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惠来一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家谱也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题的家族世系繁衍的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家谱有约 3000 年的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属珍贵的人文资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现今可以知道
2、的最早的家谱雏形,是殷商时期留下的一片牛肩甲骨,现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乃武丁时期所刻,是某一王室之外的显贵家族之记录。另外,商周两代,还有刻录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家谱。周代的世本,曾对创作史记有过参考作用,目前学术界公认它是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启我国家族史籍以“谱”名之先河。周代的世本,在于“奠系世,辨昭穆”,它所奠的系世,是周宗室的帝王世系;所辨的昭穆,是尊卑贵贱的亲疏。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制度,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礼崩乐坏”,趋于瓦解。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至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了,君
3、统与宗统开始分离。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势力极度膨胀,选用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官之任用,“不考人才行业,空辨姓氏高下”,“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家之婚姻,必由谱系”。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主要依据。与之适应的是修家谱之风极为盛行,国家设谱局,置谱官,“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同时,伪造世系门第的造假现象应运而生,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唐朝初年,修谱继续为官府垄断。为了打击旧有的门阀势力,抬高李氏皇族社会地位,唐太宗李世民组织力量编纂氏族志,“以今日官爵为等级高下
4、”。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庶族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2 -直到宋代,家谱编纂方式由过去主要是官府修谱发展为私家修谱。家谱功能上也由过去主要是出仕、联姻的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明清以来,私修家谱之风盛行不衰,目前存世的家谱绝大多数是清代以后撰修的。“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同时家谱对历史学、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因此,续修、新修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
5、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1. 下列有关“家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家谱,亦称族谱,是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繁衍的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B. 家谱的最早雏形,是殷商时期留下的一片牛肩甲骨和商周两代刻录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家谱。C. 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目前学术界公认周朝的世本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D. 家谱至今大约有 3000 年的历史,是我国三大历史文献之一,目前存世的家谱大多是清以后撰修 的。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 周代的家谱世本,是属于以周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它是为了推行宗法分
6、封制度,此制度到春秋战国趋于瓦解。B. 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家谱成了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C. 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初年,家谱的编纂都为官府垄断,直到宋代,家谱的主要编纂方式才发生改变。D. 宋代时,家谱由于失去了以前的出仕、联姻等政治功能而由官修变为私修,此时家谱更多是发挥其社会功能。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脉络,大致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唐朝、五代、宋代、明清几个阶段,家谱随着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B. 魏晋南北朝时,因为家谱对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发展前途等有重大的作用
7、,于是出现了造假的现象,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这是利益驱动所致。- 3 -C.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它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的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修家谱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D. 国家有史,家族有谱,家谱与国史处于同等地位。一本家谱就是一个家庭的生命史,它记录了一个家族的根脉与成长,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象征。二、古诗文阅读(49 分)(一)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 411 题。(35 分)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监通州仓储, 巡按畿内。 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
8、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 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
