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宁夏平罗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 资源ID:1172070       资源大小:15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宁夏平罗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1、- 1 -班级_姓名_学号_考场号_座位号_装订线平罗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三历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 60 分)1.左传记载,公元前 516 年,齐景公问政于晏婴。晏婴献策回答: “唯礼可以已之”,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这表明先秦的“礼”是( )A.治国安邦的重要措施 B.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C.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 D.强化等级秩序的手段2.“化繁为简是图示法教学的一大特点。”下列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

    2、可能是( )A.分封制 B.个体农耕 C.集体劳作 D.自然经济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却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无为之实则为因循。”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汉初沿袭周朝分封制 汉承秦制体现在大体沿袭了秦朝的官僚制度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贯穿汉代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建立的封建政权A. B. C. D.4.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下列对这一体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

    3、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 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2 -5.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6.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 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且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制度

    4、是极为优越的,在经过各种议论后,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在英国已经广泛普及了。从材料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科举制使中国的官吏制度一直优于英国 B.科举制推动了现代英国官吏制度的变革C.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对中国已经全面了解 D.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7.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 3%和 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

    5、正确并有创新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D.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特定的人群而非特定行业8.在中国古代无论中央或地方,无论行政机构或官僚机构的变化无不折射着某个时代的政治特色,反映着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趋势,请按产生时序排列以下中国古代官职( )参知政事土司县令节度使御史大夫阁首军机大臣A. B. C. D.9.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

    6、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10.分析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下表)可知,从宋代至明清,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并超过民办书院。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宋代 15.28 70.69 0 14.03- 3 -A. 官办书院比例上升制约着古代文化的发展 B.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C.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11.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必须就藩(到封地去居住);清朝的分封封号则大都是礼节性的,如恭亲王、果亲王、睿亲

    7、王等,且一律在京居住。这从侧面反映出(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宗室诸王地位的提高12.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C.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13.皇太极死后,在其弟多尔衮与其子豪格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皇子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表示皇位必由皇子继承,甚至严厉提出“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

    8、下而已”。这反映出( )A.血缘关系是影响皇位继承的唯一因素 B.清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C.议政王大臣会议妨碍了皇权的集中 D.满族统治者受到宗法思想的影响14.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的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他们改变原有的轻商观念,涉足商业谋利,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材料中“角色”的定位最准确的是( )A.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阻碍者 B.学而优则仕的典型C.明代中后期的早期资本家 D.“离经叛道”的进步思想家15.西游记中,孙悟

    9、空开始拜菩提老祖学修道成功,称“齐天大圣”;后来忠心不二地护送唐僧玄奘西行取经,获得“斗战胜佛”的法号。这反映了( )元代 17.23 61.15 0.33 21.29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清代 56.67 24.11 0.56 18.66- 4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追求个性解放 B.明朝文化艺术的世俗化趋势加强C.儒、道、释三教合一成为一代思潮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16.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

    10、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A.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 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17.明史职官志记载;“凡内官司礼监掌印,权如外廷元辅秉笔、随堂视众辅。”这本质上反映了( )A.内阁制彻底瓦解 B.皇权专制的痼疾 C.宦官操纵威柄 D.内阁首辅无权18.宋代官方设店宅务管理经营官房租赁事务。天禧元年(1017 年)店宅务辖下有公租屋两万多间,每间平均月租金大约千贯。这一措施( )A.反映了小农经济衰退 B.开启了城市化的进程C.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19.1799 年皇帝颁布谕旨:“朕闻近年各省督抚两司署内教演优人率皆朘小民之脂膏,供大吏之娱乐,辗转苛派,受害

