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省泰安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 资源ID:1174643       资源大小:20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泰安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1、- 1 -泰安四中 2019 届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地理试题2018.10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以下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火星的是(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2、下列各组行星中距太阳由远及近排序正确的是( )A.金星、木星、冥王星、天王星 B.天王星、土星、火星、地球C.水星、小行星带、土星、海王星 D.地球、行星带、火星、木星3、对地球影响最激烈的太阳活动是( )A.太阳辐射 B.黑子 C.耀斑 D.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A.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干扰C.大气中二氧化

    2、碳增多,气温升高 D.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5、人类探索宇宙的目的是( )A.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规律 B.研究、认识、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环境C.地球人口太多,向宇宙转移 D.保护地外文明6、太阳物质构成的主要成分是( )A氢和氧 B氧和氦 C氢和氦 D氧和氮7、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 )A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B太阳内部的核裂变C太阳表面剧烈的太阳活动 D太阳表面的磁爆炸8、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形成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煤、石油的形成 D.火山的喷发9、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太阳黑子会使地球温度降低B耀斑爆发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

    3、,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C会引起“磁暴” ,罗盘指针坏掉D耀斑将大量能量发射至地球,引起地球上大面积干旱10、公元前 28 年,曾有记载:“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大气层之外11、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 2 -A.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B.地面短波通讯受影响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D.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12、下列关于太阳黑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稍低,显得较暗的部分B.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为 11 年 C.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最高的部分 D.太阳黑子数目多

    4、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的高峰年13、分别出现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属于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黑子和耀斑 B.耀斑和日珥 C.黑子和日珥 D.耀斑和黑子14、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 B大小兴安岭 C青藏高原 D东南沿海15、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 太 阳 放 出 的 能 量 中 到 达 地 球 的 很 多 , 成 为 地 球 表 面 自 然 环 境 变 化 的 主 要 动 力 C太阳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D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直接能源16、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5、( )A.风力 B.冰川 C.流水 D.植物17、下列关于莫霍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地面以下 2900 千米深处 B.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C.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D.纵波速度明显下降,横波完全消失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 )A.氧、铝 B.硅、铝 C.硅、镁 D.氧、硅19、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属于:( )A.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岩浆岩 B.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C.岩浆活动形成的沉积岩 D.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20、关于地质作用的正确叙述是:( )A.地质作用的能量都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B.地质作用因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C.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

    6、作用D.地质构造形成的动力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21、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形是:( )A.吐鲁番盆地 B.黄土高原 C.天山山地 D.青藏高原22、我国庐山、泰山地质构造上属于:( )- 3 -A.背斜 B.向斜 C.褶皱 D.断块山地23、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 )A.矿物 B.岩石 C.矿产 D.矿石24、把下列物质名称按组成和被组成的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岩石 化学元素 矿床 矿物 矿产 地壳A. B. C. D. 25、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 物 圈 是 地 球 表 层 生 物 及 其

    7、生 存 环 境 的 总 称 D.地壳结构的特点是厚度均匀26、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都与下列哪一循环相关:( )A.生物循环 B.水循环 C.地壳物质循环 D.大气循环读图 A-01 和 A-02 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 1213 题27、 图 A-01 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丘28、图 A-02 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读右图 A-03,回答 1415 题。29、从成因上看,山地 M 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

    8、成的火山图 A-01 图 A-02- 4 -30、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 A-03 所示不同的是:(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华山 D.泰山 31读图完成以下要求(8 分)(1)A 是出现在太阳 层中的太阳活动 。它由于 而发暗黑。(2)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形式是 ,它发生在 层。(3)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为 年,世界上许多地区的降水年际变化,与黑子的活动周期有一定关系。此外,太阳活动还扰动 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也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 现象。32、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16 分)(1)A、B 两处,属于背斜的是 ,判断理由是 。(2)A 地成山的原因是 。(3)已知岩

    9、层为石灰岩,图中打斜线的区域,可能形成 岩,原因是 - 5 -(4)该地区要开一条东西向的低下隧道,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A、B 两处的地下,哪一处较合适,为什么?33、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试着当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面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说明。(16 分)(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_,乙为_。(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_,甲、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_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的状况为_(选择填空) 。A. 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B. 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C. 先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后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D. 先地壳下沉后地壳上升,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_地比较好。(4)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_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地。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泰安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为本站会员(wealthynice1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