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资源ID:1173180       资源大小:1,012.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 -育才学校 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 I卷 选择题 60 分一、选择题(30 小题,共 60分)人口转变一般会产生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机会窗口期。读不同地区人口机会窗口期示意图,回答下面 1-3小题。1.人口机会窗口期的人口年龄结构特点是( )A. 高少儿、低老年型 B. 高少儿、高老年型C. 低少儿、低老年型 D. 低少儿、高老年型2.人口机会窗口期结束后的人口增长特点是(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3.人口机会窗口期的不同将导致地区间发生较为显 著的( )人口迁移 产业转移 资源调配 文化传播

    2、A. B. C. D. 下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和全年昆明市(25N,10245E)竖直墙面不同方位上单位面积接受太阳辐射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 4-5小题。- 2 -4.南墙接受年太阳辐射总量小于东南墙和西南墙,因为太阳照射南墙时,当地( )A. 日照时间短 B. 多阴雨天气 C. 太阳高度小 D. 太阳高度大5.图中甲、乙、丙 、丁四条曲线依次表示( )A. 冬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夏至日 B. 冬至日、秋分日、春分日、夏至日C. 夏至日、秋分日、春分日、冬至日 D. 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冬至日2017年 9月 3日至 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

    3、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 。读“金砖五国”轮廓图,回答下列 6-8小题。6.关于“金砖五国”首都相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的西北方向 B. 在的西南方向C. 在的西北方向 D. 在的东南方向7.图中“金砖五国”比例尺最大国是( )A. 俄罗斯 B. 巴西 C. 南非 D. 中国- 3 -8.“金砖五国”领导人会晤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昼长大于地 B. 地附近河流进入枯水期C. 摩尔曼斯克海港开始解冻 D. 巴西高原草木葱绿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绿洲(地)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中,通过实地观测甲、乙两地的气温变化,绘制成下图。据图完成下列 9-10小题。9.

    4、图中绿洲和荒漠的气温日较差分别为( )A. 15,12 B. 12.5,16 C. 10,14 D. 10,1610.由甲、乙两地气温与风速的变化,可看出绿洲的生态意义主要体现在( )增大气温日变化幅度,减缓风速 减小气温日变化幅度,减缓风速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附近荒漠的侵袭 使地面反射率增加A. B. C. D. 下图为某日某地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 11-12小题。11.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该地区位于南半球 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图中河流流向东南方向 图中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都小于 90A. B. C. D. 12.该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或自然带)和季节最有可

    5、能是( )A. 热带草原带 冬季 B.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冬季- 4 -C. 温带草原带 夏季 D.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下图示意某区域 1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下列 13-14小题。13.甲、乙两地气压差的数值为( )A. 36 B. 27 C. 18 D. 4014.该日北京下暴雪的原因是( )受较强的暖 锋控制 受较强的冷锋控制 冷气团水汽含量大 暖气团水汽含最大A. B. C. D.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的两个地区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 15-16小题。- 5 -15.据材料推断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气候条件 B. 耕地面积

    6、C. 地形条件 D. 水源丰歉16.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 计划生育措施得力,出生率下降 B. 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C. 人口的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 D. 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下降读某河流中游湖泊在一次洪水过程中,入、出湖径流量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 17-19小题。17.体现湖泊蓄洪作用的时段是( )A. B. C. D. 18.湖泊水位最高时刻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9.随着退耕还湖面积的扩大,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湖泊径流变化应是( )A. 湖泊峰值水位变高 B. 出湖流量峰值提前C. 入湖流量峰值增大 D. 出湖流量峰值增大下图表示绿水资

    7、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 读图回答下列 20-21小题- 6 -20.据图( )A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 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 D.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21.绿水(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 B.对海上内循环产生明显影响C. 数量逐渐增多 D.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读下图,回答下列 22-23小题。22.上图中没有的地质构造为( )A. 断层 B. 背斜 C. 向斜 D. 褶皱23.若图示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正确的是( )A. Q地可能贮藏丰富的油气资源 B. Q地

    8、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C. 在 P地向下钻探可以找到岩层所含资源 D. P 地地下水丰富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 24-26小题。- 7 -24.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 30m,则图中甲地与丙地高差约为( )A. 200m B. 230m C. 280m D. 300m25.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 14时到达甲处,此时下列现象一定会发生的是( )A. 发现太阳位于乙地方向 B. 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C. 看不到海边丙处游人 D. 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北漂流26.某地质爱好者在丁地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呈现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的现象,原因是该河段( )A. 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 B.