9、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 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兵部议,寝不行。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 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洪既入卫,又与朱谦共守,劳绩甚著。景帝即位,进左副
10、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许之。归八年,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 4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 4 -中曾无休暇 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即
11、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践阼等等。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C.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明清两代多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D车驾,指天子出巡时乘坐的马车,后用来代指皇帝。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
12、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 C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D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 7把 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4 分) (1)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5 分)(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5 分)- 5
13、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 分)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 分)( )A、领行营节度使 代理、兼任B、段太尉逸事状 行状C、猥以微贱 敬词,鄙贱D、朝不虑夕 预料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3 分)( )A、日薄西山 门衰祚薄B、慈父见背 君既若见录C、尚书固负若属耶 泚固致大绫三百匹D、沛公不胜杯杓 何可胜道也哉10、下列加点词的 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组(3 分)( )沛公军霸上 素善留侯张良 吾得兄事之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晞一营大噪,尽甲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毫毛不敢有所近A、/ B /C / D
14、/11、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组(3 分)( )吾属今为之虏矣 具告以事 而刘夙婴疾病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选老躄者一人持马 大王来何操A./ B./C./ D./(二)12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 分)- 6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叠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多才俊,肯为君王卷土来?(1)、两诗观点相左。杜牧认为,项羽应该卷土重来,理由有三:一是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应一蹶不振;二是男子汉当“包羞忍耻”, 具博大胸怀;三是江东人才济济,可资重整旗鼓。王安石则认为 。(3 分)(2)两诗用意各别。杜诗
15、用不大肯定的推测语气,委婉地指责了 项羽的气量狭小和目光短浅,而提倡败而不馁、百折不挠的精神,主观色彩较浓。王诗则 。(3 分)(三)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 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 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2) ,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3)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师说中的“ , ”的观点相似。(4)陶渊明饮酒“ , ”两句写出了他在傍晚与飞鸟结伴的诗意生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7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2 分)不“炒冷饭”的修行者宋静思初识赵园先生,是在几年前老师的一次家宴上。她看起来气质端庄
16、、气色甚好,斯文的言语里不仅有丰厚的学识涵养,还透着一股英武之气,让人瞬间联想到古代士大夫的清雅。几年过去,除了增添些许白发,时光似乎忘了这位古稀老人,她的行动依然干净利落,完全看不到曾被疾病纠缠的影子。在人数较多的私人场合,她似乎有些惧怕喧嚣,一旦进入学术探讨,眼镜后就射出深邃的光,整个人也不再岑寂。赵园先生是河南尉氏人,1945 年生于兰州,1969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上世纪 70 年代末在北京大学师从王瑶先生攻读文学硕士, 后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出版了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等多部对学界影响深远的研究著作。以至于在现代文学研究界,如果学界同仁遇到一位颇具潜质的女弟子,往往会赞叹:
17、“说不定又是一个赵园。”这样的学术成就和赞誉,在她自身看来充满了偶然。从北大毕业后,时代的扰攘使她未能继续深造。她回到河南农村插队,去了一所偏远的中学,一晃便是十年之久。在那段时光,除了鲁迅的著作,她很难搜寻到与后来的学术研究有关的阅读记忆。当重返北大,她已过而立之年,甚至连子夜骆驼祥子这样的作品都没有读过。最终,她实现了这次命运的转折,与年龄更大、已近不惑的钱理群、吴福辉等同期入学。有了一把年纪的人再重返学校,就像是面对青灯古佛的修行者,一面是凄凄然的辛苦,一面是千淘万漉的执着。80 年代,赵园进入郁达夫、老舍等人的作品,写出了艰难的选择和论小说十家等著作。她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倾注在文章里,从
18、而把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遭际写得丝丝入扣。这时的赵园,冷峻、敏锐、细腻,她对人物和作品的解读有一种理性的直觉,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激情消退之后,她逐渐变得宁静平和,其文笔也更加沉郁。在北京:城与人和地之子里,她聚焦于对“城市”与“乡土”的观照,有读者便体味出了她“对前尘往事的回忆”。事实上,赵园先生对市民、农民及知青群体的研究,自始至终贯穿着对人的观照。“炒冷饭是我所不愿的。”赵园先生这句话是她学术转向最好的注脚。研究方向确定,她会尽其所能深掘,“即便没人喝彩,也不影响我的兴致”,但一旦完成,便有可能陷入“走投无路”的失落。90 年代后期以后,她就曾对自己已有的学术研究产生“厌倦”。在好友的鼓
