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 8 小题,每题 3 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 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初速度不为零的质点受到与初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外力作用B. 运动质点受到不为零的外力作用C. 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受到的合外力不可能是恒力D. 运动的质点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成一个不等于 0或 180的夹角【答案】A【解析】A.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 A 正确;B. 当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故 B 错误;C.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不一定变化,如平抛运动,合力不变,是恒力,故 C 错误;D. 质点受到的外力与加速度方向必然相同,故 D 错误。故选:A2.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而且对一切天体(包括卫星绕行星的运动)都适用。下面对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公式只适用于轨道是椭圆的星球绕中心天体的运动B. 对于所有行星(或卫星) ,公式中的 k 值都相等C. 公式中的 k 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绕中心天体公转的行星(或卫星)无关D. 公式中的 T 为天体的自转周期【答案】C【解析】A. 开普勒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
3、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所以也适用于轨道是圆的运动,故 A 错误;BC、式中的 k 是与中心星体的质量有关,与绕中心天体旋转的行星(或卫星)无关。故 B 错误,C 正确;D. 公式中的 T 为天体的公转周期,故 D 错误;故选:C.3. 关于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 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与物体的路径无关B. 如果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则物体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相同时间内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功的绝对值一定相等D.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作用力做功,而反作用力不做功【答案】D【解析】A. 滑动摩擦力做功与物体运动的路径长短有关,故 A 错误;B. 做匀速圆周
4、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不做功,但物体做曲线运动,故 B 错误;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的位移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发生相互作用的系统做功不一定相等,故相互作用力做功之和不一定为零,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D4. 如图所示,重物 P 放在一长木板 OA 上,在将长木板绕 O 端转过一个小角度的过程中,重物 P 相对于木板始终保持静止。关于木板对重物 P 的摩擦力和弹力的做功情况是:A. 摩擦力对重物不做功 B. 摩擦力对重物做负功C. 弹力对重物不做功 D. 弹力对重物做负功【答案】A故选:A点睛:对物块受力分析可知,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
5、擦力的作用,根据功的公式可以分析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对物块的做功的情况5. 关于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的角速度越大说明质点运动的越快B. 质点的向心加速度越大说明质点线速度方向变化的越快C. 做圆周运动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指向圆心D. 做圆周运动的质点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 3 -【答案】B【解析】A. 质点的角速度越大说明质点转动的越快,不是运动的越快,故 A 错误;B. 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向心加速度越大说明质点线速度方向变化的越快,故 B 正确;C. 只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由合外力提供向心力
6、,指向圆心,变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不指向圆心,则加速度也不指向圆心,故 CD 错误。故选:B6. 将太阳系中各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离太阳越远的行星:A. 角速度越大 B. 周期越大 C. 线速度越大 D. 向心加速度越大【答案】B【解析】设太阳的质量为 M,行星的质量为 m,轨道半径为 r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 , , 周期为: 可知,行星离太远越近,轨道半径 r 越大,则周期 T 越大,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越小,故 B 正确。点晴: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周期、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的表
7、达式,然后答题。7. 如图所示,一条绷紧的皮带连接连个半径不同的皮带轮,若皮带轮做匀速转动,两轮边缘上的 N、 P 两点:- 4 -A. 角速度相同 B. 转动周期相同C. 线速度大小相同 D. 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传动装置在传动过程中不打滑时,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当线速度大小一定时,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因此根据题目条件可知加速度及周期的关系据题,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两轮边缘上与皮带接触处的速度都与皮带相同,所以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同由 知,半径不等,则两轮的角速度不等,故 A 错误 C 正确;由公式 知,两轮转动的周期不等,故 B 错误;由公式 知,两
8、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等,故 D 错误8. 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于 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 O 点的正下方 A 处有一钉子,现使小球由高处摆下,当绳子摆到竖直位置时与钉子相碰而绕 A 点运动,则绳子碰到钉子前、后的瞬间相比较:A. 小球的线速度瞬间变大 B.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瞬间减小C. 小球所需的向心力瞬间减小 D.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瞬间变大【答案】D【解析】A. 细绳与钉子相碰前后线速度大小不变,故 A 错误;B. 根据 a= 可知,半径变小,向心加速度增大。故 B 错误;C. 根据 F=m 可知,半径变小,向心力增大。故 C 错误;D. 根据 Fmg=m ,知 F=mg+m ,
9、r 变小,拉力 F 变大。故 D 正确。故选:D点睛:细绳与钉子相碰前后线速度大小不变,半径变小,根据 a= 判断向心加速度的变化;- 5 -根据 F=m 判断向心力的变化;根据绳子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出绳子拉力的变化二、多项选择题,共 4 小题,每题 6 分,每题至少有二个答案是正确的,漏选得 3 分,不选或错选不得分。9. 下列哪些做法是为了防止物体产生离心运动:A.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时要限制速度的大小B. 转速很高的砂轮半径不能做得太大C. 在修筑铁路时,转弯处的内侧轨道要低于外侧轨道D. 用洗衣机脱去湿衣服中的水【答案】ABC【解析】由 可知,速度越快则
10、所需的向心力越大,汽车转弯时一定要限制速度,从而来减小需要的向心力;防止离心现象的发生;故 A 不正确;由向心力公式可知,转速很高的吵轮所需向心力很大,转速很高的吵轮若半径大,则可以出现断裂现象,从而出现离心现象;故为了防止离心现象,应将砂轮做的小一点;故 B 不正确;在修筑铁路时,转弯处轨道的内轨要低于外轨,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向心力,防止火车出现离心现象;故 C 不正确;洗衣机脱水是应用了离心现象;不是防止,故 D 正确;本题选防止离心现象的,故选 D10. 某学习小组对重力势能的理解提出了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 重力势能的变化只跟物体所处的始、末位置有关,与物体实际经过的路径无关
11、B. 重力势能的变化只跟重力做功有关,和其他力是否做功及做功多少无关C. 重力势能是矢量,物体位于地球表面以上时重力势能才能为正值D. 重力势能的增量等于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答案】AB【解析】A. 重力势能的变化只跟物体所处的初、末位置有关,与物体实际经过的路径无关,故 A 正确;B. 重力做功,物体重力势能变化,重力势能的变化只跟重力做功有关,和其他力做功多少无关,故 B 正确;C. 重力势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重力势能的正负不表示方向,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故 C 错误;- 6 -D. 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等于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的负值,故 D 错误。故选:AB.11. A、B 两物体质量分