    11、仍在吾民。嗣后各省督抚司道署内,俱不许自养戏班,以肃官箴而维风化。”这表明( )A.戏剧发展导致政治腐败 B.统治者践行重民爱民思想C.专制统治阻碍文化繁荣 D.有限反腐以缓和社会矛盾20.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A.“天人感应” B.“工、商皆民生之本”C.“存天理,灭人欲” 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21.唐初,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经唐太宗签署下发到门下省,门下省官员提出异议,该敕书终没有施行。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尚书省承接地方政府上报的事务也须通过门下省审读同意,最后报皇帝签字认

    12、可。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 )A.唐初皇权与相权形成权力制衡 B.尚书省起到沟通中央和地方的作用C.中书省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构 D.门下省具有使决策合理化的功能22.唐代的科举制采用了“行卷制”,主考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录取结果。宋代的科举制实行“糊名制”,将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下列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唐代行卷制注重考生平日作品,带有主观性,是不可取的B.宋代的糊名制杜绝了请托造假等科场舞弊现象- 5 -C.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程序上的进一步僵化D.反映了对官吏选拔制度的公正性

    13、的不断的探索23.2014 年 6 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珐琅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B.晋商、徽商往来于丝绸之路C.轻盈精湛的丝织品是常见的商品 D.都使用风力水车灌溉农田24.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宗法制(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

    14、集中25.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雍正十二年(公元 1734 年) 27355462 32.54乾隆十八年(公元 1753 年) 102750000 6.89乾隆三十一年(公元 1766 年) 208095796 3.56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26.清初,在江南蚕桑业中心,一个家庭“每年大致可以种桑 1-2 亩,育蚕 10 筐以下,产丝 12斤左右”。而在苏州府震泽镇,一对夫妇的生产规模却可以达到“桑尽八亩,获丝六十四斤”。对清初震泽镇经济状况的解读正确的

    15、是( )A.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并有所发展 B.新型耕织工具得到进一步推广C.男女分工导致专业化程度提升 D.商品经济促使家庭经济专业化27.赵世瑜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里写到: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元明以来,史载“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阂、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外来商人形成规模,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随着外来定居的商人通过家族繁衍和科举考试成为本地的缙绅,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都较前大为减淡。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双林镇( )农业和手工业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

    16、高 商帮、会馆对促进市镇发展作用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外来商人融入当地社会,基层社会关系变动A. B. C. D.- 6 -28.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C.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29.“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

    17、.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30.下表最能体现( )时期 春秋战国 唐宋元 明中叶后发展 出现 逐渐发展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A.官营手工业发展的史实 B.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史实 D.民营手工业发展的史实二、材料题(本大题共有 3 道题,共 40 分,其中 31 题 12 分,32 题 10 分,33 题 18 分)31.(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进士科考试录取率极低,“岁取登第者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定制,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此外,废除了唐代

    18、的公荐制度,考试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省试中多次落第者另立名册上报皇帝,特许他们可陪同参加殿试,考试及第后,考生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北方士人长于经学而短于诗赋,而南方士人则反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以便为变法培养和选拔人才。 摘编自略论宋代科举制的发展等材料二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

    19、如簇。- 7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宋真宗赵恒 励学篇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予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 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在宋代的发展变化。(6 分)2. 你认为应如何评价材料二所体现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4 分)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具有哪些历史借鉴价值。(2 分)32

    20、.(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者 (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由庶子代之)亦如之。 礼记丧服小记材料二 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形成严密的制度即宗法制度。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

    21、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中国历史纵与横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法制的特点。(6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4 分)33.(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一带一路”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古老的丝路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材料一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城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离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

    22、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8 -材料二 当宋朝被赶出中国的北部并在长江以南的杭州重新建都时,中国对外贸易的程度大大提高了。宋朝比大多数中国其他朝代更倚重商业税收,因而鼓励了港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当时的主要港口是泉州。宋朝为出口贸易发展起大规模的陶器生产,江西的景德镇因精于烧制陶器的窑炉技术而兴旺起来。”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材料三 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对外贸易发达的原因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8 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这一特点产生的最大的负面影响是什么?(4 分)


    注意事项

    本文(宁夏平罗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