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蒙阴县实验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201811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 I 卷(选择题 19 页)和第卷(综合题 910 页)两部分。2请把第 I 卷的答案连同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 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3请把第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l00 分钟。第 I 卷 (必做,共 70 分)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对某天气系统在我国各地过境的降雨量预报,读图完成 12 题。
2、1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高压 B低压 C冷锋 D暖锋2该天气系统过境,给甲地带来的气象灾害是( )A洪涝 B狂风 C风暴潮 D寒潮- 2 -读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结构图,完成 34 题。3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4下列不属于乙、丁两种气候类型共同特点的是A都位于热带 B都受单一的气压带控制C全年都是高温 D降水季节分配都不均匀下图为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由山麓向山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示意图(大致位于 45N)。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56 题。5阔叶林带在大陆西岸的分布纬度与大陆东岸的分布纬度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高 地形
3、 B高 洋流 C低 地形 D低 洋流6甲处深居内陆,没有形成荒漠景观,却形成了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B夏季多对流雨C夏季高山冰雪融水D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读我国甲、乙两山地东南坡植被对比图,回答 78 题。- 3 -7甲山东南坡植被类型比乙山东南坡植被类型少的主要原因是( )A甲山海拔较乙山高 B甲山降水较乙山少C甲山坡度较乙山小 D甲山纬度较乙山高8乙山可能位于( )A河南 B湖北 C安徽 D福建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 910 题。9甲丁自然带分布特征的形成因素主要是( )- 4 -A洋流、大陆轮廓 B热量、地形C地形、大陆轮廓 D热量、洋流1
4、0有关甲、丁两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处西侧山麓自然带相同B两处雪线高度不同C甲处自然带谱较丁处复杂D两处东侧自然带相同下图为我国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113 题。11图中 AB、CD 沿线植被景观差异较为明显的季节分别是( )A秋季冬季 B夏季秋季C秋季夏季 D夏季夏季12C 地与同纬度的大陆西岸相比植被景观并不相同,主要原因是同纬度的大陆西岸( )A降水偏多 B光照不足C洋流影响 D地势较低13与 E 地植被景观的形成无明显关联的是( )A纬度 B地形C降水 D土壤读亚洲东部 10 月 23 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 1415 题。-
5、5 -14图中所画锋线错误的是( )A、 B、C、 D、15引起此时我国北方与华南沿海均出现大风天气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印度低压B冷锋,强热带风暴C亚洲高压,暖锋D冷锋,亚洲低压读“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 16 题:16.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且昼长逐日递增的区段是( )A.ac B.bd C.de D.ce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 1718 题。17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 6 -A BC D18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开放性读图,完成 19 题。19图中岛屿两侧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6、)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如图为我国某地春分日时正午太阳与头顶夹角示意图。据此回答 2022 题:20.该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是( )A.28 B.62 C.90 D.021.该地所在地理纬度是( )A.18N B.28N C.32N D.52N22.次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7 -以增进亚洲国家之间的友谊与交流为目的的第十四届亚运会于北京时间 9 月 29 日 17 时在韩国釜山拉开了帷幕。据此回答 2325 题:23.在英国伦敦留学的中国学子看到第十四届亚运会现场直播开幕式的伦敦时间是( )A
7、.9 月 29 日 17 时 B.9 月 29 日 9 时C.9 月 30 日 1 时 D.9 月 29 日 18 时24.在第十四届亚运会举行的半个月中,北京天安门升旗(与日同升)的时间将如何变化( )A.越来越早 B.先变早后变晚C.越来越晚 D.先变晚后变早25.“北京时间”与“北京的地方时”之间的关系是( )A.北京时间与北京的地方时是相同的B.北京时间比北京的地方时早C.北京时间比北京的地方时晚D.北京时间与北京的地方时关系无法确定下图是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回答 2627 题。26杭州市在 2000 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 )A出生率较高
8、B死亡率较低C迁入率较高 D迁出率较低27图中所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A1953 年之后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减少B1964 年之前 1564 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C1990 年之后 014 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D1982 年该市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28.在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的是( )- 8 -下图中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 29 题。29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低纬信风带东南风C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中纬西风带西南风按照年龄可将老年人口分为年轻老年人(6069 岁)、中年老年人(7079