    9、 河流流速变化大C. 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 D. 降水少,流速慢,沉积作用显著阿尔金山位于青藏高原西北边缘,呈东北一西南走向,是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界山,山上发育有 多条现代冰川。下图示意 1973-2015年阿尔金山不同方向上冰川面积退缩率。读图完成下列 27-28小题。- 8 -27.阿尔金山不同坡向冰川退缩率产生差异主要是由于( )A. 太阳辐射不同 B. 海拔高度不同 C. 人类活动不同 D. 冰川面积不同28.阿尔金山冰川消退在短期内可( )A. 加剧塔里木盆地干旱 B. 加剧全球气候变暖C. 增加柴达木盆地可用水量 D. 增加阿尔金山自然带数量牛肝地是发育在以红层软岩(红层软

    10、岩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碎屑沉积岩,岩性以砂岩、 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土壤一般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部分组成。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 土壤特征变化图,完成下面 29-30小题。29.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异 B. 地表形态变化 C. 过度农业活动 D. 土壤肥力变化30.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 土壤厚度增大 B. 土壤水分含量增大 C. 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 D. 土壤肥 力提高- 9 -第 II卷 非选择题 40 分二、非选择

    11、题(4 小题,共 40分)31. (8 分)根据材料,完成(1)(2)题。材料一:左图为尼日利亚示意图。右图为明纳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材料二:拉各斯人口约 1750万(2010 年数据) ,是尼日利亚第一大城市。下图为拉 各斯人口年龄构成图。(1)说出明纳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4 分)(2)说出拉各斯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说明当地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4 分) 32. (10 分)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及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 (2 分)(2)A、B 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 (3 分)(3)乞力马

    12、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5 分)33. (12 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 解释该岛屿的成因。 (3 分)(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 (3 分)(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可否发现有石油储存?为什么? (2 分)(4)近年来,图中河流 A河口海水倒灌现象出现频率增加,可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分 )34. (10 分)下图为亚洲局部地区某年某月 26日 02时地面天气图(hPa)。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1 -(1)推测该日最可能

    13、所处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4 分)(2)判断甲、乙两地的 风速大小,并说明其理由。 (3 分)(3)说出此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并描述北京此时的天气状况 o(3 分)- 12 -高三期中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30 小题,共 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选项 C D A D A B C A B B D D A B C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选项 C C B C D D A B C D B A C C C二、非选择题(4 小题,共 40分)31.(1)特证:终年气

    14、温高;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或降水分干、湿两季成因:纬度低,气温高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干季受(离岸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或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降水多,受东北信风控制时,降水少)(2)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人口问题: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有利影响:劳动力充足,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晌:就业压力大(或生栝水平和医疗教育资源、环境压力大32.(1)非洲自然带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2)A、B 两地同属于热带雨林带。原因:A 地受赤道低气压带 影响,终年高温多雨;B 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且沿岸有

    15、暖流经过,增温增湿。(3)乞力马扎罗山所处的纬度低(赤道附近);海拔高,相对高度大。由于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水分条件要优于北坡,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分布的海拔上限南坡高于北坡。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雪线的重要因素,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高度低于北坡。33.(1)海底地壳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发生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地势升高露出海面形成岛屿。(2)甲河谷位于背斜顶部,在背斜形成后受张力作用,岩层疏松容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等外力- 13 -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谷地。(3)不能。图示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不能为储油提供良好条件。(4)上游大坝枯水期拦蓄水源,使下游河水减少;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频率增加,降水季节变化加大;河流沿岸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等。34.(1)季节 冬季 原因:此时,亚欧大陆内部形成高压中心,我国大部分地区高压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冷锋势力强大,南下速度快,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此时,西太平洋低压中心的分布等;这都是说明亚欧大陆比同纬度的海洋降温快,气温低,大陆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因此最可能为冬季 (2) 甲地的风速比乙地大。 原因:甲地等压线比较密集,乙地等压线比较稀疏,因此甲地水平 气压梯度力比乙地大,所以甲地风速比乙地大 (3)类型,冷锋 天气状况,过境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