19、励下,她转向了明清之际的研究,陆续写出了明清之际士大夫家人父子等著作。而近期,她又将目光聚焦于当代政治文化。“对于我来说,重要的问题是,找到什么- 8 -样的研究对象来激发我的热情。那对象应当有挑战性,而且有助于我的知识积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于她已然是一种生活方式,“经由学术读解世界, 同时经由学术而自我完善”。纵观她的学术之路,尽管有多次转向,但对人伦的关切和对历史的观照,却是她研究中一以贯之的脉络。她的作品解读和人物研究,不只是文字里流淌出较为强烈的个体价值和个人体验,更是将重新发现人的个性作为价值追求。她转向明清之际的研究后,也不像传统史家那般,单纯借助史料还原历史现场或者进行理论
20、建构,而是主要从士大夫们的文字和记述入手,去探寻他们精神生活的幽微,他们内在的日常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尽管赵园先生讲“学术不是生活的一切”,但读书与写 作早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我的学术性写作即告结束,但写作仍然会继续。”她说。(2016 年 8 月 18 日人民日报,有删节)相关链接:赵园(194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以及散文集独语等。(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两段,着重从气质和气色两方面写赵园先生的外表形象,突出其丰厚的学识涵养和英武之气,显示她对学术探讨的钟爱。B赵园先生颇具文学研究的潜质,酷爱
21、学术研究,出版了多部如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等一样的对学界影响深远的研究著作。C赵园先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和赞誉,完全充满了偶然。因为她北大毕业后未能继续深造,以后到农村插队,连子夜等作品都没读过。D赵园先生的生活方式之一是学术研究,读书和写作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她通过研究学术完成对世界的解读和对自我的完善。(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 A赵园先生是个很有气质的从事文学研究的专家。她有丰厚的学识涵养,语言斯文,目光深邃,端庄中透着英武之气。B赵园先生对市民、农民及知青群体的研 究十分执着。尽管大学毕业后未能继续深造,但她在重返学校后仍能不顾冷凄辛苦从事研
22、究。C赵园先生的作品把知识分子的遭际写得丝丝入扣,十分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是- 9 -因为她对人物和作品的解读有一种理性的直觉。D赵园先生在学术研究中有一种可贵的创新精神。她说自己不愿意“炒冷饭”,指的就是她在学术研究上有多次转向。E对人伦的关切和对历史的观照,始终贯穿在赵园先生的研究中。其作品有较强的个体价值和个人体验,追求重新发现人的个性。(3)本文以“不炒冷饭的修行者”为题,有什么深刻用意?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5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有人认为,谣言往“敏感”上靠,就可以占领话语权高地,谣言编得越“敏感”,辟谣者
23、越会投鼠忌器。导弹发射室内,崔玉晓困断地按下发射按钮,而碧海之上,导弹腾空而起,拖着震人心魄的尾焰一蹴而就。市场监管局在“春安行动”节日食品大排查中,帮助两家脏乱差的馒头让进行规范整治、改头换面,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演讲列举了英国脱欧、美国大选陷入哗众取宠等例子,告诉同学们网络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切忌人云亦云,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对待西方文化,不可一味排斥,但也不能东施效颦,学些文化跟哲学的皮毛;应以持平的心态看待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劣。中方对 4 月 3 日发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地铁的恐怖袭击事件深感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对一切危害公共安全的言行不赞一词。A. B. C. D.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
24、病的一句是( )(3 分)A国产大飞机 C919 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10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C“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D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1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 分)A拙作奉上, 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
25、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B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C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D.“我这法行不行?”李老汉着急地说,“不对,你给雅正,大叔请你喝酒。”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我相
26、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 ,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19下面的文稿在表达和格式上有五处不妥,请指出并改正。(5 分)通 告 为高温期间用电通畅,我公司决定对辖区电网进行维护,现将有关事宜宣布如下:维护将于 2017 年 7 月 25 日 7 时至 29 日 19 时施工。涉及范围:东到云中路,西到牧马路,南至长征街,北至雁门大道。- 11 -对维护工作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如有疑问,欢迎垂询。2017 年 7 月 20 日市电 力公司 修改为 修改为 修改为 修改为 修改为 五、写作(60 分)20.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近日,一部名为低头人生的 2 分钟 48 秒的短片获得了中央美院年度一等奖,作者用夸张和冷幽默的手法描绘了新时代手机一族的生活状态,每个低头已经到扭曲的人,都只关注着自己掌上的方寸天地,于是,行人走路撞上电线杆,医生给病人打针不专心,消防员没能救下跳楼的人,车祸现场经过的路人在自拍该短片爆红网络,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看过短片,有人表示片子发人深省,有人则认为太过夸张只能当笑料,有人认为有收有放就能收放自如结合材料,充分思考,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