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2018.11考生注意:1、本卷考试范围:人教版选修 4 前两章。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好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在非答题区位置作答无效。第 I 卷 (选择题 共 48 分) 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48 分。) 1.化学反应 A2(g)B 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生成 2 mol AB(g)吸收 bkJ 热量B 反应热 H( a b) kJmol1C 该反应中反应物
2、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断裂 1 mol AA 键和 1 mol BB 键,放出 akJ 能量2.已知稀溶液中,H (aq)OH (aq)=H2O(l) H57.3 kJmol1 ,由此判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KOH(aq) H2SO4(浓)= K2SO4(aq)H 2O(l) H57.3 kJmol 1B Ba(OH)2(aq) H2SO4(aq)= BaSO4(s)H 2O(l) H57.3 kJmol 1C HCN(aq)KOH(aq) = KCN(aq)H 2O(l) H57.3 kJmol 1D HCl(aq)NaOH(aq)= NaCl(aq)H 2O(l)
3、 H57.3 kJmol 13.航天飞船可用肼(N 2H4)和过氧化氢(H 2O2)为动力源。已知 1 g 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 20.05 kJ 的热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中肼作还原剂B 液态肼的燃烧热为20.05 kJmol 1C 该动力源的突出优点之一是生成物对环境无污染D 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H4(l)2H 2O2(l)=N2(g)4H 2O(g) H641.6 kJmol 14.已知:P 4(s)+6Cl 2(g)=4PCl 3(g) H=akJmol1 ;P4(s)+10Cl 2(g)=4PCl 5(g) H=bkJ
4、mol1 ,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 5中 PCl 键的键能为 ckJmol1 ,PCl 3中 PCl 键的键能为1.2ckJmol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P 键的键能大于 PCl 键的键能B 可求 Cl2(g)+PCl 3(g)=PCl 5(s)的反应热 HC ClCl 键的键能为 kJmol1D PP 键的键能为 kJmol15.符合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当 X、Y、Z 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存在焓变 H H1 H2满足上述条件的 X、Y 可能是( )C、CO S、SO 2 Na、Na 2O AlCl 3、Al(OH) 3Fe、Fe(NO 3)2 NaOH、Na 2CO3A B
5、C D 6.2H2(g)O 2(g)=2H2O(l) H571.6 kJmol 1CH4(g)2O 2(g)=CO2(g)2H 2O(l) H890 kJmol 1现有 H2与 CH4的混合气体 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 CO2和 H2O(l),若实验测3得反应热为 369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 H2与 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1 B 13 C 14 D 237.在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1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 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 06 min 的平衡反应
6、速率: v(H2O2)3.310 2 molL1 min1B 610 min 的平衡反应速率: v(H2O2)57.3 kJmol1 ;当反应中有沉淀生成时,生成沉淀也会增加放出热量, H57.3 kJmol1 ,错误;D 为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放出的热量等于 57.3 kJ,正确。3.【答案】B【解析】N 2H4N 2,氮元素化合价从2 价0 价,N 2H4被氧化作还原剂,A 正确;燃烧热是指 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生成气态水放出 20.05 kJ 热量时的反应物是 1 g,而不是 1 mol,B 错误;反应产物为 N2和 H2O,不会造成
7、污染,C 正确;1 g 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放热 20.05 kJ,1 mol N2H4(l)参加反应放热 20.05 kJ32641.6 kJ,D 正确。4.【答案】C【解析】原子半径 PCl,因此 PP 键键长大于 PCl 键键长,则 PP 键键能小于 PCl键键能,故 A 错误;利用“盖斯定律” ,结合题中给出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可求出 Cl2(g)+PCl3(g)=PCl 5(g) H= kJmol1 ,但不知 PCl5(g)=PCl 5(s)的 H,因此无法求出 Cl2(g)+PCl 3(g)=PCl 5(s)的 H,故 B 错误;利用 Cl2(g)+PCl 3(g)=PCl5(
8、g) H= kJmol1 可得 E(ClCl)+31.2 c5 c= ,因此可得 E(ClCl)= kJmol1 ,故 C 正确;由 P4是正四面体可知 P4中含有 6 个 PP 键,由题意10得 6E(PP)+10 -45c=b,解得 E(PP)= kJmol1 ,故 D 错误;故选 C。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元素守恒等知识。盖斯定律的定义为只要始态和终态不变,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CCO 2, CCOCO 2,根据元素守恒,C、CO 和 CO2的物质的量相同,故对;S 和 O2不能直接生成 SO3,故错;NaNa 2O2,NaNa 2ONa 2
9、O2,根据元素守恒,Na 2O、Na 2O2的物质的量是 Na 物质的量的1/2,故错;AlCl 3NaAlO 2,AlCl 3Al(OH) 3NaAlO 2,根据元素守恒,AlCl 3、Al(OH) 3和 NaAlO2的物质的量相同,故对;FeFe(NO 3)3,FeFe(NO 3)2Fe(NO 3)3,根据元素守恒,Fe、Fe(NO 3)2和 Fe(NO3)3的物质的量相同,故对;NaOHNaHCO 3,NaOHNa 2CO3NaHCO 3,根据元素守恒,NaOH、NaHCO 3的物质的量为 Na2CO3的 2 倍,故错。6.【答案】B【解析】物质在参加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与此物质的
