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四川省宜宾市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 13 周试炼题第一部分:双向细目表题序 考点及具体知识点 分值设计难度系数能力阶层一级 二级 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第卷选择题1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8 0.8 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8 0.8 3 颜色反应 8 0.8 第卷非选择题4 综合题 20 0.7 第二部分:试题一、选择题1(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2【解析】 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腐蚀性,故 D 项正确。【答案】 D2下列关于 Na2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浅黄色固体B可用作供氧剂C与 H2O 反应时,H 2O 作还
2、原剂D与 H2O 反应时,放出热量【解析】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 项错误。【答案】 C3关于钠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 能与 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红色的铜BNa 2O 是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Na 2O 和 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物完全相同DNa 2O2是白色固体,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解析】 ANa 与 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 2O=2NaOHH 2,CuSO 42NaOH= =Cu(OH)2 Na2SO4,没有铜单质的生成,错误;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a 2O2HCl= =N
3、aClH 2O,正确;C.Na2OH 2O=2NaOH,2Na2O2 2H2O=4NaOHO 2生成物不同,错误;D.2Na2O22H 2O=4NaOHO 2 ,Na 2O2CO 2=Na2CO3O 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但是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错误。【答案】 B4下列实验操作最终可得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过量 CO2通入饱和 Na2CO3溶液中B少量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少量的钠投入到饱和的 NaHCO3溶液中D少量的钠投入到饱和 Na2CO3溶液中【解析】 A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碳酸钠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会有沉淀析出,不选 A;B.少量二
4、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选 B;C.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由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所以没有沉淀析出,选 C;D.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3氢气,消耗了水,使得原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过多而析出,不选 D。【答案】 C5)一定条件下,使 CO 和 O2的混合气体 26 g 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 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加 14 g,则原混合气体中 CO 和 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49 B11C76 D43【解析】 由反应 2Na2O22CO 2=2Na2CO3O 2,可知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 Na2O2固
5、体反应生成固体为 Na2CO3,1 mol Na2O2生成 1 mol Na2CO3,质量增加 28 g,恰好为 CO 的质量,固体增重 14 g,说明混合气体中 CO 为 14 g,则 O2为 26 g14 g12 g,所以原混合气体中 CO 和 O2的质量比为 14 g12 g76。【答案】 C【点评】 本题考查了混合物的相关计算,需要一定的观察能力,难度中等。解题时可以从物质的化学式组成上入手分析,可以大大简化理解和计算过程。6用 1 L 1 molL1 NaOH 溶液吸收 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 Na2CO3和 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A13 B12C23 D3
6、2【解析】 假设生成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 mol、 y mol。根据钠离子守恒,2 x y1,根据碳原子守恒: x y0.8,解得 x0.2, y0.6,所以比例为13,选 A。【答案】 A7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 Na2CO3和 NaHCO3混合物中 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 a 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 b 克B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 b 克固体C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固体 NaOH 吸收,增重 b 克D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 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 b 克固体【解析】 在
7、Na2CO3和 NaHCO3中,加热能分解的只有 NaHCO3,A 项能测定;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 b 克固体产物是 NaCl,Na 2CO3和NaHCO3转化为 NaCl 时的固体质量变化不同,B 项能测定;NaOH 可以同时吸收 CO2和水蒸气,C 项不能测定,同理,Na 2CO3和 NaHCO3转化为 BaCO3时的固体质量变化也不同,D 项能测定;选 C。【答案】 C8把 7.4 g Na2CO310 H2O 和 NaH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 100 ml 溶液,其中 c(Na )0.6 molL 1 。若把等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
8、残留固体的质量是( )4A3.18 g B2.12 gC4.22 g D5.28 g【解析】 把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的话最后的物质是 Na2CO3,根据 Na 守恒, n(Na )0.6 molL 0.1 L0.06 mol,则残留的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 0.03 mol,质量为3.18 g。【答案】 A9.向 NaOH 和 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 0.1 mol/L 稀盐酸,CO 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 0a 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Bab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H =H2OCO 223Ca0.3D原混合溶液中 NaOH
