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 2018-2019 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2 - 3 - 4 - 5 - 6 - 7 -贵池区 2018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 二 地 理 参 考 答 案1.A 2.A解析:第 1 题,B 、C、D 三项所列仅是区域的一种类型。第 2 题,区域内部的整体性(或相似性)是相对的,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是绝对的。3.D 4.C解析:第 3题,黄山毛峰品质优良主要是由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的。第 4 题,茶叶受品种、土壤、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即使同一个区域,茶种也不尽相同,因此黄山毛峰产地没有明确的界线。5.C 6.D解析:商店布局需要考虑
2、交通条件和消费人群的分布状况。交通线路建设受地形、河流、人口等因素的共同影响。7.C 8.D解析:第 7 题,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数值及地理事物的轮廓,可以判断 a 为宁夏平原,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比较旺盛,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引用黄河水灌溉,引起土壤的盐渍化。第8 题,b 地处于农牧过渡地带,人类活动强度大,过度开垦和放 牧严重,造成土地荒漠化。9.B 10.D解析:第 9 题,森林植被破坏后,其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减 少,会使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从而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第 10 题,森林植被恢复后,降 水的下渗增加,地表径流总量减少。因为岩层向乙河流域方向倾斜,甲河流域
3、的部分降水会转化为地下径流,汇入乙河流域,从而使甲河径流量减少,乙河径流量增加11.A 12.A解析:第 11 题, 表示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表示过度的迁移农业,表示采矿、修路、城镇建设,表示商业性伐木,表示开辟大型农牧场。第 12 题,亚马孙热带雨林减少必然造成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的危害。13.A 14.C解析:第 13 题,由图可知,沙漠面积随着森林面积的减小而扩大。第 14 题,由图示信息可判断,随着森林的大面积减少,该地区河流数量减少,流程变短,沙漠面积扩大,因此森林的主要生态意义是涵养水源。15.B 16.D第 15 题,对照图中该时
4、间段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可知,原始林地比重减少,耕地比重渐增,因此可判断出该区域经历了大规模垦殖的过程 。第 16 题,1900 年之后,耕地比重下降,草地和灌丛地比重相对稳定,次生林地比重渐增,说明该地正在实施退耕还林。17、.C 18、.D解析:第 17 题,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的主 枢纽港,担负着我国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应。第 18 题,“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电”指的是坑口电站的火电,而不是水电。19.B 20.A解析:第 19 题,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启动“煤变油”工程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第 20题,从“
5、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工艺需水量大,而本区位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 8 -21.C 22.D 解析:第 21 题,田纳西河流域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流量不稳定,流量季节差异大;田纳西河流域内煤、铁、铜、磷、锌、云母等资源丰富。第 22 题,廉价可靠的电力 供应, 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了一条“工业走廊” 。23.C 24. C 25.A解析:第 23 题,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对于 19761998 年,19982010 年北洛河流域,耕地和草地减少,林地增加,则可以判断出现了退耕还林,植被覆盖率增加,这会导致河流含沙量降
6、低。第 24 题解析:结合上题的解析可以判断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的。第 25 题解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后,水库蓄水,渭河水位上升,落差减小,泥沙沉积,加剧渭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泥沙大量在库区沉积,减缓三门峡以下河段河床淤积速度;三门峡水利工程建设对黄河的航运价值 影响很小。二、综合题:26、答案: (1) 特点:耕地减少,林地增加,草山草坡增加,湖泊面积增大。 (4 分)原因: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3 分)(2)坡度越大,土层越薄,有机质层越薄。 (2 分)(3)生物 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石质荒漠化、滑坡、泥石流等。 (3 分)(回答三种即可)27 答案: (1)水能 (1
7、分)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2 分)(2)方案经济效益高。 (2 分) (选方案 1 此题都不得分)原因:产业结构多元化;产品多元化;延长产业链,附加值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高。 (答三点得 3 分)措施: 加强管理 ;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延长产业链;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防治污染,美化环境。 (合理即可,4 分)28 答案: (1)发达国家要求保护环境,而发展中国家要求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实质上是保护全球生态平衡与谋求目前利益的关 系,是环境与发展的问题。 (合理即可,2 分)(2)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 益;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 光、
8、生态旅游等;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 分)29 答案: (1)利: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国内市场广阔。不利:距离东部市场远;运输能力严重不足。 (每点 1 分共 4 分)(2)输煤(疆煤东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但对新疆生态环境破坏略轻;(2 分)输电(疆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但加剧新疆当地大气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加剧水资源紧张。 (3 分)(3)生态问题: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破坏地表植被,造成土地退化;大量煤矸石等弃置,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6 分)措施:回填采空区,恢复地表植被;保护好地表土层,进行复垦;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 (合理即可,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