环境清洁都属于影响生长的“极为苛刻”地理条件,A、

    31、B、D 错。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若干意见发布,这是我国关于“三农”问题最新的中央一号文件,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4. “一号文件”的印发。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农民的积极性, “一号文件”属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中的()A. 市场因素 B. 政策因素 C. 科技因素 D. 交通因素35. “一号文件”中提到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这说明()A. 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是快速变化的 B.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C.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D. 影响农业的政策因素是不会变化的【答案】34. B 35. C【解析】【34 题详解】中央“一号文件”属

    32、于国家政策,故 B 项正确。18【35 题详解】我国的土地承包制度实施了几十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政策因素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与完善,说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故 C 项正确。二、综合题(共 30 分)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博鳌亚洲论坛于 2018 年 4 月 8 日至 11 日在海南博鳌召开,本届论坛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博鳌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不明显,降水丰富,干湿季分明。博鳌辖区内星级酒店有 8 家,有客运风彩车近 200 辆,出租车 60辆,运输汽车 50 辆,客运游艇 110 艘。材料二 下图为博鳌位置图材料三

    33、2013 年海南城化率仅为 5160,2017 年城镇人口比重升至58042017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7.0。户籍人口是指公民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净迁入人口常住人口数一户籍人口数,下图为“20102016 年海南省人口统计”图。19(1)根据材料简述博鳌镇的区位优势。(2)依据材料三描述海南省 20102016 年常住人口的变化特征,简述 2015 年后净迁入人口变化对海南省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影响。【答案】 (1)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水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改革开放的

    34、优惠政策等.(2)特征:常住人口一直增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净迁入人口增加,增加廉价劳动力,缓解当地劳动力不足;有利于资源开发;推动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促进了海南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解析】【分析】本题以海南省为材料背景,考查区域的区位优势分析、人口的变化特征以及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综合性较强,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详解】 (1)读图可知,博鳌位于万泉河的入海口,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有公路和水运等交通方式,水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经济特区,有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等。(2)根据材料三

    35、图例,海南省 20102016 年常住人口的变化特征是常住人口一直增加。2015 年后,海南省户籍人口减少,常住人口增加,净迁入人口增加。净迁入人口增加,对海南省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增加廉价劳动力,缓解当地劳动力不足,有利于资源开发,推动经济发展。2013 年海南城镇化率仅为 51.60%,2017 年城镇人口比重升至 58.04%,说明对城市化的影响是促进了海南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37.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 30 毫米,蒸发量却高达 2000 毫米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

    36、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20材料二 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2)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量少;周边高大山脉有较多的冰雪融水汇入湖泊。(2)博斯腾湖湖水通过含水层渗透(或地下径流输送)到盐池,该区域蒸发旺盛,盐池池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形成盐层。【解析】【分析】本题以博斯腾湖为材料背景,考查湖泊的补给水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盐池的成因,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37、详解】 (1)根据材料一图,博斯腾湖深居内陆,降水量少;周边高大山脉有较多的冰雪融水汇入湖泊,所以水源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2 根据材料二分析,博斯腾湖湖水水面高,盐池水位低,通过与盐池之间的含水层渗透,或经过地下径流将湖水输送到盐池,盐池池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形成盐层。2138.读图,AB 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回答下题.(1)A、B 两类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2)A、B 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所反映出的人口问题是 A 国_;B 国_。(3)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A 国_;B 国_。(4)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 国_;B 国

    38、_。【答案】 (1)A) (2)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过快(3)人口增长缓慢或负增长,劳动力不足并且养老负担过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过快,生活困难,就业难,资源、环境压力过大(4)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解析】【分析】本题以人口年龄结构构成图为材料背景,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详解】 (1)由图中人口年龄构成可以判断,A 为发达国家,B 为发展中国家。(2)根据题中图 A、B 所提供的信息可知,A 国 65 岁以上的人口大致占 15%左右,出现了严重的老龄化;B 国 014 岁儿童

    39、占 40%以上,说明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3)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就会出现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死亡率上升,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就会导致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社22会问题,甚至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4)针对 A、B 两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如 A 国鼓励出生率或接纳移民;B 国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增长率。3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序号表示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其中是_,是_,是_,是_。(2)处农业地域类型在英国主要分布在_,主要特征有_。(3)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答案】(1)混合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40、 季风水田农业(2)中部平原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3)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典型农业区、工业区分布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详解】 (1)图示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判断为混合农业。位于美国中部,为小麦带和玉米带,属于商品谷物农业;位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大牧场放牧业;位于东亚、东南亚的沿海地区,为水稻种植业。(2)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英国的中部平原,其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23(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有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


    注意事项

    本文(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