9、 与 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解析】 A在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先发生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中和反应,再发生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生成碳酸氢根离子的反应,所以在 0a 范围内,不只发生中和反应,错误;B.a 点溶液为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所以 ab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 H =H2OCO 2 ,错误;C.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可知原溶液中有 30.01 mol 的碳酸钠, 0.01 mol 的碳酸钠与 0.01 mol 的氢离子反应生成 0.01 mol 的碳酸氢根离子,0.01 mol 的碳酸氢根离子需要 0.01 mol 的氢离子反应生成 0.01 mol 的
10、二氧化碳,所以生成二氧化碳所消耗盐酸是 0.01 mol/0.1 mol/L0.1 L,即 0.4a0.1,所以a0.3,正确;D.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 0.01 mol,生成碳酸氢根离子消耗盐酸的体积是0.1 L,则氢氧化钠消耗盐酸的体积是 0.30.10.2 L,所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 0.2 L0.1 mol/L0.02 mol,原混合溶液中 NaOH 与 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错误,答案选 C。【答案】 C10某学生用 NaHCO3和 KHC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盐酸的体积 50 mL 50 mL
11、 50 mLm(混合物)/g 9.2 15.7 27.6V(CO2)/L(STP) 2.24 3.36 3.36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0 molL15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C加入混合物 9.2 g 时盐酸过量D15.7 g 混合物未与盐酸完全反应【解析】 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三次实验中盐酸一定是不足的,CO 2的物质的量是0.15 mol,则根据方程式 HCO H =H2OCO 2可知盐酸的浓度是 0.15 mol0.05 3L3.0 mol/L, A 正确;B.第一次实验中盐酸是过量的,则根据固体质量和 CO2的物质的量可以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B
12、 错误;C.在 9.2 g 固体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质量,生成的CO2体积继续增加,这说明加入混合物 9.2 g 时盐酸过量,C 正确;D.如果 15.7 g 固体完全反应,则产生 CO2的体积是 2.24L3.82L,而实际产生的是 3.36 L,因此盐酸不15.79.2足,D 正确,答案选 B。【答案】 B二、非选择题11常见化合物 A、B,其焰色反应均呈黄色,C 是一种单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他物质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A 在通常情况下为淡黄色粉末,常做潜水艇中的供氧剂,写出 A 的化学式_。(2)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3)若溶液 E 中仅含一种溶质,写出的离子方程式_。(4)若
13、 A、B 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只得到一种固体化合物。则 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解析】 本题重在找到突破口,常见化合物 A、B,其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故其为 Na的化合物,A 在通常情况下为淡黄色粉末,常做潜水艇中的供氧剂,根据此信息,推测 A为 Na2O2;由于 C 为气体单质,且是 A、B 的混合物加热反应而来,推测 C 可能为 O2,能与Na2O2反应生成 O2的常见物质是水和二氧化碳,由于 NaHCO3分解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且B 为 Na 的化合物,所以 B 是 NaHCO3很合理,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那么 D 为CO2;溶液 E 为 Na2O2与水反
14、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 Na2CO36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HCO3 Na2CO3CO 2H 2O;的离子方程式为= = = = = 碳酸钠溶液与 CO2的反应 CO CO 2H 2O=2HCO ;Na 2O2、NaHCO 3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23 3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可能为碳酸钠或者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更过量时还有余过氧化钠)的混合物;只得到一种固体化合物,则该固体应该为碳酸钠,2NaHCO3 Na2CO3CO 2H 2O、2Na 2O22CO 2=2Na2CO3O 2,依据方程式,= = = = = 也就是 2 mol 的 NaHCO3产生 1 mol
15、 的 CO2,刚好能把 1 mol 的 Na2O2转化为 Na2CO3,所以Na2O2、NaH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时刚好生成 Na2CO3,即使 NaHCO3过量,即Na2O2、NaH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 12 也只有碳酸钠剩余,故 A、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答案】 (1)Na 2O2(2)2NaHCO3 Na2CO3CO 2H 2O= = = = = (3)CO CO 2H 2O=2HCO23 3(4)12【点评】 本题属于无机框图推断题,考查的比较基础,突破口是过氧化钠的性质。Na2O2、NaHCO 3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的剩余物质的成分也值得同学们再
16、做深入细致的分析。12 将 Na2O2和 NaHCO3的混合物粉末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 100 mL 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为中性,放出气体(已干燥)2.24 L(标准状况) ,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另一份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变为 2.016 L(标准状况),问:(1)2.24 L 气体的成分为:_;(2)试通过讨论并计算每份混合粉末中 Na2O2和 NaHCO3的物质的量:第一种情况: n(Na2O2)_mol 和 n(NaHCO3)_mol;第二种情况: n(Na2O2)_mol 和 n(NaHCO3)_mol。【解析】 (1)Na 2O2和 NaHCO3的混合物粉末分为两等份,
