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州二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高一地理(用时 9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这说明了人造天体可以离开: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 “星系”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 太阳系 地月系 河外星系 银河系 总星系A B C D3、属于地球生命存在的外部原因之一是: A有适宜的温度 B有丰富的液态水 C有稳定的光照条件 D恰当的大气成分4、在各项太阳活动中, “太阳黑子”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内部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
2、0.154 微米之间,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的红外光波段B太阳常数是指垂直于太阳光线的 1 平方厘米面积上,1 分钟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C风能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只能直接为人类提供能源,不能间接提供能源6、冬至日,下列四个城市中夜最长的是: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海口7、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转轨道是正圆B地球运行至 A 点时大致是 1 月初C地球从 A 点出发回到 A 点所需的时间是 1 农历年D地球过 A 点时的运动速度略小于 B 点2018 年 10 月 31 日全州二中校运会隆重开幕,11 月 2 日胜利闭幕,据此回答 89 题:8、自开幕
3、过后 1 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A逐渐加快 B逐渐减慢 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9、自开幕过后 3 个月内,全州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 )A昼逐渐变短 B昼逐渐变长 C昼先变长后变短 D昼先变短后变长右图为我国立秋时的日历图。据此回答 1415 题:10、有关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2A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并向南移动B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C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并向南移动D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并向北移动读下列一组光照图,回答 1112 题。11、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12、下列四组城市,在 B 图所示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由大
4、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汕头、海口、北京、伦敦 B海口、汕头、北京、伦敦C伦敦、北京、汕头、海口 D汕头、海口、伦敦、北京读下图“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 ,回答 1315 题。1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B 点这一天: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1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C 点这一天: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北京、伦敦昼夜平分1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D 点这一天:2018 年 8 月8 日今日立秋22 时 52 分3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
5、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16、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断层17、有关地壳、岩石圈和软流层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因此地壳又称岩石圈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合称为岩石圈C岩石圈即地壳的表层由岩石组成的部分D软流层是地壳和岩石圈这两个圈层的分界线18、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与被组成关系正确的是A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B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C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D矿物-化学元素-地壳-岩石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 1922 题。19、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20、构
6、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21、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2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23、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 ,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4A. B. C. D. 科学家在意大利西海岸水面下30m 处的一个洞穴中,发现洞底有隆起的灰
7、色石笋。切开石笋的剖面可以看到棕黄色的岩石层和白色的沉积层(海洋微小生物遗体)互相交错。据此回答24-25题。24、该洞穴岩石从成因上讲属于A、沉积岩 B、变质岩 C、火山岩 D、岩浆岩25、从石笋剖面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下沉状态 B、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抬升状态C、该地区露出海面一次 D、该地区露出海面两次读某 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2628题。26、图中甲丁四地中,属于背斜构造的是 ( )A.甲 B.乙 C.丙D.丁27、关于甲地地形特征及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山岭,由于受挤压作用,岩层向上隆起 B.属于山谷,由于受挤压作用,岩层向下凹陷C.属于山岭,由于
8、受挤压作用,中心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5D.属于山谷,由于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28、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内力作用 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 D.搬运作用读“黄土高原”和“狮身人面像”照片,完成29、30题。29、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现今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30、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海蚀作用31、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32、下图中四
9、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33、大气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前后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削弱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削弱大气辐射地面吸收C.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地面吸收读右边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回答 34-35 题。A B C D634、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甲地受热,近地面形成高压 B.乙地受热,近地面形成低压C.甲地冷却,高空形成高压 D.乙地冷却,高空形成低压35、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
10、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若甲、乙两地分别代表城市和郊区,则( )A甲地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形成“热岛” B乙地人口集中,工业发达C甲代表郊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D乙代表城市,近地面气温高,气压高二、综合分析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31、回答下列问题。 (8 分)(1)图中 A、B、C、D 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其中 A 代表 (节气)时的位置,B 代表 (节气)时的位置。7(2)当地球运行到 D 点时,公转速度较 ,南半球是 季节。(3)当地球运行到 C 点时,太阳直射在 上,此时北极圈内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4)当地球运行到 B 点附近时,太阳直射在 (纬度) ,
11、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34、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 分)(1) 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 ;属于高温熔化的是 ;属于变质作用的是 ,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2)A 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B 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35、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局部) ,回答下列问题。 (8分)8(1)A 层它随高度的增加气温 。(2)B 层气流以 运动为主。它随高度的增加气温 。(3)在 A、B、C、三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层;现代飞机多在 层飞行, 层中有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层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复杂的天气现象发生在 层。38、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8 分) (1)大气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表现为:大气的_作用、大气的_作用和 作用 。(2)A 是_辐射,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_吸收,所以_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3)B 是_辐射,该辐射对地面有_的作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