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 资源ID:1171906       资源大小:49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1、- 1 -杨村三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生物试题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00 分,答题时间 100 分钟。(考试范围:必修 3 第二第三章)第 I 卷、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1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协助 B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D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抑制根的生长2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A 去掉顶芽 B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C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羊毛脂 D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3图为去顶芽对某植株主

    2、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去顶芽主根生长减慢B去顶芽植株合成的生长素量减少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4.如图表示关于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 长得比 N 长B N 长得比 M 长C M 弯向一侧生长而 N 不弯曲生长D N 弯向一侧生长而 M 不弯曲生长5. 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B 处理插条的方法:浸泡法或沾蘸法C 预实验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需设置空白

    3、对照,正式实验不需要空白对照D 处理的时间: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6.如图所示,a、b、c 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 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 向光弯曲生长,c 背光弯曲生长Ba 直立生长,b、c 向光弯曲生长C图 d 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 d 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 2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 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4、2,4D 浓度( 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 0 13.5 26.2 46.5 53.2 53.7 53.2 30.2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2,4D 浓度超过 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 2,4D 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 2,4D 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 2,4D 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 2030 mgL8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 A、B 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选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应当是( )

    5、A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 浓度B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 浓度C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c 浓度 D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d 浓度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主要作用是加速果实成熟B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极性运输,导致向光生长C 萌发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D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10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表示水平放置顶芽优先生长的幼 苗,乙图表示该幼苗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甲图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 F 点浓度表示;乙图中 C 点

    6、浓度可表 示甲图中处生长素浓度B 为了促进处结构的生长,可采取的办法是涂抹生长素类似物,经过此处理后处生长素浓度低于 10 -6molL-1C 10 -1010 -6molL-1的生长素能够同时促进茎和芽生长 D 图甲、乙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11.如图 1 所示,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的情况(用 表示);图 2 表示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曲线。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 b 时 值最大- 3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 b 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 值逐渐减小C只有当生长素浓度高于 c 时,生长素才会抑制

    7、胚芽鞘的生长D由图 2 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用乙烯利催熟比用乙烯催熟具有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 2,4-D 浓度相同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13. 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植物的正常受粉,为防止减产,常采用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方法。此举对下列哪种植物有效( )A小麦 B玉米 C黄豆 D辣椒14. 河豚毒素能选择性地抑制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功能,阻止钠离子进入

    8、细胞。据此可以推断河豚毒素( )A 能阻断突触处兴奋的传递 B 能使酶活性增强,细胞代谢加快C 能 使膜流动性增强,通透性增加 D 能与膜上特定的激素受体结合,引起代谢改变15.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 神经元静息电位的形成与组织液中 Na+外流有关C 神经纤维兴奋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D 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16人体的呼吸中枢、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能看懂能写能说但听不懂的人受损的中枢分别是A 脑干、小脑、W 区 B 脑干、小脑、H 区C 小脑、脑干、S 区 D 下丘脑、脑干、V 区17.下列关于

    9、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纤维膜内 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 态时的零电位C 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 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发挥作用,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18.当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延髓的相关中枢,进而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 或舒张,产生咳嗽反射。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机械刺激可导致呼吸道黏膜中的某些细胞显著活跃B 直接刺激延髓的相关中枢也可引起呼吸肌的咳嗽反射C 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传入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D 该反射中传入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内电流的方向是双向的19.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

    10、图,a、b 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 于神经纤维 B、D 上的电位计,可记录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A 为骨骼肌,C 为神经中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刺激 a 点会引起 A 的收缩,不属于反射活动B 刺激 b 点,甲、乙两电位计都可记录到电位变化C 若刺激 a 点,乙电位计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表明反射弧的某部位已经受损- 4 -D 刺激 b 点,会引起 A 的收缩,但 E 不会发生反应20.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d 两点分別为电表和电表两电极的中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刺激 c 点,若检测到 b、d 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间一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B

    11、刺激 c 点,电表偏转一次,电表偏转两次C 兴奋由 c 传导到 e 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 刺激 a 点,电表不会发生偏转21. 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 )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 B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C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D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22.下图表示某时刻神经纤维膜电位状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丁区域的膜电位是 K+外流形成的B 乙区域的动作电位是 Na+内流形成的C 甲区域或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状态D 将图中神经纤维置于低 Na+环境中,动作电位将变大23. 抗丁顿氏病(亨廷顿舞蹈病) (HD)是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显性遗传病,患者大脑的局部神经

    12、元(M)发生退化,正常情况下 M 对大脑皮层产生掌管身体动作的兴奋性“讯号”具有抑制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大脑发出“讯号”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于线粒体B 正常基因发生突变时,其突变方向受环境的影响C HD 可导致患者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过度兴奋,身体产生不自主的动作D 神经元 M 通过主动运输释放抑制性递质24.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与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药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A 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B 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C 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 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25