9、岁)和高龄老年人(80 岁及以上)。下图为我国某省 20002050 年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口变动(含预测)图。读图,完成 3032 题。30据图可知,该省( )A60 岁及以上人口在 20302040 年比重快速增加B6069 岁人口在 2025 年所占比重最小 - 9 -C7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小D2025 年以后,老年人口的增加主要表现为中、高龄老年人的增加31目前,该省( )A少儿人口抚养比上升 B人口平均寿命变长C人口生育率上升 D劳动力出现短缺32适应人口变化,未来该省应大力发展( )A文化教育产业 B建筑、房地产业C休闲、医疗、保健服务业 D交通、贸易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
10、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 2010 年、2020 年和 2030 年上海市的人口容量。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10 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 2 301.91 万人,超过了估算的人口容量。读上海市人口容量(万人)的估算表,回答 33 题。2010 年 2020 年 2030 年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1 535.95 1 705.68 1 894.17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1 460.99 1 543.03 1 596.84综合最大人口容量 1 870 1 935 2 00033.按照表中数据的增长速度,估算的上海市 2010 年综合最大人口容量
11、达到实际中 201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大约需要( )A50 年 B57 年C62 年 D67 年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下图示意我国 2012 年省际人口净迁移率与城市化率线性关系。读图,回答 3435 题。34据图可知 ( )A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净迁移率呈正相关- 10 -B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口流入区和流出区的城市化水平C北京迁入人口数量最多是因为北京经济最发达D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贵州人口迁出率最高35关于黑龙江人口净迁移率和城市化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B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C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黑龙江地广人稀,人
12、口数量少D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第 II 卷 (必做,共 30 分)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分)(1)上图为 锋示意图,图中 A 是 气团。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 。 (3 分)东西- 11 -(2)C、D、E 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属于阴雨天气的是 地。(2 分)(3)该 锋 形 成 的 降 水 多 在 锋 ( 前 、 后 ) 。 ( 1分 )(4)请 描 述 该 锋 过 境 后 的 天 气 状 况 并 说 明 原 因 .( 4 分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材料一 2016
13、 年 1 月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图为放开二孩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材料二 下表为 20152016 年我国出生人口情况表。类别年份出生人口/万人2015 1 6552016 预期 1 8552016 实际 1 786(1)指出我国实施人口新政主要应对的人口问题,并简述该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 分)(2)分析全面放开二孩对我国社会经济将产生的有利影响。(6 分)(3)对比 2016 年预期出生人口和实际出生人口的差异,并推测其可能的原因。(8 分)- 12 -蒙阴县实验中学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答案1. 解析:读图,根据图例,该天气系
14、统中心降水量大,向两侧降水量减小,最可能是低压中心带来的降水天气。高压影响区是晴朗天气。锋面影响不会出现中心降水量大,两侧降水量少的特点。答案:B2. 解析:该天气系统过境,产生大量的降雨,甲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给甲地带来的气象灾害是洪涝。狂风、风暴潮主要是低压中心刚登陆时,甲地距登陆地较远,低压中心势力减弱。该天气系统来自较低纬度,不是寒潮。答案:A3.B 4. D5. 解析:由亚欧大陆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可知,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最北界线分布的纬度较高;大陆东岸由于受到千岛寒流的影响,最北界线分布的纬度相对较低。答案:B6.解析:甲地地处
15、山区,夏季降水大多属于地形雨,但降水量少;该地区水源的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从而形成草原景观。答案:C7.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山基带为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植被;而乙山基带为南亚热带季雨林,说明乙山位于亚热带南部,故乙山纬度低于甲山。答案:D8. 解析:选项中福建纬度最低,又临海,可能会有南亚热带季雨林分布。河南、湖北、安徽纬度相对较高,没有南亚热带季雨林分布。答案:D9. 解析:甲丁自然带分布特征是随着纬度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自然带南北狭长延伸,主要受地形影响。答案:B10.解析:图中甲、丁两处西侧山麓自然带分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草原带,
16、自然带不相同。两处基带温度带不同,雪线高度不同。甲处纬度高,基带自然带是温带植被,自然带谱较丁处简单。丁、甲东侧自然带分别是热带雨林带、温带荒漠带。答案:B11.解析:图中 AB 沿线植被景观夏季都茂盛,差异不明显,秋季差异较为明显,北方是落叶林,南方是常绿林。CD 沿线冬季植被枯黄,差异不明显,夏季差异较为明显,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答案:C12.解析:C 地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答案:C- 13 -13.解析:E 地位于藏南谷地,纬度较低,地势较低,受西南季风带来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丰富,故植被为热带季雨林、雨林区。答案:D14.
