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资源ID:1173189       资源大小:28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2018.11考生注意:1、本卷考试范围:必修 1 第一三章。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好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在非答题区位置作答无效。第 I 卷 (选择题 共 48 分)一、选择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金属材料的开发一直是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一些新的金属材料相继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例如,铀(U)用作核电厂反应堆的核燃料,镅(Am)在烟雾探测器中用作烟雾监测材料;特点是被誉为“21 世纪的金

    2、属”钛(Ti),应用前景更为广阔。钛(titanium)是一种活泼金属,但因其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使它不易跟其他物质反应,而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除此之外,它还具有熔点高、硬度大、可塑性强、密度小等优点。根据以上背景资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钛不属于稀土金属B 钛是很好的航天航空材料C 钛在空气中不与其他物质反应D 钛有较 好的抗腐蚀能力,是很好的防腐材料2.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 NA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22.4 LB 25 ,1.0110 5Pa,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3NAC 40 g

    3、NaOH 溶解在 1 L 水中,则其 100 mL 溶液中含 Na 数为 0.1NAD 标准状况下,11.2 L 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3.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A 浓硝酸易挥发,应贮存于磨口细口瓶中,加盖橡胶塞,并放置于阴凉处B 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2 -C 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 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4.粗盐溶液过滤,除去泥沙后的滤液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将上述杂质除去:加入稍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4、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在反应后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恰好完全反应B 某液体可能是海水或蒸馏水,将其蒸发结晶,液体消失,无残留物 ,该液体为蒸馏水C 某溶液完全蒸发后无固体残留物,该溶液中一定含硫酸根离子D 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碳酸根离子6.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如图是实验室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步骤的操作是过滤B 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步骤的反应是否进行完全C 步骤、的操作分别是过滤、萃取D 步骤中加入的有

    5、机溶剂可能是酒精或四氯化碳7.三种气体 X、Y、Z 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 Mr(X) Mr(Y)0.5 M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 ZB 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三 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 XC 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 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 0.1 molD 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 2 g Y 气体和 1 g Z 气体,则其压强比为 218.3.6 g 碳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32 gmol1 ,则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是( )- 3 -A 3.3 g B 6.3

    6、 g C 8.4 g D 13.2 g9.将质量均为 mg 的 O2、X、Y 气体分别充入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 p)与温度( 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X、Y 气体可能分别是( )A C 2H4、CH 4 B CO 2、Cl 2 C SO 2、CO 2 D CH 4、Cl 210.配制 100 mL 1.0 molL1 的碳酸钠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容量瓶使用前用 1.0 molL1 的碳酸钠溶液润洗B 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 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 用敞口容器称量碳酸钠且时间过长11.某温度下, VmL 不饱和 NaNO3溶液 ag,蒸发

    7、掉 bg 水或加入 bg NaNO3固体(恢复到原温度)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下列量的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该温 度下 NaNO3的溶解度为 100 gB 原不饱和溶液中 NaNO3质量分数为 %C 原不饱和溶液中 NaNO3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D 原不饱和溶液的密度为 gmL112.把 500 mL 含有 BaCl2和 KCl 的混合溶液分成 5 等份,取一份加入含 a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 b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 0.1( b2 a) molL1 B 10(2 a b) molL1C 1

    8、0( b a) molL1 D 10( b2 a) molL113.下列关于氧化物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组合为( )金属氧化物也可以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A B C D - 4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含有大量 Ba 2 的溶液中:Cl K B 含有大量 H 的溶液中:Mg 2 Na C 含有大量 OH 的溶液中:Mg 2 D 含有大量 Na 的溶液中:H K 15.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 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 Y,若挤

    9、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球 a 膨胀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A X 为一氧化碳、Y 为氢氧化钙溶液B X 为二氧化碳、Y 为氢氧化钠溶液C X 为氯化氢、Y 为氢氧化钡溶液D X 为二氧化硫、Y 为氢氧化钠溶液16.有关胶体等分散系的制备、性质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B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现象为先生成红褐色沉淀,之后沉淀溶解C 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 将氢氧化铁胶体与硅酸溶胶相互混合,混合液变浑浊17.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

    10、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Y 2Ba4Cu6O13)是以 YmOn、BaO 和 CuO 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高温超导物质(Y 2Ba4Cu6O13)中 Y 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 B 3 C 4 D 51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a(HCO 3) 2溶液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Ca 2+ +2OH =CaCO3+ +H2OB 等物质的量的 Ba(OH) 2与 NH4HSO4在稀溶液中反应:- 5 -Ba2+2OH +2H+ =BaSO4+2H 2OC 向 100 mL 1 molL-1FeBr2溶液中

