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四川省宜宾市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 2 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训练 1第一部分 双向细目表内容 能力要求题型题号 章节 考点分值 获取解读 调动运用 描述阐释 论证探究 难易度1 1-1 分封制 4 中2 1-1 宗法制 4 易3 1-1 宗法制 4 易4 1-1 宗法制 4 中5 1-1 宗法制 4 中6 1-1 分封制 4 易7 1-1 分封制 4 易8 1-1 分封制 4 中9 1-1 分封制.宗法制 4 中10 1-2 长城 4 易11 1-2 秦的统一 4 中12 1-2 秦统一的措施 4 中13 1-2 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4 中14 1-2 封国制
2、(郡国并行) 4 易15 1-2 君主专制的特点 4 易16 1-2 三公九卿制 4 中17 1-2 分封郡县制的比较 4 中18 1-2 君主专制的特点 4 中19 1-2 君主专制的特点 4 易选择题20 1-2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4 易211)2)1-11-2分封制.郡县制 中非选择题221)2)3)1-2 秦灭亡的原因秦统一的措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中2第 2 部分 试题宜宾市一中 2018 级 2018-2019 学年上期强化测试(1)1.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80 分)( )1.“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
3、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2.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理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同一个人。这位大臣之所以力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维护等级制度( )3.安徽项氏祠规称:“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
4、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上述祠规主要说明A祠堂文化大为盛行 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C宗法制影响深远 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 )4.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A社会宗法观念 B血缘亲族团结 C家族观念流行 D散漫自私意识( )5.据史料记载,周族的开基之祖古公亶父觉得自己的少子季历最为贤明,更为可贵的是,季历的嫡长子昌(周文王)有圣瑞之兆。太伯(古公亶父的嫡长子)和虞仲知道古公想立季历,以便将来能传位于昌,便逃亡到了荆蛮。这一记载从侧面上说明了A西周王位世袭制度异常混乱
5、B西周沿用禅让制推选首领C西周逐步建立起嫡长子继承制 D西周初期王位争夺激烈( )6.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为改变这种状况,周初统治者实行了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县制( )7.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这表明大一统源于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 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 )8.有学者认为西周封邦建国是为了“控股政权“,其扩充“
6、股份“的主要方式是A采取内外服制 B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度 C大封同姓诸侯 D对殷商方国形成包围 ( )9.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3A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政治目的 B实行分封既可固本,也可能弱本C开创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 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但未高度集中( )10史记楚世家引齐书:“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据材料判断,此长城 A目的是“互防” B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C.属秦万里长城的一段 D成为中国农牧业区的分界线( )11“元元黎民,得
7、免于战国”(汉书),材料表现班固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是A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 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D使人民有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122013 年 12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任组长。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统一度量衡标准 D首创郡县制度( )13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
8、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14某同学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这幅行政区划体系图最早出现于哪位君主在位时期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 )15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当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16翻阅古文献中有关以下两幅图片上官职的记载,你从中能够看到的句子应是 A图一:“御史
9、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武事” B图一:“丞相,秦官,金印紫绶,为百官之长”C图二:“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D图二:“太尉,秦官,银印青绶,掌监察”( )17.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是最高统治者任免 4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18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中 B独主是指
10、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19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秦始皇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D打破了血缘分封的传统( )20古代谥法即根据君主的生平特点用一字加以褒贬,如夸志多穷曰武、执事坚固曰恭等。秦始皇认为:“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这反映出秦始皇的理念是A天下一统 B中央集权 C移风易俗 D皇权至上二非
11、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 下面是秦统一之初,朝廷关于采用何种体制统治辽阔边疆的争论。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为填(同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 2: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
12、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请回答:(1)材料 1 表明秦统一之初在采用何种体制治国的问题上有哪两种意见?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5(2)依据材料 2,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
13、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为野兽”,把秦无情的扩张比做“蚕食”。到公元前 221 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在中央建立起一套严密的权力体系。(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秦朝并没有如“新皇帝”预想的那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主要原因是什么?(2)请
14、根据以上材料列举“新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3)材料中“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实际上废除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汉朝出现了反复,导致了什么问题?6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21 答案:(1)丞相绾等主张实行分封制,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2)区别:分封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实行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选贤任能”)。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22 答案:(1)暴政是其灭亡的主要原因。(2)实行郡县制;建立皇帝制度;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军国大权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3)分封制。王国问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B A C B B C A A D D A C D C B B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