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doc

    • 资源ID:1173163       资源大小:5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doc

    1、1育才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普通班政治1、单项选择(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1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哲学是科学的伟大母亲。这告诉我们A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2下列关于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A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B哲学可以反作用于时代C哲学是对时代的正确反映D哲学的内容和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3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

    2、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决定性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4 “在十七世纪,数学统治了哲学,因而产生了笛卡儿、霍布斯、斯宾诺莎、菜布尼茨和巴斯葛:心理学统治了哲学以后,产生了贝克菜、体漠和康德,到了十九世纪在叔本华、斯宾塞和尼果等人的著作中,生物学成了哲学思想的背景。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是对各类具体科学知识的综合B具体科学的进步限制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的发展以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基础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5 “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 ”(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

    3、涵也将更为丰富。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A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2B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C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关系D发挥哲学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6高二学生要学会在紧张学习中寻找快乐,在挫折中体会经验,在细节中感知方向,在进步中品味率福“一紧张学习需要哲学指引,这是因为A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与精神动力C哲学是指引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艺术D哲学指导我们的生活与提供具体的方法72014 年 3 月,飞往北京的马航客机“失踪” ,马来西亚的著名巫师伊布拉欣马来到吉隆坡机场作法,试图通过灵异力量寻找失踪飞机所在位置。这种思想属于哲学上的

    4、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8 “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 ”这种观点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9孟子和王夫之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 ;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 。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D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10古代中

    5、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上述观点()认为世界是神创造的,天地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在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属于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A B C D11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事例说明了富人之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3唯物主义的态度唯心主义的态度客观地看待事物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A B C D1

    6、2列宁说:“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是指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具有可知性有了物质,就有了意识A B C D13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 ”这种观点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属于“神创论”的观点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否认了世界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A B C D. 14有人认为:“人类社会是有意识的人参与的,故不具有物质性。 ”下列能反驳该观点的是A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B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构成要素都是客观的C社会运动的载体是人类的活动D

    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5“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下对恩格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物质概念就是各种物的总和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A B C D16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A思维着的精神 B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C 具体事物的刺激 D生产劳动17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下列关于马克思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有人存在就一定会有意识 B 意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4C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 D意识是自然界发展

    8、的产物18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意识是人脑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特有功能B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C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脑形成的,思维的内容则是人脑的产物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19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因此,有人说电脑也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否定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A B C D20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 ”下列选项中与这句话的内涵相同的是()A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B实践源于认识C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21

    9、藏族有一句民谚“天平是轻重的衡量器,实践是是非的试金石。 ”美国也有一句谚语:“只有实践的钥匙,才能打开真理的宝库。 ”它们共同反映了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D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22探月工程总指挥吴伟仁表示,我国有望在 2020 年前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从而完成无人探月工程“绕、落、回”三个探测阶段,为下一步载人探月莫定基础。这段话说明同( )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A B C D23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之争,历经数千年才得以终结。其主要原因在于A 蛋和鸡都是不断变化着的B

    10、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立场的限制5C追求真理本身就是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D具体的实践水平制约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24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三号” ,全国 100 多家科研单位的数万名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投身于这一规模宏大的探月工程,以赤子之心和顽强拼搏精神共圆中华“嫦娥飞天”梦。这表明( )A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B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C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D实践是创造性的活动25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A一概而论 B千虑一得C百感交集 D三人成虎二、材料题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自材料城市发展是一

    11、个自然历史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规划要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增强规划科学性、指导性。城市发展要从构成城市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周密部署,系统推进。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 “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那,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1)结合材料,运

    12、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城市应当如何发展。 (14 分)(2)面对城市发展中所出现的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问题,中央出台文件,要求“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 。请你就“打开城市封闭小区”设计两条宣传语,要求内容健康,语言规范,简洁易懂,每条不超 20 字。 (4 分)27近年来,T 市政府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范了系列民措范。该市接照6高水平规划、高标准设计、高速度建设、高效丰运作、高质量管理的要求,依托老城建新城,建好新域促老域,兼顾新域发展与老城改造,加大力度改善老城形象、提升老域功能,重点实施了暖房子工程、弃管楼包扶和相户区改造等工程。为保证重点民生工程顺利推进,

    13、该市相关都门优化了项目审批服务,强化了项目资全保障,对项目审批实行主动上门服务和限时代办服务制度,同时,严格执行公开招授标制、设计审查制、施工监理制、质量监督制和财政跟露审计制,全面加强主体工程、配套工程、绿化工程等范工管理不断提高城建重点工程建设质量。结合材料,分析 T 市政府上述举措是如何体现意识活动的特点的。(16 分)2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李克强总理在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健全生态文明体制,以更

    14、加有效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从过去的“征服自然”掠夺式的开发,到今天的“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6 分)7高二普通班政治答案1、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1-5BCBCD 6-10CACCD 11-15ADBBB 16-20BBDCA 21-25ABDCB2、材料题26 答案:(1)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城市发展也有其自身客观规律。我国城市发展必须尊重规律,按城市发展规律办事。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把高度的城市建设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认识和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多种因素,不断创新,科

    15、学规划,周密部署,系统推进。 (14 分)(2)例句:打开一扇门,路通心胸宽。门让人心封闭,路让人心连通。 (4 分)27 答案: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T 市政府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措施,体现了这一点(4 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该市按照“五高”要求,依托老城建新城,建好新城促老城,兼顾新城发展与老城改造加大力度改善老城形象、提升老城功能,重点实施了暖房子工程、弃管楼包扶和棚户区改造等工程,体现了这一点。 (6 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该市相关部门优化了项目审批服务,强化了项目资金保障,对项目审批实行主动上门服务和限时代办服务制度,同时,严格执行公开招投标制、

    16、设计审查制,施工监理制、质量监督制和财政跟踪审计制,全面加强主体工程、配套工程,绿化工程等施工管理,体现了这一点。 (6 分)28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发展动力。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是基于实践的需要,认识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的目的是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更好地造福人类。(4 分)(2)认识具有反复性。从主体来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4 分)(3)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的,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无限延续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4 分)8(4)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拓展、推移。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4 分)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doc)为本站会员(eveningprove2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