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蚌埠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化学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分值:100 分 命题人: 审核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P 31、S 32、Cl 35.5、K 39、Ca 40、Fe 56、Cu 64第 I 卷(选择题 共 54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8 题,每题 3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晋朝傅玄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这里的“朱”指的是朱砂,古代常用的一种红色颜料,也是古人“炼丹”的原料,有毒,它的主要成分是 ( )A
2、. HgS B.Cu2O C.Fe2O3 D.Cu2.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0.1 mol Cl 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1NAB. 常温常压下,14gC 2H4和 C4H8混合气体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NAC. 标准状况下,4.48 L 酒精所含的分子数目为 0.2NAD. 在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中如果有 1 mol 三氯化铁水解,则氢氧化铁胶粒数为 NA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SiO 2、NO 2均为酸性氧化物 B 稀豆浆、淀粉溶液均为胶体C 烧碱、乙醇均为电解质 D 水玻璃、冰醋酸均为混合物4.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
3、“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 2SO 2=2X2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的化学式为 AgS B. 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失去电子C. 反应中 Ag 和 H2S 均是还原剂 D. 每生成 1 mol X,反应转移 2 mol e5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碱性溶液中:Na +、Fe 3+、Cl 、SO 42B含 MnO4 的溶液中:H +、K +、Cl 、I C0.1molL 1 的 FeCl2溶液中:H +、Al 3+、SO 42 、NO 3D由水电离出的 c(OH )=110 14 molL1 的溶液中:K +、Na
4、+、SO 42 、CO 32- 2 -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 2HCO3 Ca 2 2OH =CaCO3CO 32 2H 2OB. NH4HCO3溶于过量的 NaOH 溶液中:HCO 3 OH =CO32 H 2OC. 向 100 mL 1 mol/L 的 FeBr2溶液中通入 0.05 mol 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Br =2Cl Br 2D. 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反应呈中性:2H +SO42 +Ba2+2OH =2H2O+BaSO47关于某无色溶液所含离子的确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加入 AgNO3溶液,生成
5、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 Cl 存在B加入几滴 Fe2(SO4)3溶液,溶液变成紫色,可确定有酚羟基存在C若加入 Ba(NO3) 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 SO42 或 Ag+的存在D若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一定有 CO328向 CuSO4溶液中加入 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 2O),继续加入 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u 2+是 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B H 2O2只表现了氧化性C
6、 H 2O2的电子式为: D 发生了反应 Cu2O + H2O2+4H+=2Cu2+3H2O9若图表示向含 Mg2 、Al 3 、NH 4 的盐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时,沉淀的量与 NaOH 的体积的关系图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Mg2 ):n(Al3 ):n(NH4 )2:3:2B.图中曲线表示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 若使用催化剂,B 点会降低C.图中使用的 NaOH 的浓度为 2 mol/LD.图中物质 A 反应生成物质 C, H010下列各选项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变化的是( )- 3 -选项 甲 乙 丙 丁A Al A
7、lCl3 Al2O3 NaAlO2B S H2S SO2 SO3C Na Na2O NaOH Na2O2D N2 NH3 NO NO211如图装置,将溶液 A 逐滴加入固体 B 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 A 为浓盐酸,B 为 MnO2,C 中盛品红溶液,则 C 中溶液褪色B若 A 为醋酸,B 为贝壳,C 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 C 中溶液变浑浊C若 A 为浓氨水,B 为生石灰,C 中盛 AlCl3溶液,则 C 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D若 A 为浓硫酸,B 为 Na2SO3固体,C 中盛石蕊试液,则 C 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1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
8、13下表中对陈述、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 陈述 判断A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 可用稀盐酸除去铜器表面 对、对;有- 4 -酸铜 的铜绿B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铜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 对、错;无C银的导电性比铜的好,但导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铜比银的熔点高、密度小 对、对;有D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物理变化硫酸铜溶液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对、对;无14现有一固体混合物由两种物质组成,为了检测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的水得到无色溶液,向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盐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将
9、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浊。该物体混合物可能的组成为( )AFeCl 3、MgSO 4 BNa 2CO3、Na 2SO4CCaCl 2、K 2SO4 DK 2CO3、Na 2SO315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甲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 CO2 B 乙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C 丙用于模拟生铁的电化学腐蚀 D 丁用于蒸干 A1Cl3溶液制备无水 AlCl316某试液中只可能含有 K+、NH 4+、Fe 2+、A1 3+、Cl -、SO 42-、CO 32-、A1O 2-中的若干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 0.1mol/L,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 -A原溶液中存在 NH4+、Fe 2+、Cl -、SO 42-B滤液 X 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 NH4+、Fe 2+和 Ba2+C无法确定沉淀 C 的成分D无法确定原试液中是否含有 Al3+、Cl -17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Fe(OH) 3+ClO +OH FeO 4n +Cl +H2O (未配平)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已知 FeO4n 中 Fe 的化合价是+6 价,则 n=2B每产生 1molCl ,转移 2mol 电子CFeO 4n 具有强氧化性,一般其还原产物为 Fe3+,可用作新型自来水消毒剂和净水剂D若 n=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