    11、通入 0.5 mol Cl2:2Fe 2+2Br +2Cl2=2Fe3+Br2+4ClD 氢氧化铁与足量的氢溴酸溶液反应:Fe(OH) 3+3H+=Fe3+3H2O19.对于反应 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Cl 2是氧化剂,NaOH 是还原剂B 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1C Cl 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D 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之比为 5120.常温下,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2A 2+B2=2A3+2B ;16H +10Z + 2X2+5Z2+8H2O;2B +Z2=B2+2Z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

    12、的是( )A Z 2+2A2+=2A3+2Z 反应可以进行B Z 元素在反应中均被还原C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Z 2、B 2、A 3+D 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A2+、B 、Z 、X 2+21.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所示),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 ,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C 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D 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化合物22.为了配制 100 个水分子含有 1 个钠离子的溶液,90.9 g

    13、水中需要投入钠的质量是( )A 4.6 g B 2.3 g C 1.161 5 g D 1.15 g23.装置甲、乙、丙都是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装置中氯化钙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B 选用丙装置,实验结束时先移去酒精灯,再将导气管拿出水面C 用乙装置实验时,蒸发皿中产生大量肥皂泡,点燃肥皂泡发出爆鸣声D 三个装置相比较,乙装置简单、操作简便、节约原料、安全性好24.已知 X、Y、Z、W 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则 W、X 不可能是(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

    14、(共 4 小题,共 52 分) 25.(14 分)某小组同学为探究 H2O2、H 2SO3、Br 2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7 -实验记录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A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实验操作吹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3)装置 C 的作用是_,C 中盛放的药品是_。(4)实验操作,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5)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6)实验反思:有同学认为实验操作吹入的热空气,会干扰(5)中结论的得出,你认为是否干扰,理由是_。实验操作,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_。26.(11 分)实验

    15、室欲用 NaOH 固体配制 1.0 molL1 的 NaOH 溶液 240 mL:(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 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称量 计算 溶解 摇匀 转移 洗涤 定容 冷却 摇动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_。(2)某同学欲称量 NaOH 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 _ 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 g NaOH。- 8 -(3)如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请写出:_(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 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_(填字母)。A所用 NaOH 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

    16、水未到刻度线C有少量 NaOH 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 5.4 g NaOH(1 g 以下用游码)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27.(13 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 KCl 和 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供选试剂:Na 2SO4溶液、K 2CO3溶液、K 2SO4溶液、盐酸(1)操作的名称是_,操作的名称是_。(2)试剂 a 是_(填化学式,下同),试剂 b 是_。固体 B 是_。(3)加入试剂 a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加入试剂 b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应如何改进?(若能,此问

    17、不用回答)_ _。- 9 -(5)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 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_的质量。28.(14 分)过氧化钠常作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吸收空气中CO2而变质。(1)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某过氧化钠样品是否已经变质,取少量样品,溶解,加入 溶液,充分振荡后有白色沉淀,证明 Na2O2已经变质。( 2)该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纯度,他们称取 ag 样品,并设计用如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A 中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 。B 装置出来的气体是否需要干燥 (填“是”或“

    18、否” ) 。写出装置 C 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D 中 NaOH 溶液的作用 。实验结束时,读取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时,不合理的是 。a直接读取气体体积,不需冷却到室温b上下移动量筒,使得 E、F 中液面高度相同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V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实验完成后 E 到 F 之间导管内残留水的体积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 “偏小”或“不影响” ) 。- 10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答案1. C2. B3. D4. A5. B6. C7. B8. B9. B

    19、10. A11. A12. D13. C14. D15. A16. C17. B18. D19. C20. B21. D22. D23. B24. B25. (1)2Br Cl 2=Br22Cl (2)吹出单质 Br2- 11 -(3)吸收尾气 NaOH 溶液(4)H2O22Br 2H =Br22H 2O(5)氧化性:H 2O2Br 2H 2SO3(6)不干扰,无论热空气是否参加氧化 H2SO3,只要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的同时无明显颜色变化,即能证明 Br2氧化了 H2SO3 H 2SO3有剩余(H 2O2浓度小或 Br 与 H2O2反应慢等因素都可)26. (1) 250 mL 容量瓶、玻璃棒 (2)27.4 10.0 (3)添加 (4)B27. (1)溶解 过滤 (2)K 2CO3 HCl BaCl 2(3)K2CO3BaCl 2=BaCO32KCl BaCO 32HCl=BaCl 2CO 2H 2O (4)否(不能) 应在操作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再蒸发结晶 (5)沉淀 A1或固体 B28. (1)CaCl 2或 BaCl2溶液(2)CaCO 3+2H+=Ca2+H2O+CO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 2CO 2+2Na2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吸收未反应的 CO2a % 偏小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