    13、. 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静息电位产生后膜外钾离子浓度大于膜内钾离子浓度B 神经递 质可以作用于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等细胞C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发生于突触位置D 脊髓中有膝跳反射的中枢,该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26如图表示下丘脑与某些内分泌腺之间的关系,a、b、c 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结构甲为垂体 B 激素 a 为促甲状腺激素C 甲状腺细胞是激素 b 的靶细胞D 当体液中激素 c 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激素 a 的产生27细胞具有相对独立的内部环境,但其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也离不开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纤维产生兴奋后

    14、,钠离子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内流B 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分子,主要以胞吞的方式进入肝细胞内C 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胞膜上所含有的载体种类和数量与细胞含有的基因数目有关- 5 -D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以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28科研人员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甲、乙、丙 3 组,向甲、乙 2 组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丙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甲、乙 2 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丙组未出现这些症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直接给甲组小鼠注射葡萄糖有利于缓解症状 B 给乙组小鼠注射胰高血糖素有利于缓解症状C 给丙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后能大幅度增加尿量 D 通过该实验能探究胰岛素的生理作

    15、用29下列属于人体血糖平衡 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血糖平衡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B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C 饭后三小时,血液流经胰腺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明显升高D 糖尿病人必须及时口服胰岛素,使血糖含量保持在正常水平30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 感受器下丘脑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 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D 图中文字所示的 6 种结构中,能合成激素的有其中的两种31下列有关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时表

    16、现为拮抗作用B 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动物生长发育时表现为协同作用C 激素的协同作用相当于激素的正反馈调节D 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时表现为协同作用32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切除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B 矿难发生后,被困矿工体内对血糖含量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胰岛素C 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D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黏膜产生的33关于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 Na+就会释放出来B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 有些激素也能起到神经递质的作

    17、用D 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在相邻的细胞间起作用34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的一种九肽激素,是男性和女性共有的激素,该激素可以使人克服社交中的羞涩感。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断不合理的是A 人体内下丘脑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总枢纽B 孤独症患者可以口服催产素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C 有些神经细胞的胞体位于下丘脑,而突触小体位于垂体D 催产素对靶器官和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后会被灭活35.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6 -A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 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C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合成和分泌激素36下

    18、列与人体激素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能口服治疗人类疾病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生长激素B 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 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D 胰岛 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机体中唯一具有降低血糖功能的激素37. 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 a、d 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 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结构涉及到 3 个神经元,含有 2 个突触B.如果 B 受刺激,C 会兴奋;如果 A、B 同时受刺激,C 不会兴奋,由此判断 A、B 释放递质的性质依次是抑制型和兴奋型C.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突触小泡D.

    19、已知 ab=bd,则刺激 b 点,电流计指针偏转 1,刺激 c点则偏转 2 次38下图是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示意图,其叙述正确的是A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过程均可发生B 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C 胰岛 A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D 胰岛素促进等过程39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AB 段=BC 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刺激 B 处,可在 A、C 处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 刺激 C 处,肌肉和 E 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 处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 的内容物释放到中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40. 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生的信息通过介质

    20、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细胞间的通讯对于多细胞生物体调节生命活动是必需的。下图是两种细胞通讯的实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激素的受体只有肝细胞,它接受刺激后发生的生理反应是合成肝糖元B 图中的靶细胞如果是 A 图中的胰岛 B 细胞,则它受到的刺激是由垂体传递过来的C 调节血糖的激素除 A 图中的激素外,还有其它激素,与该激素均为拮抗作用D 若 B 图中所示靶 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则该神经元为传入神经元第卷、非选择题(每空 1 分, 共 20 分)41. 图 1 为反射弧示意图,A 为连接在反射弧中的微电流计,可通过指针偏转情况判断神经纤维上是否有兴奋传导,图 2 为的放大图像

    2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 2 中 a 的名称是_。图 1 中- 7 -处神经元的膜是图 2 中_(填“”或“” )侧的膜。(2)c 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 。(3)若在图 1 中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电流计 A 的指针偏转_次;若刺激处,电流计 A 的指针偏转_次,此结果可以证明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导的.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42. 下图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某一过程图。(1) “刺激 X”最可能是_。(2)图中刺激 X下丘脑胰岛 A 细胞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指_ _。(3)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使细胞中发生的“代谢改变”具体是指 _,从而升高血糖。(4)某同学以血糖为例构建一个

    22、概念模型如图所示,请写出缺失的_和_。43.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1)某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示意图 1 所示的实验,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 。(2)另一同学做了示意图 2 所示的实验设计,将经过图 2 甲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尖端且长度相同的 a、b、c、d 的胚芽鞘切面上(见图 2 乙) ,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若乙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用 a、b、c 和 d 作答) ,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 8 -转移了;乙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用 a、b、c 和 d 作答) ,说明单侧光使 生长素分解了。(3)实验假设:如果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小麦胚芽鞘 的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则小麦胚芽鞘向光弯曲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见示意图 3。实验结论:实验假设成立。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 3 中的实验结果预测是错误的,你认为正确的现象应该是 ,理由是 。(4)如图三,C 点表示_,曲线上 H 点表示_。若某植物水平放置,茎的远地 侧生长素浓度为 m,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_。


    注意事项

    本文(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