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 2018 届九年级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4 页,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相应位置,并核对监考教师粘贴的考号条形码是否与本人信息一致。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3第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
2、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卷 (选择题 共 15 分)第卷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读图 1 经纬网图,完成 12 题。1.图中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A.70N,150E B.70N,150WC.70S,150E D.70S,150W2.下列关于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A.地位于北寒带 B.地位于东半球C.地位于北半球 D.地位于地的西南方向读图 2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示意图,完成 3-4 题。3.下列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判断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圈
3、以内全部为极夜现象B.南极圈以内全部为极昼现象C.直射光线延长大致经过直射点与地心D.太阳光线从右侧平行照射地球并垂直于经线4.图示当天,A 点昼长大约为( )北 极 南 极 阳太光地心A图 2 图 1 7070 8080 0 30 60 60 30 90 120 90 120 150 150 180 2A.12 小时 B.6 小时 C.24 小时 D.4 小时读图 3,回答 5-6 题。5.甲图所示大洲是( )A.南美洲 B.大洋洲 C.非洲 D.亚洲6.图乙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与图甲中的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A.A B.B C.C D.D7.下列地理现象是由于中国东西跨经度大造成的
4、是( )A.同一季节海口与哈尔滨人们衣着不同 B.同一时刻各地季节不同C.同一地点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不同 D.同一时刻东西时间的差异读图 4 部分省级行政区图及材料,回答 8-9 题。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贵州省。目前,该望远镜已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8.图中数字代表贵州省的是( )A. B. C. D.9.下列对图中信息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省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B.境内的山脉是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武夷山C.境内汽车车牌上标识的汉字多为“渝” D.境内的 A 水利枢纽是三峡 “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系统”在罗马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评审
5、。至此,我国已有 15 个项目进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大家庭,居世界第一。龙脊梯田开发的主要目的是用来种植水稻。10.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难利用土地读图 5 黄河水系图,回答 11-12 题11.下列不属于黄河流经兰州至河口段时,水量明显减少原因的是( )甲 乙图 3南回归线30AB D30C图 5A兰州河口图 4A3A.主要流经干旱区降水少 B.农业灌溉用水增加C.人口多,用水量大 D.主要流经暖温带蒸发量大12.A 地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原因是( )降水集中,多暴雨修路、采矿破坏了地表的植被“地上河”严重 河水含沙量大,带走了地表大
6、量的泥土土质疏松 A. B. C. D.读图 6 环渤海地区图,回答 13-14 题。13.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A. B. C. D.14.关于沈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辽河下游,濒临渤海 B.作物熟制主要是一年一熟C.雨热同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D.是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工业城市15.下列情形可能在塔里木盆地存在的是( )盆地边缘夏季阴雨连绵 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盆地内大量的石油资源通过管道源源不断的输往上海昼夜温差大,瓜果特别甜水土流失是这里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A. B.C. C.第卷 (非选择题 共
7、35 分)1.(6分)读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及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8中 a、b、c、d 四点,最有可能形成河流的是 ,若形成河流,河流大致图 7图6甲图 9乙图 84流向为 。(2分) (2)当 a 点气温1.6C 时,b 点的气温大约为 C。(1 分)(3)沿图 8 中 MN 剖面线所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为图 9 中的 图。(1 分)(4)若该地为新建水库的库区,最高水位为 400 米,该图范围内 a、b、c、d 四个居民点中, 必须搬迁的是 。(1 分)(5)c 点与 d 点的相对高度,大约在 米至 米之间。(1 分)2.(6 分)读图 10,回答下列问题。记者 2018