12、别为 m 和 2m,A 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B 静止于粗糙水平面上,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 A 和 B,使它们前进相同的位移。在此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两次推力做功一样多 B. 对 A 的推力做功多一些C. 两次推力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D. 对 B 的推力做功的平均功率较小【答案】AD【解析】用相同的力推 A、B 两个物体,分别在光滑和粗糙的两种水平地面前进相同路程,根据 W=Fs 可知:两次做功一样多,故 A 正确,B 错误;B 物体比 A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且 A 接触面光滑、B 接触面粗糙,故 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比 A 物体摩擦力大,运动的平均速度小,移动相同的距离时用的时间
13、长;根据 P=W/t 可知,做的功相同时,推 B 物体用的时间长,功率小;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A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一是掌握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二是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三是会利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及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12. 一质量为 m 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竖直向上以加速度 a 匀加速提升 h,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提升过程中手对物体做功 m(a+g)hB. 提升过程中合力对物体做功 mahC. 提升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增加 m(a+g)hD. 提升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mgh【答案】ABD【解析】A. 设人对物体的拉力 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即 F
14、=m(g+a),提高过程中手对物体做功为 m(a+g)h,故 A 正确;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大小为 ma,提高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做功 W 合 =mah,故 B 正确;C. 由动能定理得:w 合 =E K,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竖直向上以加速度 a 匀加速提升 h,所以w 合=mah,即提升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增量为 mah,故 C 错误;D. 提高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mgh,故 D 正确。故选:ABD.点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物体受到的合力与人对物体的拉力,然后利用恒力做功的公式分- 7 -别求出重力、合力和拉力做的功;应用动能定理判断动能的变化三、实验题,16 分。13. 如图(甲)为
15、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装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 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间还有 4 个记录点没有画出。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 (用字母填写)2)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T=_ s 3)计数点 5 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 _。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 a=_。【答案】 (1). DCBA (2)
16、. 0.1 (3). (4). (2)因为相邻两点间还有 4 个记录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0.1s;(3)计数点 5 的瞬时速度等于 4、6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则 v5= ;(4)利用逐差法可以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故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 a=- 8 -。14. 某学习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其操作如下:1)先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小木块,读出其数值为 G=_。2)将事先准备好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其装置如图所示。3)将装有细砂的小桶通过细线跨过定滑轮连接在小木块上。 (小木块另一端连纸带)4)调节定滑轮的高度让细线与木板
17、平行。5)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释放小木块。6)观察纸带上的点的间距,然后通过增减细砂的质量,重复步骤 3、5,直到打出的纸带点间距均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此时砂和小桶的重量 G上述实验得出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_ (用字母表示)【答案】 (1). 1.70N (2). 【解析】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70N;6)纸带点迹均匀,说明小车做匀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而拉力等于砂和小桶的重量 G,所以 G= G, = 。四、计算题,36 分。15. 在高 h=20m 的空中某点,以 的速度将小球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g=10m/s2 。求:(1)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 t(2)小
18、球落地时的速度 的大小(3)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位移是多大【答案】(1) (2) (3) - 9 -【解析】 (1)由小球做平抛运动,有: 代入数据得: 2)落地时: 故: 3)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为:所以:点睛:根据高度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竖直分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小球落地的速度大小;根据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求出水平位移,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小球落地的位移。16. 如图所示,质量为 0.5kg 的小球,用 0.4m 长的细线拴住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g=10m/s 2)求:(1)当小球在圆上最高点速度为 =4m/s 时,细线的拉力是多少?(2)当小球运动到圆最低点的速
19、度为 4 m/S 时,细线的拉力是多少?【答案】(1) ,方向向下 (2) ,方向向上 【解析】 (1)物体在最高点时,由: ,而: ,代入数据得: ,方向向下;2)当物体在最低点时,同理: ,代入数据: ,方向向上点睛:在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抓住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细线的拉力;根据最低点的最大拉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最低点的速度17. 质量为 m=5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对物体施加水平方向的恒定拉力,1s 末将拉- 10 -力撤去,物体运动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试求:(1)物体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多大(2)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3)拉力在 1 秒末的功率多大【答案】(1) (2) ,负号表示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3) 【解析】 (1)由图可得当撤去拉力后:由牛顿第二定律:代入数据:(2)由物体运动的 可知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 因此摩擦力做功为: ,负号表示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3)在 01 秒时间内,由图可知: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当 t=1s 时,由 可得:由:代入数据:点睛: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求出减速运动阶段的位移,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摩擦力;根据功的定义求摩擦力的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拉力大小,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速度,然后根据功率的表达式即可求出拉力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