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年高一第一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l:35.5 S:32 N:14 O:16He:4一、选择题(每题 3分,共 20题)1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过滤 蒸发 溶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和 B和 C和 D和2已知丙酮(C 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 1gmL1 ,沸点约为 55。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3.可以用水、烧杯、玻璃棒、过滤器等在常温或加热下分离的物质是( )A.CaO、CaCO 3 B.BaSO4、NaCl C.Fe、
2、AgCl D.NH4NO3、K 2SO4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为 2KClO3 2KCl+3O2,反应后从剩余物中回收纯净的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已知 MnO2为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B.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 D.溶解、洗涤、过滤、加热5.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盐酸,蒸发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H2 CO2 依次通过盛有 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NaNO3 Na2CO3 加稀硫酸溶解、
3、过滤、蒸发、结晶A. B. C. D.6.下列萃取分液操作(用 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A.饱和碘水和 CCl4加入分液漏斗后,塞紧上口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盛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D.下层液体流出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盛接并保存上层液体7.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实验 分离植物油和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 分离 CCl4 除去 CO2气体- 2 -氯化钠溶液 的氯化铵
4、晶体 中的 Br2 中的 HCl气体装置或仪器8.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 H3的氢分子。1 mol H 3和 1 mol H2具有相同的( )A.分子数 B.原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9.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9.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 O2、O 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 2比 O3的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10.15 g A物质和 10.5 g 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 7.2 g C物质、1.8 g D 物质和 0.3 mol E物质,则 E的摩尔质量
5、为 ( )A.16.5 gmol-1 B.85 gmol-1 C.55 D.55 gmol-111.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合物 X受热分解:2X A+2B+4C,测得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 11.43,在相同条件下,X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1.43 B.22.85 C.80.01 D.160.0212.如果 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b,则 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L B. L C. L D. L13.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 O2后的质量为 116 g,若充满 CO2后的质量为 122 g,现充满某气体后的质量为 11
6、4 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8 B.60 C.32 D.4414.在标准状况下,由 CO和 CO2组成的混合气体 13.44 L,质量为 20 g。此混合气体中 C和 O两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4 B.43 C.21 D.12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 22.4 LB.1 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 22.4 LC.标准状况下,1 mol 四氯化碳所占的体积是 22.4 L- 3 -D.标准状况下,22.4 L 的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 1 mol1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温常压
7、下,11.2 L N 2含有的分子数是 0.5NAB.标准状况下,18 g 水所占的体积约是 22.4 LC.32 g 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 22.4 L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原子数相等17.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 CH4、CO 2、O 2、SO 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 CH4的是( )18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加 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 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 AgNO3溶液,产生白色
8、沉淀,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A一定有 SO B一定有 CO24 23C不能确定 Cl 是否存在 D不能确定 SO 是否存在2419.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可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20.标准状况下,m g 气体 A与 n g气体 B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相同状况下,同体积 A气体与 B气体质量比为 m:nB同温同压下,同体积 A气体与 B气体的密度比为 n:mC同质量气体 A与 B的分子个数比为 n:mD气体 A与 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m:n二、非选择题21.
9、根据图中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钠和 Na2CO3晶体均属于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2)我国某些盐湖里出产天然碱(主要成分为 Na2CO3晶体,并含少量氯化钠杂质),在实验室里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的 Na2CO3晶体,应采用 的方法(杂质仅考虑氯化钠)。 (3)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加热溶解, , ,洗涤晾干。 (4)完成必备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附铁圈、石棉网等)、烧杯、玻璃棒和 、 等。 - 4 -2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杂质不要求回收),把适当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括号内。a.加适量盐酸、过滤 b.加适量水、过滤、蒸发 c.加
10、适量水、过滤、干燥 d.加热(高温或灼烧) e.加适量盐酸、蒸发 f.冷却热的饱和溶液、过滤(1)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 )(2)氯化钾粉末中混有碳酸钾( )(3)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 )(4)二氧化锰中混有少量的炭粉( )(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食盐( )23.(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NH 3)和氧气的质量比是_,相同质量的氨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_。(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 H2和 A气体的质量分别是 0.2 g和 1.6 g,则气体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含有 A的分子个数为_。(3)标准状况下,1.7g NH3的体积为 _ L,它与标准状况下 _ L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24为了将混有 K2SO4、MgSO 4的 KNO3固体提纯,并制得纯净的 KNO3溶液,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为_。(2)操作加入的试剂可以为_。(3)如何判断 SO 已除尽,简述实验操作_。24(4)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多次沉淀_(填“需要”或“不需要”)多次过滤,理由是_。(5)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_(填“严密”或“不严密”),理由是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