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1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夯基提能作业一、选择题1.(2018 湖南邵阳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 R 指的是( )A.氮气 B.氧气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2.(2018 北京中考)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 O2含量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 1 处/ 9 2D.水槽中液面下降3.(2018 江苏淮安中考)下列物质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4.(2018 黑龙江绥化中考)2018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2、”,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5.(2018 湖北十堰中考)下列关于空气及其组成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是氮气B.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很多电光源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6.(2018 天津中考)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9 3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燃烧7.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
3、氧气、氮气等,是利用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 CO、CO 2、SO 2、NO 2等C.用适量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反应完成后要立即读数D.稀有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8.已知 FeCl3也可以催化 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 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9 410.(2018 重庆中考)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
4、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二、填空题11.“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一致同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请根据下图回答:(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 。 (2)用化学式填空:用于制造化肥还可以做保护气的是 ;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是 ;“温室气体”主要是指 。 12.(2018 河北中考)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 5 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1)红磷
5、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9 5(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13.(2018 山东青岛中考)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 A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 管与 b 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2)实验 B 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 。 (3)实验 C 通过 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结论。 (4)实验 D 中水的作用是 。 14.(2016 泰安模拟)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9 6(1)上述中不能达到
6、实验目的的是 (填字母)。 (2)B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C 中的实验现象为 ;D 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酒精灯的作用是 。 / 9 7答案精解精析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1.B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约为: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占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0.03%,故 R 指的是氧气。2.C 题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能证明空气中 O2含量的现象是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 1 处,由此现象推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1/5。故选 C。3.D 目前计入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
7、入颗粒物及臭氧等。4.A 焚烧秸秆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不符合“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这一主题。5.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是淡蓝色火焰,故 C 错误。6.C 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供给呼吸。高原反应是由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量低引起的,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因此可缓解高原反应,故选 C。7.A 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故 B 错误;用适量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反应完成后应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故 C 错误;稀有气体在特殊条件下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 D错误。8.B A 项,向一定量的 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
8、质量分数的 FeCl3溶液,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变化,故错误;B 项,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溶剂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溶剂质量不再变化,故正确;C 项,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减小,完全反应后,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0,质量分数为 0,故错误;D 项,FeCl 3是/ 9 8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溶液质量减小,FeCl 3的质量分数变大,故错误。9.D A 项,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故操作错误;B 项,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操作错误;C 项,吸取液
9、体药品,瓶塞倒放,挤压胶头,把胶头滴管内的气体赶出后,再伸入试剂瓶内吸取试剂,故操作错误;D 项操作正确。10.C 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A 项正确;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生成的是红色的氧化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黑色的四氧化三铁,说明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不同,B项正确;物质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 项不正确;根据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可知,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一般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D 项正确。11. 答案 (1) 混合物 (2)N 2 O 2 CO 2解析 (1)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
10、,是混合物。(2)氮气可以用于制造化肥还可以做保护气;氧气能供给人类呼吸;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中的主要气体。12. 答案 (1)4P+5O 2 2P2O5(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集气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大气压(3)红磷量不足解析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2P2O5。(2)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外界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水压入集气瓶中。(3)红磷量不足,不能将瓶内氧气耗尽,会使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原水面上方空间的五分之一。13. 答案 (1)2H 2O 2H2+O 2 12/ 9 9(2)收集气体更纯(3
11、)量筒内的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的容积的(4)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解析 (1)实验 A 是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的实验 ,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 2,a管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b 管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a 管与 b 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也就是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12。(2)实验 B 中的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使收集的气体更纯。(3)实验 C 是红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2P2O5,通过量筒内的水进入集气瓶,且约占集气瓶容积的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结论。(4)由于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高温熔融物
12、四氧化三铁,所以实验 D 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14. 答案 (1)A(2)搅拌,使放出的热量迅速扩散 铁丝生锈且 U 形管内液面左高右低 Fe2O3+3CO 2Fe+3CO2 点燃未反应的 CO,减少污染解析 (1)分析 A、B、C、D 四个实验得出,A 实验生成物为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形成压强差,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2)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 B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散热;一段时间后,C 中的实验现象为铁丝生锈,U 形管中液面左高右低;D 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未反应的 CO,防止其污染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