11、物质的量之比为 2:318由氧化铜、氧化铁组成的混合物 a g,加入 2 molL-1的硫酸 50 mL 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若将 a g 该混合物在足量的一氧化碳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固体质量为( )A. 无法计算 B. a g C.(a-1.6)g D. (a-3.2)g第 II 卷(非选择题)19(16 分)氯气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上用氯气制备无水氯化铝(无水 AlCl3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可用下列装置制备(1)装置 B 中盛放 溶液,其作用是 F 中的是 溶液,其作用是 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 F 和 G 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 (2)装
12、置 A 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 (填序号)- 6 -A往烧瓶中加入 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3)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很多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之一为让残留的液体与足量 Zn 反应,测量生成的 H2体积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反应完毕,每间隔 1 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 (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4)该小组同学查资料得知:将氯酸钾固体和浓盐酸混合也能生成氯气,同时有大量 ClO2生成;ClO 2沸点为 10,熔点为59,液体为红色;Cl 2
13、沸点为34,液态为黄绿色设计最简单的实验验证 Cl2中含有 ClO2 20(10 分)孔雀石主要成分是 Cu2(OH)2CO3,还含少量 FeCO3及 Si 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硫酸铜晶体的步骤如下:(1)步骤 I 中涉及的主要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2)步骤中试剂是_(填代号).AKMnO 4 BH 2O2 CFe 粉 DKSCN(3)步骤加入 CuO 的目的是_(4)步骤获得硫酸铜晶体,需要经过_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5)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 4xH2O)中结晶水的 x 值:称取 2.41g 硫酸铜晶体,在坩埚中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时,称量粉末的质量为 1.6g.则计
14、算得 x=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21(10 分)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 2FeO4)并探究其性质。资料:K 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 KOH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 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7 -(1)制备 K2FeO4(夹持装置略)A 为氯气发生装置。A 中反应方程式是_(锰被还原为 Mn2+)。C 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 中 Cl2发生的反应有(请配平)Cl2+ Fe(OH)3+ KOH K2FeO4+ KCl+ H2O(2)探究 K2FeO4的性质取 C 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 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 K
15、2FeO4氧化了 Cl 而产生 Cl2,设计以下方案:方案 取少量 a,滴加 KSCN 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方案 用 KOH 溶液充分洗涤 C 中所得固体,再用 KOH 溶液将 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 b。取少量 b,滴加盐酸,有 Cl2产生。i由方案中溶液变红可知 a 中含有 Fe3+ 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 K2FeO4将 Cl 氧化,还可能由_产生(用方程式表示)。ii方案可证明 K2FeO4氧化了 Cl根据 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 Cl2_ (填“”或“”),而方案实验表明,Cl 2和 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22(10 分). 以红土镍矿(
16、主要成分为 NiS、FeS 和 SiO2等)为原料制备兰尼镍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8 -(1)形成 Ni(CO)4时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则 Ni(CO)4中的 Ni 的化合价为_。(2)Ni 2O3有强氧化性,加压酸浸时有气体产生且镍被还原为 Ni2+,则产生的气体为_(填化学式)。(3)滤渣 D 为单质镍、硫的混合物,请写出向浸出液 B 中通入 H2S 气体时所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4)已知:3Fe 2+2Fe(CN)63-=Fe3Fe(CN)62(蓝色沉淀);下列可以用于检验滤液 C 中金属阳离子的试剂有_(填标号)a.KSCN 溶液 b.K 3Fe(CN)6 c.K4Fe(
17、CN)6 d.苯酚(5)仿照下面示例,设计从浸出液 E 回收氧化铝的流程:浸出液 E_。(示例: )- 9 -蚌埠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化学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8 题,每题 3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A B B D D D B B B A B C A B C A D C19.(16 分)(1)装置 B 中盛放 饱和食盐水 溶液,其作用是 除去氯化氢气体 F 中的是 浓硫酸 溶液,其作用是 防止 G 中的水蒸气进入 E 中 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
18、后也可起到 F 和 G 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 碱石灰 (2)装置 A 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 ACB (填序号)A往烧瓶中加入 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反应完毕,每间隔 1 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 气体未冷却到室温 (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4)该小组同学查资料得知:将氯酸钾固体和浓盐酸混合也能生成氯气,同时有大量 ClO2生成;ClO 2沸点为 10,熔点为59,液体为红色;Cl 2沸点为34,液态为黄绿色设计最简单的实验验证 Cl2中含有 ClO2 收集一试管气体,盖上胶塞,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观察液体(或气体)颜色变化 20(10 分) Cu 2(OH)2CO3+4H+=2Cu2+CO2+3H 2O b 消耗酸使溶液 pH 升高(或调节溶液 pH),便于 Fe3+(水解)形成沉淀除去 加热浓缩(或蒸发浓缩) 4.521(10分)(1)2KMnO 4+16HCl 2MnCl2+2KCl +5Cl2+8H 2O 3,2,10,2,6,8(2)i. 4 +20 H+ 4Fe3+3O2+10H 2O- 10 - 溶液酸碱性不同22(10 分)(1). 0 (2). O2 (3). H2S+ 2Fe3+=2Fe2+2H+ S H2S+Ni2+=Ni+2H +S (4). b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