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东省日照青山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一化学 12 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组合分类 A B C D碱 纯碱 烧碱 苛性钠 苛性钾酸 盐酸 硫酸 醋酸 油酸盐 烧碱 食盐 萤石 苏打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 氧化镁 过氧化钠 氧化钠酸性氧化物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 1100 nm 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物质:是溶液 是胶体 具有丁达尔效应 不能透过半透膜 不能透过滤纸 静
2、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3.配制 100 mL 1.0 molL-1 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 10.6 g 无水碳酸氢钠,加入 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B.称取 8.4 g 无水碳酸氢钠置于烧杯中,加入 100 mL 蒸馏水,搅拌、溶解C.转移 NaH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4.已知氧化还原反应:Fe 2+Zn Fe+Zn2+ Cu 2+Fe Fe2+Cu 2Fe 3+Cu 2Fe2+Cu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Fe 3+Cu2+Fe2+Zn2+B
3、.还原性:ZnFeCuFe 2+2C.化学反应 2Fe3+Zn 2Fe2+Zn2+能够发生D.化学反应 2Fe3+Fe 3Fe2+不能发生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雷雨天,空气中的 N2和 O2化合生成 NO 属于人工固氮B.在化学反应中,氮气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C.利用氮气的不活泼性,在医学上液氮常用作冷冻剂D.标准状况下,22.4 L N 2与足量的 H2充分反应可转移电子 6 mol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氨气遇到浓硫酸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B.1 L 1 molL-1的氨水中含有 1 mol NH3H2OC.NH3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被 O2氧化D.氨气能使红色石
4、蕊试纸变蓝7.将 NH4HCO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A.NH3 B.O2 C.H2O D.CO28下列叙述 I 和叙述 II 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 叙述 I 叙述 IIA 氨气是一种碱 氨气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 次氯酸有强氧化性 次氯酸可以使有色布条褪色C Fe3+具有氧化性 可以用 KSCN 溶液检验的 Fe 3+存在D Na2O、Na 2O2组成元素相同 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也相同9将 CO2气体通入 CaCl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 )A氯化钾溶液 B碳酸氢钙溶液C氯水
5、D氢氧化钠溶液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所有铵盐受热均可分解, 产物均有 NH3B. 不是所有铵盐中的氮元素均呈-3 价C. NH4Cl 溶液中加入 NaOH 浓溶液共热,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OH- NH3+H 2OD. NH4Cl 和 NaCl 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加热法分离11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在溶液的反应,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铁和稀盐酸、铁和稀硝酸3B铜和浓硝酸、铜和稀硝酸CNaHCO 3 + NaOH; N aHSO4 + NaOHDBaCl 2 + H2SO4; Ba(OH) 2 + Na2SO412过量的铁粉投入到一定量的浓硝酸中,加热到不再冒气泡为止,
6、生成的产物可能是( )AFe(NO 3)3、NO、NO 2 BFe(NO 3)2、H 2 CFe(NO 3)3、H 2 DFe(NO 3)2、NO、NO 213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NH 3+3CuO 3Cu+N2+3H2O,对此反应的分析合理的是A该反应属置换反应 BNH 3被氧化为 N2C反应体现了金属铜的还原性 D每生成 1mol H2O 就伴随着 1mol 电子转移14.有关 NaHCO3和 Na2CO3的性质,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等质量的 NaHCO3和 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 Na2CO3产生的 CO2多B. 等物质的量的 NaH
7、CO3和 Na2CO3与足量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 后者所消耗盐酸的体积是前者的两倍C. 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到 NaHCO3溶液和 Na2CO3溶液中, 均产生白色沉淀D. 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都呈碱性15.在 Cu 与稀硝酸的反应中,被还原的 HNO3与参加反应的 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41 B.13C.31 D.1416.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两者相同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第 II 卷(非选择题)17.回
8、答下列问题:(1)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可选用的试剂为 。 A.FeCl3溶液 B.H 2SO4溶液C.CuSO4溶液 D.NaOH 溶液4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为了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是 FeCl2溶液,一位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加以证明。方案: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呈现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是 FeCl2溶液。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若不合理,要检验 Fe2+应如何操作? (若填“合理”,则此空不答)。 (3)现向一支装有 Fe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关的化学方
9、程式为 , 。 (4)实验室在保存 FeCl2溶液时为了防止 FeCl2溶液变质,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18.已知 NaHCO3的溶解度较小。在饱和的 NH3和 NaCl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 CO2,可析出NaHCO3(固体):NaCl+NH 3+CO2+H2O NaHCO3+NH 4Cl。据此,我国杰出的化学家侯德榜设计出了生产纯碱的方法:饱和 NaCl(溶液) NaHCO3 Na2CO3这种方法被人们称为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国经济的一种封锁,大长了中国人的民族志气。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由 NaHCO3固体制取 Na2CO3的化学方程式: 。 (
10、2)如果 Na2CO3(固体)中混有 NaHCO3(固体),应如何除去? (写出方法);如果 NaHCO3(溶液)中混有 Na2CO3(溶液),应如何除去? (写出化学方程式)。19.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5回答下列问题:(1)A 中加入的物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 中加入的物质是 ,其作用是 。 (3)实验时在 C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时在 D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D 中收集到的物质是 ,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 。 20.在盛有一定量浓硝酸的试管中加入 6.4 g 铜片发生反应。
11、请回答:(1)开始阶段,观察到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反应结束后,铜片有剩余,再加入少量 20%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若 6.4 g 铜片消耗完时 ,共产生气体 2.8 L(标准状况)。则整个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4)实验室中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工业上通常用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6第一卷 1 D 2C 3D 4D 5B 6C 7B 8B 9D 10A 11D 12D 13B 14A 15D 16B17.(1)BC2H+Fe Fe2+H2、F
12、e+Cu 2+ Cu+Fe2+(2)不合理 先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则原溶液有Fe 2+(3)出现白色絮状沉淀,马上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FeCl2+2NaOH Fe(OH)2+2NaCl 4Fe(OH) 2+O2+2H2O 4Fe(OH)3(4)2Fe3+Fe 3Fe2+18.(1)2NaHCO3 Na2CO3+H2O+CO2(2)加热 Na 2CO3+H2O+CO2 2NaHCO319.(1)NH4Cl和Ca(OH) 2固体 2NH 4Cl+Ca(OH)2 CaCl2+2NH3+2H 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碱石灰(或CaO) 除去NH 3气流中的水蒸气(3)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且右管口有水珠出现 2NH 3+3CuO N2+3H2O+3Cu(4)出现无色液体 氨水 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用无水CuSO 4粉末检验,无水CuSO4变蓝20.(1)铜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产生红棕色的气体 Cu+4HNO3(浓) Cu(NO3)2+2NO2+2H 2O(2)3Cu+8H+2N 3Cu2+2NO+4H 2O(3)0.325 mol(4)4HNO3(浓) 4NO2+O 2+2H 2O(5)4NH3+5O2 4NO+6H2O 形成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