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山东省东明县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 I 卷(选择题,共 54 分)一、选择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一定有物质变化,不一定有能量变化 B. 化合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C. 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D. 吸热反应不加热也可能发生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正确的是( )A. 焓变小于 0 而熵变大于 0 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B. 焓变和熵变都小于 0 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 焓变和熵变都大于 0 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D. 熵变小于 0 而焓变大
2、于 0 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3. 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 4(g)2H 2(g)=Si(s)4HCl(g); HQkJmol 1 (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的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的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 的转化率B. 若反应开始时 为 1mol,则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 QkJC. 当反应吸收热量为 时,生成的 HCl 通入 的 NaOH 恰好反应D. 反应至 4min 时,若 HCl 的浓度为 ,则 的反应速率为4. 根据下图所示的 N2(g)和 O2(g)反应生成 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
3、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A. 与 反应生成 是放热反应B. 2molO 原子结合生成 时需要放出 498kJ 能量C.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放出 632kJ 能量D. 6. 已知: 2C(s)O 2(g)2CO(g) H221.0kJ/mol;- 2 -2H 2(g)O 2(g)2H 2O(g) H483.6kJ/mol。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 C(s)H 2O(g) = CO(g)H 2(g)的 H 为( )A. B. C. D. 7. 已知:2H 2(g)O 2(g)=2H2O(l)H 571.6 kJmol 1 ;H (aq)OH (aq)=H2O(l)H 57.3 kJmol
4、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式表示 ,101 kPa 时, 和 完全燃烧生成 放出 热量B. 中 大于C. 将含 1 mol NaOH 的水溶液与 的硫酸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热量为D. 将含 1 mol NaOH 的稀溶液与含 的稀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热量小于8. 某温度下,在一个 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4mol A 和 2mol B 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 s)+D(g),反应 2min 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 1.6mol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 2 min D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 此时,B 的平衡转化率是C.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不移动D. 增加
5、B,平衡向右移动,B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9.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 A(g) bB(g)达平衡后,B 的浓度是 1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达到新平衡时,B 的浓度变为 0.4mol/L,则(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 A 的转化率增大了C. B 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D. 10. 可逆反应:2SO 2(g)O 2(g) 2SO3(g)达到平衡状态时,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 为平衡常数,Q c为浓度商)( )A. 变小,K 不变, 转化率减小 B. 不变,K 变大, 转化率减小C. 不变,K 变大, 转化率增大 D. 增
6、大,K 不变, 转化率增大11. 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 3 -A. B. C. D. 12. 如下各图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A. B. C. D. 13. 有人利用 CH4和 O2的反应,设计出用铂电极在 KOH 溶液中构成的原电池。电池的总反应类似于 CH4在 O2中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负极上是 O2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O22H 2O4e 4OH 电池放电后,溶液的 pH 不断升高每消耗 1 mol 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 8 mol e负极上 CH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A. B. C. D. 14. 电子表中电子计算器的电
7、源常用微型银锌原电池,其电极分别为 Ag2O 和 Zn,电解质溶液为 KOH 溶液,放电时锌极上的电极反应是:Zn+2OH -2e-=Zn(OH) 2;氧化银电极上的反应式为:Ag 2O+H2O+2e-=Ag+2OH-,总反应式为:Ag 2O+H2O+Zn=Zn(OH) 2+2A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锌是负极,氧化银是正极B. 锌发生氧化反应,氧化银发生还原反应C. 溶液中 向正极移动, 、 向负极移动D. 随着电极反应的不断进行,电解质溶液的 pH 会增大- 4 -15. 将铁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极附近的 浓度逐渐增大
8、B. 铁片和铜片同时被氧化C. 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铁片 D. 两电极均有 产生16.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C 4H10)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 2O3)的氧化锆(ZrO 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 O2 下列对该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熔融电解质中, 移向正极B. 当负极消耗 气体时,转移电子C. 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再通过内电路流回负极D. 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17.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种物质(方框号内),溶液能与原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A. B. C. D. 18. 下列
9、做法有利于金属防护的是( )A. 菜刀切菜后不洗净就放回刀架 B. 将钢铁制成的闸门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C. ofo 共享单车喷黄色油漆 D. 埋在地下的钢管与铜块相连19. 关于下图所示各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装置 为原电池,总反应是B. 装置 中,铁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 装置 通电一段时间后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红褐色加深D. 若用装置 精炼铜,则 d 极为粗铜,c 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 溶液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46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46 分)- 5 -20. (12 分)以甲醇为原料,以 KOH 为电解质的用于手机的可充电的高效燃料电池,充一
10、次电可以连续使用一个月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H 3OH+3O2+4KOH 2K2CO3+6H2O 请填空:(1)通入甲醇一端的电极是 _ 极,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溶液的 pH 将 _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 (3)若在常温、常压下,1g CH 3OH 燃烧生成 CO2和液态水时放出 22.68 kJ 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4)用 可以消除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写出 催化还原 生成 和 的热化学方程式_21. (10 分)铅蓄电池是常用的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 Pb 和 PbO2,电解液为硫酸。该电池总反应式为:Pb
11、+PbO 2+2H2SO4 2PbSO4+2H2O。请根据上述情况判断:(1)该蓄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_(填“正极”或“负极”);正极附近溶液的酸性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放电时,负极为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今若制得 0.050 mol Cl2,这时电池内消耗的 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_。22. (10 分)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1)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_ A.生成 的速率与消耗 CO 的速率相等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6 -
12、C.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不变D. 、CO、 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2)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 温度K 由表中数据判断该反应的 _ 填“ ”、“ ”或“ ” ;某温度下,将 2molCO 和 充入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则 CO 的转化率为_ ,此时的温度为_ (3)要提高 CO 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 升温 加入催化剂 增加 CO 的浓度加入 加压 加入惰性气体加压 分离出甲醇23. (14 分)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1)已知一定条件下,反应 N2+3H2 2NH3为放热反应: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
13、能量变化的是_;根据下表数据,计算生成 1molNH3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kJ;化学键 H-H NN N-H断开 1mol 键所吸收的能量 436kJ 946kJ 391kJ一定温度下,将 3molH2和 1molN2通入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5min 达到平衡,测得 c(NH3)=0.4mol/L,则 O 至 5min 时 v(N2)=_,反应开始与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由 A、B、C、D 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7 -装置甲中 SO42 向_ 极移动(填“A”或“B”);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若装置丙中的电极为
14、质量相等的铁棒和铜棒,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称量两电极质量差为 6g。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mol。- 8 -东明一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二阶段检测化学答案一选择题:(共 18 道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54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D A A B D C B C A D C C C D D A C 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46 分)24. (12 分)B. 负(2 分) 下降(2 分)C. (2)CH 3OH-6e-+8OH-=CO32-+6H2O(2 分)(3)CH 3OH(l)+ O2(g)=CO 2(g)+2H 2O(l)H=-725.76 kJ/mol -1(3 分)D. CH4(g)+N 2O4(g)=N 2(g)+2H 2O(l)+CO 2(g)H=-898.1 kJmol -1( 3 分 )20.(10 分,每空 2 分)(5) 负极 减弱 Pb Pb-2e -+SO42 =PbSO4 (6)0.1 mol21.(10 分,每空 2 分)(1)CD(2) ABC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