17、解析:图示、为高压脊,故不可能出现锋面。答案:D15.解析:结合图示知,我国北方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冷锋影响而出现大风天气;我国华南沿海受气旋,即热带风暴影响,出现大风天气。答案:B16.C 第 16 题,根据题干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据图可推知 de 符合题意。17.解析: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湖泊泥沙沉积量逐渐增加,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到后期陆生生物生长,演变过程结束;结合四幅图可知,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故 A 项正确。答案:A18. 解析:图中演变过程最初是由生物因素发生的变化,导致水文、地形等因素的改变,最终使环境整体发生变化,故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
18、性特征,B 项正确。答案:B19. 解析:从图中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地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多,为热带雨林带,地位于背风坡,为热带草原带,两者体现了非地带性因素。答案:D20.B 21.B 22.A 第 20 题,读图可知,此地正午太阳高度是:90-28=62,B 项符合。第 21 题,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结合公式 H=90-纬度差,可知纬度差为 28,即位于 28N,B 项符合。第 22 题,春分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大,A 项符合。23.B 24.C 25.B 第 5 题,亚运会开幕时间为
19、北京时间 9 月 29 日 17 时,北京是东八区、伦敦是零时区,比北京晚 8 小时,开幕式的伦敦时间是 9 月 29 日 9 时。第 6 题,亚运会于北京时间 9 月 29 日开幕,此时太阳直射点己经在南半球且还在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越来越晚,升旗时间也越来越晚。第 7 题,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时区东八区的中央经线 120E 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指北京当地所在经线 116E 的地方时,116E 在 120E 的西边,所以北京时间比北京的地方时早。第 26 题,根据图例,结合图中曲线形态判断,杭州市在 2000 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迁入率较高,C 对。1964 年后,该
20、地 014 岁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说明出生率较低,A 错。老龄人口比例上升,死亡率可能较高,B 错。迁出率较低不是人口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D 错。第 27 题,根据图中曲线分析,1953 年之后,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且人口总数增加,故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增加,A 错。根据曲线形态,1964 年之- 14 -前人口总数增长快,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不明显,014 岁人口比重增长快,说明1564 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B 对。1990 年之后 014 岁人口比重不断减少,但人口总数增加,故 014 岁人口数量是不断增加的,C 错。1982 年该市老龄人口约占 5%6%,人口结构
21、没有进入老龄化阶段,D 错。答案:26.C 27.B28.D 29.D第 30 题,从统计曲线看,20302040 年,60 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缓慢;6069 岁人口在2040 年所占比重最小;7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较大;2025 年后老年人口中 7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加较快。第 31 题,据图可知,该省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 10%,说明该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以推测该省生育率降低,青少年比重下降,少儿人口抚养比下降;老年人口增加,说明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图中信息无法说明该省劳动力是否充足。第 32 题,老年人口增加,需要发展休闲、医疗、保健服务业。答案:30
22、.D 31.B 32.C33. 解析:第 33 题,从表中数据可知,上海市综合最大人口容量的增长速度大约是每10 年增长 65 万人,从 2010 年的 1 870 万人增加到实际的 2 301.91 万人,大约需要 67 年。答案:33.D 解析:第 34 题,城市经济较为发达,是我国的主要人口流入区,人口流入导致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化水平提高,而人口流出区主要为农村,人口流出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比重相对增加,即城市化水平提高,故选项 B 正确。第 35 题,2012 年前后,黑龙江等东北老工业区,由于矿产资源枯竭、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传统工业衰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口迁出大于迁入
23、,即人口净迁移率低,故选项 A 正确。答案:34.B 35.A36 (16 分)(1)暖 (1 分) 暖(1 分) 自西向东 (1 分) (2)C (1 分) D (1 分) (3)前 (1 分)(4)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2 分) 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或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2 分)37.解析:(1)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是针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原因主要从我国限制生育的政策导致出生率降低及老年人比重增加两方面分析。(2)结合材料一中的曲线可以判断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约 2025 年人口达到高峰值,数量约为 14.2 亿人,放开二孩后约 2030 年人
24、口达到高峰值,数量约为 15.1 亿。(3)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分析其带来的有利影响,结合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缓解老龄化和性别比压力。(4)注意既要分析预期出生人口多的原因,又要分析实际出生人口少的原因,联系人口政策、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等进行分析。- 15 -答案:(1)人口老龄化问题。 原因: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推移,老年人口数量增多,比重不断增大;限制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使老年人口比重增大。 (2)短期内可以带动母婴消费产品的需求增长;长期可以缓解老年抚养比,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缓解人口性别比压力,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3)差异:实际出生人口远低于预期出生人口。预期较高的原因:受人口新政的刺激,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育龄人口较多。实际偏低的原因:养儿防老等传统婚育观念的转变;养育孩子成本上升;为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工作压力大,没有精力考虑生育,生育意愿较低;部分 70 后父母生育年龄偏大,生育二孩健康风险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