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本 试 卷 分 为 第 I 卷 ( 选 择 题 ) 和 第 II 卷 ( 非 选 择 题 ) 两 部 分 , 共 100 分 。 考 试 时 间 90 分 钟 】第卷 (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60 分)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完成 12 题。1图 1 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图 2 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 1 显示的降水类型和图 2 显示的过程分别称为A锋面雨 海陆间循环 B地形雨 夏季风环流C锋面雨 夏季风环流 D地形雨
2、 冬季风环流2图 3 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A南半球 7 月等温线 B南半球 1 月等温线C北半球 7 月等温线 D北半球 1 月等温线米粉的生产工序主要有浸泡、蒸煮、打揉、压条,经数日晒制而成。福建沿海某村生产的米粉口感独特,畅销国内外。图 4 示意该村局部等高线分布。读图完成 34 题。3正常年份,该村最适合晒米粉的月份是A1 月 B6 月 C8 月 D11 月4晴朗的下午,下列四个地点中最适合晒米粉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白云岩(沉积岩)深埋地下变成白云石大理岩,之后受岩浆侵入影响形成新岩石,即和田玉。和田玉风化后,经河水冲刷、磨蚀、沉积,形成鹅卵石状的
3、和田玉籽料(图 5) 。读2图完成 56 题。5和田玉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A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B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C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岩浆活动D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6根据和田玉籽料形成条件判断,图中和田玉籽料相对集中的河段是A B C D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虽然经过时间的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图 6),读图完成 78 题。7图甲为我国早期人类开凿居住的洞穴,其开凿考虑的因素可能有采光 风向 防洪 出行方便A B C D8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 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下列对凹凸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凸岸泥沙淤
4、积,不断形成新的土壤B凸岸一侧在古代利于军事防卫C凹岸水量较少,所以古代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D凹岸侵蚀作用强烈,水流较深,适合建河港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图 7)。读图完成 911 题。9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A25 B12C10 D810高原地区气温低主要是吸收哪部分少所导致的A B C D11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 B C D3城市通风廊道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留出一定空间的走廊,以保持或引导天然气流,提升城市空气流通性。
5、读“北京通风廊道规划图” (图 8) ,读图完成 1214 题。12影响北京通风廊道规划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盛行风向 B道路分布C地形地势 D工业布局13下列地理事物中,不适合布局在通风廊道中的是A成片绿地 B高大建筑C湖面水域 D城市道路14通风廊道的作用不包括A改善城市大气质量B减少城市疾病流行C降低城市热岛效应D缓解城市交通拥堵2018 年初春,北京经历了一场四月雪,积雪初融之后某停车场空车位上出现了近千个“馒头”状的小雪堆。该停车场上铺着方形的地砖,中间是凹下去的,露出土地,每个“雪馒头”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图 9) 。读图完成 1516题。15北京这场“四月飞雪”是由于A春季迅速增
6、温导致的强对流天气 B强冷气团南下形成的冷锋天气C暖湿气流北上形成的暖锋天气 D冷气团湿度增大面产生的明显降水16 “雪馒头”景观的出现说明A洁净的雪不易融化,北京环境质量上升 B土地与砖地降温速度不同C土地与砖地对地热传导速度不同 D土地与砖地升温速度不同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 12 小时和未来 48 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 4 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2016 年 3 月 164日 17 时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区地面天气图(图 10,图中虚线范围内为某种灾害分布区) ”,读
7、图完成 1719 题。17图中四地,洗车指数值最低的是A B C D18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地经地到地,天气变化可能是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C降雨:晴雨睛 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19对图示虚线范围内该天气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冷气团过境,气温骤降 B冷锋锋后,带来强降水C冷锋过境,风力强劲,扬起沙石 D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位于中南半岛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其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灌溉工程(图 11
8、) 。读图完成 2021 题。20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雨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人工提水21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A26 月 B59 月 C812 月 D11次年 4 月吊脚楼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之一,一般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是5当地重要的特色旅游景观之一(图 12) 。读图完成 2223 题。22吊脚楼架空建造的主要原因是A防寒保温 B通风防潮C遮风挡雨 D登高望远23以下气候类型图能反映吊脚楼所在地区气候特点的是北京时间 11 月 6 日 8:00,我国东部的一位妈妈望着窗外的纷纷落叶,给正在国外留学的女儿思琪打电话,以下是部分电话内容:“
9、妈妈:生日快乐!思琪:妈,您记错了,我的生日是 6 号,明天才是。妈妈:冷吗?思琪:不冷,只是阴雨天气多起来了,不像前几个月,几乎每天都阳光明媚”据此完成 2425 题。24妈妈和思琪所在地的气候分别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25思琪留学所在的国家是A意大利 B澳大利亚 C 美国 D加拿大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 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 时,表示水分亏缺,气候干燥。图 13 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 2627