10、物质的量成正比,依据 H2与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计算出各自反应放出的热量进行解答。由题意可知,混合气体共有5 mol,每 mol H2放出 285.8 kJ 热量,则 n(H2) n(CH4)5 mol,285.8n(H2)890 n(CH4)3695 kJ,解得 n(H2)1.25 mol, n(CH4)3.75 mol, n(H2) n(CH4)1.253.7513。7.【答案】C【解析】 aA bB=cC dD, v(A) 。06 min 内 v(O2)22.4 mL, n(O2)0.001 mol,分解的 H2O2为 0.002 mol, c(H2O2)0.002 mol0.01
11、L0.20 molL1 , v(H2O2)0.2 molL1 6 min3.310 2 molL1 min1 ,A 项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会变慢,610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2,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 v(正)。15.【答案】B【解析】可逆反应的基本特征是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达到反应限度时各物质不为 0。理论上反应物完全转化时,生成 NH32 mol, c(NH3)0.2 molL1 ;由可逆反应不为 0 可知,N 2与 H2不可能全部生成 NH3,c(NH3) 0,混乱度增加。A 中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 S0, G 恒小于 0,反应
12、一定能自发,正确。17.【答案】.(1)5.0 (2)a、b、e.(1)H 2SO4(aq)2NaOH(aq)=Na 2SO4(aq)2H 2O(l) H114.6 kJmol 1(2)4.0 53.5 kJmol 1 acd【解析】.(1)配制 0.50 molL1 245 mL NaOH 溶液,实验室无 245 mL 容量瓶,需选用略大规格的 250 mL 容量瓶,则 m(NaOH) n(NaOH)M(NaOH) c(NaOH)V(NaOH)M(NaOH)250 mL10 3 Lmol1 0.50 molL1 40 gmol1 5 g。(2)NaOH 固体易吸湿,称量时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
13、、小烧杯、药匙, a、b、e 正确。. (1)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可得 H2SO4(aq)2NaOH(aq)=Na 2SO4(aq)2H 2O(l) H114.6 kJmol1 或用 H2SO4(aq)NaOH(aq)= Na2SO4(aq)H 2O(l) H57.3 kJmol 1 。(2)1、2、3、4 次实验的终止温度与初始温度的差值分别为 4.0 、6.1 、3.9 、4.1 。第 2 组数据与其他三组数据相比,6.1 有悬殊,舍去。其余三次温度差的平均值为 4.0 。由于 0.5 molL1 H2SO4(aq)和 0.5 molL1 NaOH(aq)的密度为 1 gcm3
14、 ,故 mH2SO4(aq) H2SO4(aq) VH2SO4(aq)1 gmL1 30 mL30 g, mNaOH(aq) NaOH(aq) VNaOH(aq)1 gmL1 50 mL50 g,混合后溶液总质量为 80 g。中和后的 m(NaOH) m(H2SO4)c(t2 t1)。由于中和热为 1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 H 103 kJmol1 53.5 kJmol1 ;测定结果数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保温差,热量有损失,如多次加入溶液、温度计测完碱溶液后直接测酸的温度,造成起始温度数值偏高等原因,选项 a、c、d 正确。18.【答案】(1)增大 O2浓度,提高 SO2的转化率(
15、2)保证催化剂活性达到所需要的最佳温度,以提高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3)常压 常压下平衡混合气中 SO3的体积分数已达到 91%,若再加压,对设备及动力系统要求高,成本高(4)用水吸收 SO3易形成酸雾,吸收速率慢(5)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4【解析】(1)增大 O2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 SO2的转化率。(2)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不利于合成 SO3;温度过低会使反应速率减慢,因此选择适宜的温度以保证催化剂活性达到最高,提高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3)常压下平衡混合气中 SO3的体积分数已达到 91%;再加压,平衡也能正向移动,提高转化率;但对设备及动力系统要求
16、高,成本高,投入比产出更多。19.【答案】 (1)温度 1.0 溶液褪色时间/s(2)5H 2C2O42MnO6H =10CO22Mn 2 8H 2O(3)b (4)20.00(5)锥形瓶中颜色变化 (6)2 偏小【解析】 (1)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要求其他条件不变,即、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溶液体积都是 6.0 mL,因此 a=1.0,乙:溶液褪色时间/s。 (2)草酸具有还原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把 C 转化成 CO2,本身被还原成 Mn2 ,根据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5H2C2O42MnO6H =10CO22Mn 2 8H 2O。 (3)酸式滴定管
17、盛放酸性溶液和氧化性物质,碱式滴定管只能盛放碱性溶液,即 b 正确;(4)滴定前刻度为 0.90 mL,滴定后刻度是 20.90 mL,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20.900.90) mL=20.00 mL;(5)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锥形瓶溶液颜色变化。 (6)100 mL 溶液中草酸物质的量为20103 0.055100/(225) mol=0.01mol,1.260/(9018 x)=0.01,解得 x=2,未用待盛液润洗滴定管,稀释标准液,消耗高锰酸钾体积增大,草酸的质量增大, x 偏小。20.【答案】(1)黄 OH 与 H 结合生成水, c(H )减小,使平衡向右移动, 浓度减小,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2)橙 c(H )增大,平衡左移, c( )浓度减小,溶液又由黄色变为橙色(3)向右移动 逐渐变浅,直至无色【解析】改变物质的浓度,平衡向着减小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增大反应物粒子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粒子浓度,都可以使平衡正移;反之,平衡逆移。加碱中和溶液中的 H ,平衡右移,溶液中的 c( )增大;加酸使平衡左移,溶液中的 c( )增大;加 Ba(NO3)2,发生的反应为 Ba2 =BaCrO4(黄色),平衡向右移动,溶液颜色将由橙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