17、其中一份加入 100 mL 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为中性,则反应后溶质为氯化钠,根据反应2Na2O24HCl= =4NaCl2H 2OO 2,NaHCO 3HCl= =NaClH 2OCO 2,可知,2.24 L 混合气体为 O2和 CO2,故答案为:O 2和 CO2;(2)2.24 L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2.016 L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09 mol,2.24 L22.4 L/mol 2.016 mol22.4 L/mol2Na2O22CO 2=2Na2CO3O 2 n2 2 1m n 0.1 mol0.9 mol0.01 mol则:nm0.02 mol。第一种情况
18、:若 CO2完全反应,则第一份生成 CO2的物质的量为70.02 mol,O 2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0.02 mol0.08 mol,则由2Na2O24HCl= =4NaCl2H 2OO 2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0.08 mol20.16 mol;NaHCO 3HCl= =NaClH 2OCO 2生成二氧化碳为 0.02 mol,则碳酸氢钠为 0.02 mol,所以 Na2O2为 0.16 mol,NaHCO 3为 0.02 mol;第二种情况,若 CO2未完全反应,则Na2O2的物质的量为 0.02 mol,2Na2O24HCl= =4NaCl2H 2OO 2002 mol 0.01
19、 mol则第一份生成 O2的为 0.01 mol,所以 CO2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0.01 mol0.09 mol,由 NaHCO3HCl= =NaClH 2OCO 2,故碳酸氢钠为 0.09 mol 所以 Na2O2为 0.02 mol,NaHCO 3为 0.09 mol。【答案】 (1)O 2和 CO2;(2)第一种情况 n(Na2O2)0.16 mol 和 n(NaHCO3)0.02 mol;第二种情况: n(Na2O2)0.02 mol 和 n(NaHCO3)0.09 mol。13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在潜水艇中用作制氧剂,供人类呼吸之用,它与
20、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 2=2Na2CO3O 2。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足量的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1.95 g 过氧化钠样品为原料,制取 O2,设计出如下实验装置:(1)A 中制取 CO2的装置,应从下列图和中选哪个图:_B 装置的作用是_,C 装置内出现的现象是_。为了检验 E 中收集到的气体,在取出集气瓶后,用_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会出现_。(2)若 E 中的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请说明原因:_。(3)反应完毕时,若测得 E 中的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 250 毫升,又知氧气的密度为81.43 克/升,当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比理论计算
21、值_(偏大或偏小),相差约_毫升(取整数值,所用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这可能是由于_。(4)你认为上述 AE 的实验装置中,E 部分是否安全、合理?E 是否需要改进,若需要改进,应改为下图中的_(填甲、乙、丙、丁)。【解析】 (1)该反应的药品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加热,所以所需装置为固液混合不加热型,所以排除,故选;大理石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水蒸气,氯化氢和碳酸氢钠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不反应,水蒸气能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蓝色,所以 C 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白色固体变蓝色;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氧气能使带火
22、星的木条复燃。(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 E 中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说明未反应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所致。(3)1.95 g 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0.025 mol,1.95 g78 g/mol由关系式 2 Na2O2O2得,氧气的体积为 22.4 L/mol 0.28 L250 mL,所以0.025 mol2实际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比理论计算值小,280 mL250 mL30 mL,原因是 Na2O2可能含有其它杂质;D 装置可能有氧气未被排出。(4)E 装置容易产生倒吸现象,所以不安全、不合理,所以需要改进;饱和石灰水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饱和石灰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收
23、集较纯净的氧气,乙试管中进气管较长,二氧化碳能充分和饱和石灰水反应,丙试管中进气管较短,导致二氧化碳和饱和石灰水反应不充分,且随着气体的进入,导管中的液体被排到水糟中,故选乙。【答案】 (1)图;吸收 A 装置中产生的 HCl;变蓝;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D 中有部分 CO2未参加反应流入 E 中;生成沉淀;(3)偏小;30;Na 2O2可能含有其它杂质;D 装置可能有氧气未被排出。(4)不安全,不合理 乙14有一种白色粉末是无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称取 0.442 g 灼烧至恒重,把放出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 0.200 g 沉淀,灼烧后的残渣能与 30 mL 盐酸恰好完
24、全反应。试求:(1)原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2)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解析】 (1)0.200 g 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 0.200 g/100 gmol1 0.002 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 n(CO2) n(CaCO3)0.002 mol。加热无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发生反应:2NaHCO 3 Na2CO3CO 2H 2O,由方程式可知, n(NaHCO3)= = = = = 92 n(CO2)0.002 mol20.004 mol,故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0.004 mol84 gmol1 0.336 g,故碳酸钠的质量为 0.442 g0.336 g0.106 g。(2)原
25、混合物中n(NaHCO3)0.004 mol, n(Na2CO3)0.106 g/106 gmol1 0.001 mol,灼烧后的残渣为碳酸钠,能与 30 mL 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NaCl,根据钠离子守恒 n(NaCl)2n(Na 2CO3) n(NaHCO3),根据氯离子守恒有 n(HCl) n(NaCl),故 n(HCl) n(NaCl)2 n(Na2CO3) n(NaHCO3)0.001 mol20.004 mol0.006 mol,故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06 mol/0.03 L0.2 mol/L。【答案】 (1)NaHCO 3 0.336 g Na 2CO3 0.106 g (2)0.2 mol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