8、年 2 月日从全国老龄办召开的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年底,我国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亿人,占总人口,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 (1)甲、乙两图中表示影响人口 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2 分)(2)请简单解释图乙中人口集中 分布在海拔 0200 米的原因 。(2 分)(3)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平原, 人口稀少的原因 。(1 分)(4)老龄化的出现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选择 1 分)A.老中青都有,结构合理 B.老人多,经验丰富,可指导经发展 C.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相对减少 D.不会对社会养老带来较大影响3.(11 分)读图 11 山东省与台湾省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9、。( 1) 利 用 图 甲 中 信息 描 述 山 东 的 纬 度位 置 。 ( 2分 )(2)台湾省主要由台湾岛、钓鱼岛和 A (群岛)组成。 (1 分)116 118 1203537青岛东营图 11甲222426120 122乙A浊水溪图 10甲 乙5(3)乙图所示,台湾岛上铁路具有沿海(呈环状)分布的特点,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 。 (2 分)(4)浊水溪水能资源比黄河东营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1 分)(5)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两幅图共同缺少的是 。 (1 分) (6)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 7 月从山东青岛驶往台湾台北,必然经过 海、 海。轮船在航行过程中最有可能是
10、(逆、顺)风航行。此时,台湾岛上频发的自然灾害是 。 (4 分)4.(12 分)读图 12 青藏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图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1 分) (2)长江源头与长江入海口虽然都存在夏汛,但形成原因差异较大,请简要说明 。(2 分)(3)长江三角洲地区与青藏地区相比,发展经济优越的条件主要有 。(不少于 3 条,3 分)(4)今年“五一”假期,上海的小明计划乘火车到拉萨旅游。他打算先到南昌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再到武汉欣赏著名的长江大桥、再到西安参观世界瑰宝秦始皇陵兵马佣,最后参观拉萨地标建筑布达拉宫。请为小明选择一条最便捷的出行路线(铁路干线) 。(1
11、分) A.京沪-京广-湘黔-贵昆-兰新-青藏线 B.沪杭-浙赣-湘黔-京广-陇海-青藏线C.沪杭-浙赣-京广-陇海-兰新-青藏线 D.沪杭-浙赣-京广-陇海-兰青线-青藏线(5)小明乘坐火车经过 A 山脉后进入西藏自治区,沿途有可能看到有 “高原之舟”之称的 。(2 分) (6)西 藏 自 治 区 的 农 业 区 集 中 分 布 在 雅 鲁 藏 布 江 谷 地 ,这 种 分 布 特 点 形 成 , 主 要 受 哪 些条 件 影 响 ? 。 (2 分 )( 7) 近 年 来 , 柴 达 木 盆 地 建 起 许 多 盐 化 工 企 业 , 据 图 分 析 该 地 建 立 盐 化 工 企 业 的 资
12、 源 条 件是 。 ( 1 分 )图 12A甲 乙图例 钾盐6地理模拟试题参考答案第卷 (选择题 共 15 分)1-5 BDCAC 6-10 CDACA 11-15 DACBC第卷 (非选择题 共 35 分)1.(6分) (1)(2分) b 点 自东北向西南流(2)(1 分)3.4(3)(1 分)甲(4)(1 分)b(5)(1 分)100-200(两个数值全对才可得 1 分)2.(6 分)读图 3,回答下列问题。(1)(2 分)水资源 地形 (地势)(2)(2 分)属于平原地形,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工业发达,商业贸易频繁。(3)(1 分)气候过于
13、湿热(4)(1 分)C3.(11 分)(1) (2 分) 山东大部分位于 34N 至 38N 之间(约数即可) ;处于北温带、中纬度(2) (1 分)澎湖列岛(3) (2 分)沿海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1 分)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1 分)(4) (1 分)浊水溪流经地区比黄河东营段流经地区,地势落差大,因而水能资源丰富。(5) (1 分)比例尺(6) (4 分)黄海、东海、逆、台风4.(12 分)(1) (1 分)南方地区(2)(2 分)源头河水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形成夏汛。入海口河水主要补给方式是降水,夏季降水多,也形成夏汛。(3)(3 分)长江三角洲地区与青藏地区相比: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处沿海交通便利;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适宜;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言之成理即可,答案虽答对 3 条,但7第 4 条出现错误叙述,需扣 1 分)。(4)(1 分)D(5)(2 分)唐古拉山 牦牛 (6)(2 分)气温相对较高;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任意两点即可)(7)(1 分)盐矿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