10、 题。26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 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A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C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27、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6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图14)。读图完成 2830 题。28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29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
11、贸易必须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30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12 月是秘鲁的夏季、雨季,然而太平洋东岸的利马竟是一座出了名的“无雨之城”(图 15) ,与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的开罗一起成为世界上降水最少的两个首都。但每天晨昏,利马海边总会升起莫名的雾气。海水和沙漠共存,利马的雾气,柔和了所有尖锐的边缘,所以利马也有着“迷雾之都”的称呼。图 16 的装置是用特殊材质生产的捕雾网,用来采集大气中的雾气,令雾气成为饮用水。读图
12、完成 3133 题。731影响利马成为“迷雾之都”的原因可能是A地形为高原,昼夜温差大 B暖流影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C寒流影响,空气中水汽易冷凝 D热带草原气候,雨季雾多32关于捕雾网采集的水源正确的是A采集到的水源中盐分较大 B干预了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C捕雾网的材料应选用网格较大、吸水性较好的棉线D采集到水源最多的时间是清晨33以下哪个地区可以借鉴此方法获取淡水资源8A我国西北地区 B马达加斯加岛C波斯湾沿岸 D澳大利亚西海岸地区读 1912 年 4 月中旬泰坦尼克号邮轮北大西洋航线试航示意图(图 17,图中的实线箭头为航线,虚线箭头为洋流) ,读图完成 3435 题。34下列选项与实际相符
13、的是A邮轮航向与途中洋流方向基本一致Bd 洋流携冰山搬运至遇难海域C遇难地点北部岛屿附近分布有渔场D邮轮航行时顺风逆水35关于出发地点、预定终点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出发地点降雪多于预定终点B出发地点和预定终点均位于地震带上C出发地点和预定终点的气候类型不同D气温年较差出发地点大于预定终点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图 18,读图完成3637 题。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37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A从沿海向
14、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植被生长季是指植被开始复苏返青(生长季始期)到植被枯黄落叶(生长季末期)之间的时段。伏牛山位于我国河南省西部,大致呈东西走向,面积 2 万多平方千米。图 19 表示伏牛山地区各时段植被进入生长季始期和生长9季末期的面积比例。读图完成 3840 题。38伏牛山地区大部分植被的生长季是A3 月至 11 月 B4 月至 9 月 C5 月至 10 月 D6 月至 8 月39伏牛山地区的植被出现六个时段的生长季始期,说明伏牛山A跨纬度大 B跨经度大 C水热充足 D垂直起伏大40对伏牛山大多数植物种类而言,同一种植物A分布在海
15、拔较高处的生长季始期较早 B分布在海拔较高处的生长季末期较晚C同一海拔高度上北坡的生长季始期较早 D同一海拔高度上南坡的生长季末期较晚第卷 (共 40 分)二、读图综合题(40 分)4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 分)阿特拉斯山脉位于非洲西北部,主峰海拔 4165 米。阿特拉斯山区自然风光独特,山顶终年积雪,山脉东南侧一年四季烈日炎炎,热浪滚滚,沙漠广布,山麓地带有喜温湿的棕榈树分布;西北地区气候宜人,花木繁茂,风景如画,赢得了“北非花园”的美称。图 20 为阿特拉斯山及周边地区示意图。(1)指出阿特拉斯山脉的走向,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说明其形成过程。(4 分)(2)阿特拉斯山一面
16、是沙漠,一面是“北非花园”,分析其形成原因。(8 分)10(3)结合棕榈树的生长习性,简述 M 地有棕榈树生长的自然原因。(4 分)(4)试分析说明阿特拉斯山区域适宜发展高山滑雪的有利自然条件。(6 分)4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 分)位于火地岛南部沿海的乌斯怀亚港市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某科考队于某年 12月考察该岛南部某自然保护区。考察中发现很多树木匍匐在地和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或“醉汉林”景观,出现该现象与该岛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每年的11 月至次年 3 月都会有上千的捕虾船队集结于此。南极磷虾为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单科生物之一,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从中
17、将初级生产而来的能量转化,来维持其生命活动。磷虾的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适宜温度仅在0.64 摄氏度1.32 摄氏度,如果温度大于 1.80 摄氏度就可能给它带来致命的危险。图 21 所示即为南极磷虾分布及火地岛周边洋流示意图。图 21(1)说明该岛“醉汉树”树冠延伸方向,并分析其形状不对称的原因。 (6 分)(2)分析南极洲大西洋西部沿岸磷虾分布区域面积大、数量多的原因。 (6 分)(3)某远洋捕虾队从乌斯怀亚港出发欲前往图中甲海域捕获磷虾,推测其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难。 (6 分)1120182019学 年 第 一 学 期 高 二 第 一 次 月 考 地 理 试 题 参 考
18、 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6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D C B C B C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B D B D A D C B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B B D C B D C C B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C D D C C A C B D D二、读图综合题(40 分)41(1)东北西南走向(2 分),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向水平运动碰撞,挤压垂直上升运动(隆起)(2
19、分)。(2)阿特拉斯山东南面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形成沙漠(2 分);西北面属于地中海气候(2 分),阿特拉斯山阻挡了沙漠的扩展(2 分)和西风的深入(2 分)。(3)热量丰富(2 分);高山冰雪融水(2 分)(4)地势起伏大,落差大(2 分);冬季西风迎风坡,降雪丰富,积雪累积厚度大(2 分);海拔高,气温低,存雪时间较长(2 分)。42.(1)“醉汉树”树冠是向东南延伸(2 分),火地岛常年盛行西北风(2 分),岛屿上盛行西风风力强劲,迎风面树枝易受损伤,背风面树枝正常生长,使得树冠形状呈现不对称。(加之土层瘠薄,树根扎不深。)(2 分)(2)该海域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海水扰动带来海底大量无机盐分;该海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该海域受西风漂流和巴西暖流的能量交换影响,形成适宜的海水温度、盐度;适宜生存的海域面积大;该海域同类别生物数量较少,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所以数量庞大。 (任答三点得 6 分)(3)狂风急浪(2 分) ;海中浮冰和冰山(2 分) ;酷寒冰冻(2 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