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育才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普通班物理总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如图 1 是书本上演示小蜡块运动规律的装置在蜡块沿玻璃管(y 方向)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紧贴着黑板沿水平方向(x 方向)向右运动,得到了蜡块相对于黑板(xoy 平面)运动的轨迹图(图 2)则蜡块沿玻璃管的上升运动与玻璃管沿水平方向的运动,可能的形式是( )图 1 图 2 图 3 图 4A小蜡块沿玻璃管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小蜡块沿玻璃管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蜡块沿
2、玻璃管做匀速直线运动,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先加速后减速D小蜡块沿玻璃管做匀速直线运动,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先减速后加速2如图 3 所示,物体 A 以速度 v 沿杆匀速下滑,A 用轻质细绳通过摩擦不计的定滑轮拉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 B,当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时,B 的速度为( )Avcos Bvsin C D3如图4所示,某同学为了找出平抛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小球在 O点对准前方的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 O与 A在同一高度,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分别是 ,不123v、计空气阻力,打在挡板上的位置分别是 B、 C、 D,且 。则:5AB2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123v、A B:1123:5:1vC D
3、1236v 944如图 5 所示,长 0.5m 的轻质细杆,其一端固定于 O 点,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 1kg 的小球。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 O 点做圆周运动。已知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 2m/s,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g 取 10m/s 。关于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杆对小球施加向上的支持力,大小为 2N B 杆对小球施加向上的支持力,大小为18NC 杆对小球施加向下的拉力,大小为 2N D 杆对小球施加向下的拉力,大小为18N图 5 图 6 图 7 图85下列关于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讨论,正确的有( )A 运动员在跑道转弯时,主要靠地面的
4、支持力提供向心力B 用细绳拴住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一定是细绳的拉力提供向心力C 在绕地球沿圆周轨道自由飞行的飞船内,宇船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D 洗衣机脱水旋转时,可把衣物中的水分甩出,是水分受到的向外运动的力6如图 6 所示, A 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 B 为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 C 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 , P 为 B, C 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 A, B, C 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 A 和卫星 C 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 B 物体 A 和卫星 C 具有相同大小的加3速度C 卫星 B 在 P 点
5、的线速度与卫星 C 在该点的线速度一定相同D 卫星 B 在 P 点的加速度与卫星 C 在该点的加速度一定相同7如图 7 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 v 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机由于传送物块多做的功为 mv2 B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C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为 mv2 D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 mv2 8如图 8 所示,半径为 R 的光滑半球固定在水平面上,现用一个方向与球面始终相切的拉力 F 把质量为 m 的小物体(
6、可看做质点)沿球面从 A 点缓慢地移动到最高点 B,在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 )A FR B mgR C mgR D mgR 92013 年 12 月 2 日 1 时 30 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探月卫星,12 月 6 日 17时 47 分顺利进入环月轨道若该卫星在地球、月球表面的重力分别为 G1、 G2,已知地球半径为 R1,月球半径为 R2,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g, 则( )A 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B 月球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C 卫星沿近月球表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D 月球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10某同学设想驾驶一辆“陆地太空”两用汽车,沿地球赤道行驶并且汽
7、车相对于地球速度可以增加到足够大。当汽车速度增加到某一值时,它将成为脱离地面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航天汽车” 。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地球的半径 R=6400km, g =9.8 m /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在地面上速度增加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增大B当汽车速度增加到 7.9km/s 时,将离开地面绕地球做圆周运动C此“航天汽车”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 24 小时4D在此“航天汽车”上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11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分别从 A、C 两地由静止出发做加速运动,B 为 AC 中点,两物体在 AB 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a1,在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a2,且 al
8、 a2,若甲由 A 到 C 所用时间为 t 甲 ,乙由 C 到 A 所用时间 t 乙 ,则 t 甲 与 t 乙 的大小关系为( )A t 甲 t 乙 B t 甲 t 乙 C t 甲 t 乙 D无法确定12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 A 点冲上倾角为 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g,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A 重力势能增加了 mgh B 克服摩擦力做功 mghC 动能损失了 mgh D 机械能损失了 mgh二、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 13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 9 所示的装置验证动
9、能定理;图 9 图 10(1)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安装好实验器材,从图中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 s= 5cm;(2)测量挡光条的宽度 d,记录挡光条通过光电门 1 和 2 所用的时间t 1和t 2,并从拉力传感器中读出滑块受到的拉力 F,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直接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 ;(3)该实验是否需要满足砝码盘和砝码总质量远小于滑块、挡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填“是”或“否”) ;1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 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 9.8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 1.00kg,甲、乙、丙三位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打出三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
10、第 1、2 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 0.18cm、0.19cm 和 0.25cm,可见其中肯定有一个学生在操作上有错误(1)操作一定有错误的同学是 ,(2)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 A、B、C 到第一个点 O 的距离如图 10 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 0.02s),从起点 O 到打下计数点 B 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 ,此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是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15(12 分)如图所示,轨道 ABCD 的 AB 段为一半径 R0.2 m 的光滑 1/4 圆形轨道, BC段为高为 h5 m 的竖直轨道,
11、 CD 段为水平轨道一质量为 0.2 kg 的小球从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 B 点时速度的大小为 2 m/s,离开 B 点做平抛运动( g10 m/s 2),求:(1)小球离开 B 点后,在 CD 轨道上的落地点到 C 点的水平距离;(2)小球到达 B 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16(12 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m0.6 kg 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 v02 m/s 从 P 点水平抛出,从粗糙圆弧 ABC 的 A 点沿切线方向进入(不计空气阻力,进入圆弧时无机械能损失)且恰好沿圆弧通过最高点 C,已知圆弧的圆心为 O,半径 R0.3 m, 60, g10 m/s2.试求:(1)小球到达
12、A 点的速度 vA的大小;6(2)P 点与 A 点的竖直高度 H;(3)小球从圆弧 A 点运动到最高点 C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W.17(16 分)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的星体称为双星它们在相互的万有引力作用下间距保持不变,并沿半径不同的同心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双星间距为L,质量分别为 M1和 M2,引力常量为 G,试计算:(1)双星的轨道半径 R1、 R2;(2)双星的运行周期 T;(3)双星的线速度 v1、 v2育才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物理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D2A3C4C5C6
13、D7B8D9C10B11B12D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 1350.00 滑块、挡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M 否 14.(1)丙;(2)0.49J,0.48J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715.(12 分)(1)2 m (2)6 N 解析 (1)设小球离开 B 点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t1,落地点到 C 点距离为 s由 h gt 得: t1 1 sx vBt12 m(2)小球到达 B 点时受重力 G 和竖直向上的弹力 F 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 向 F G m 解得 F6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到达 B 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
14、力大小为 6 N,方向竖直向下 16 (12 分)(1)4 m/s (2)0.6 m (3)1.2 J【解析】 (1)在 A 处由速度的合成得 vA代值解得 vA4 m/s(2)P 到 A 小球做平抛运动,竖直分速度 vy v0tan 由运动学规律有 v 2 gH由以上两式解得 H0.6 m(3)恰好过 C 点满足 mg由 A 到 C 由动能定理得 mgR(1cos ) W mv mv代入解得 W1.2 J.17、(16 分) (1) L L (2)2 L (3)M2 M1 【解析】 因为双星受到同样大小的万有引力作用,且保持距离不变,绕同一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具有周期、转速和角速度均相同,而轨道半径和线速度不同的特点(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F M1 2R1 M2 2R2及 L R1 R2可得:R1 L, R2 L(2)同理, G M1 2R1 M2 2R2所以,周期 T 2 L 8(3)根据线速度公式有, v1 M2 , v2 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