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地表形态的塑造后考卷第卷 (选择题 共 44 分)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引起的是( )石灰岩变成大理岩 长江荆江河段河床升高 溶洞中的钟乳石由小变大 东非大裂谷不断变宽A. B. C. D.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 2-3 题。2.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A.E 处为板块的消亡边界B.F 处可能形成海沟C.E 处岩石年龄较 F 处轻D.F 处地壳运动较 E 处活跃3.若该剖面图是根据地球实际情形进行的大致描绘,则图中甲板块最有可能为( )A.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读右图,回答 4-5 题。4图中处岩浆侵入活动发生在( )A褶皱运动之前B断层
2、活动之后C断层活动之前D处岩层形成之前5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各地貌的形成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B两地地貌相同,都是山地,但成因不同- 2 -C图中各岩层都是岩浆活动直接形成的D岩层的形成早于,但晚于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回答 6-7 题。6.形成红海海底沙质沉积物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搬运与沉积 B.风力搬运与沉积C.海浪搬运与沉积 D.冰川搬运与沉积7.图示区域的地壳( )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 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在河流发育过程中,相邻两条河流因受侵蚀力的影响,分水岭某一侧河流的上游注入另一侧侵蚀力强的河流,成为此河的支流
3、,这种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右图示意河流袭夺的过程。据此回答 8-9 题。8.图中河流袭夺依靠的主要作用力是A.海浪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溶蚀9.与河流被袭夺前相比,图示断头河的明显变化有A.侵蚀作用减弱 B.沉积作用成为主导作用C.河道更为弯曲 D.河谷变窄,河道变深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 10-11 题。10.据图判断,该河流位于我国的- 3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11.下列有关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在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沙洲的面积增长速度减慢B.若 P 河道为主航道,
4、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西南方向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 Q 河道将慢慢变浅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速度较快的地方第卷 (非选择题 共 56 分)二、综合题(共 56 分。)12.材料一: 某地层剖面示意图,材料二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与岩石分布图,科考工作者在 P、T、K 三种岩石中分别找到古生代(距今约 5.7 亿年-2.5 亿年)、中生代(距今约 2.5 亿年-0.65 亿年)和新生代(距今 6500 万年-现在)化石,Q 为花岗岩。读材料一,完成(1),(2)和(3), 读材料二完成(4),(5)和(6),(26 分)(1)图示区域与区域相比,缺失的地层有 (填字母)。请分析地
5、层缺失的原因。(4分) - 4 -(2)该地区共发生了多少次较明显的地壳运动?请按发生的早晚顺序说出其留下的地质构造。(4分)(3)若 F 层为煤层,则处采煤的地质条件较处好。试说明原因。 (6 分)(4)说出 M 地的地形与地质构造,并简述地质构造的判断依据。(4 分)(5)简述 Q 类岩石转化为 K 类岩石的过程.(4 分)(6)图示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选择公路而不选择铁路。试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原因。(4 分)13. 材料一: 下面甲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乙图为该河流某处干流河谷横剖面形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 -材料二:下面为云南省及周边地区简图(甲图)和沿 MN 线地
6、形剖面及自然带示意图 (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读材料一,完成(1),(2)和(3), 读材料二完成(4),(5)和(6),(26 分)(1)乙图所示剖面最可能位于甲图中的 (A、B 或 C)处,请说明判断依据。(4 分) (2)指出甲图中 P 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4 分)(3)古代人在 M 附近河段河岸建设聚落,最可能选择 (南或北)岸,试分析其原因。(4 分) (4)指出图中 MN 线所在区域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判断依据。(4 分)(5)说明乙图所示区域形成高山深谷的内外力作用。(6 分)- 6 -(6)图示 E 所在地形区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典型分布区,试分析该地貌的形成
7、条件。(4 分)答案:(1)F、G 原因:区域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地壳抬升运动,地势变高,受外力侵蚀作用而造成 F、G 地层缺失。(4 分)(2)3 次。 褶皱、断层 M2、断层 M1。(4 分)(3)与处相比,处煤层埋藏较浅;位于背斜顶部,不易积水;受张力作用,岩石坚硬度较小,易采掘。(6 分)(4)山谷、背斜。判断依据:M 地岩层中间老、两翼较新。(4 分)(5)随着地壳运动 Q 类岩石出露地表,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 K类岩石。(4 分)(6)该地区地形崎岖,坡度较大,公路对坡度的要求较铁路低,修建公路成本较低,难度较小。(4 分)答案:(1)C 沉积作用较强,河谷横
8、剖面呈宽而浅的“U”型,且河床中有较厚的泥沙沉积层,说明河流沉积作用较强,应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4 分)(2)冲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河床坡度减小,河道变宽,河水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4 分)(3)南 南岸为凸岸,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流较缓,取水方便;北岸为凹岸,受河水的侵蚀作用强,河岸易崩塌,安全性差。(8 分)(4)主要分布在山脉西侧的山麓地带。依据:据图可以看出,农田牧场植被主要分布在山脉西侧的山麓地带。(4 分)(5)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抬升;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风化作用和流水的侵蚀作用。(6 分)(6)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广泛分布;气候湿热,流水溶蚀作用强烈。(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