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课题名称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科 目 物理 年 级 适用班级 高一必修 二 第 一 单元(章) 2 课(节) 教学时间 80分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合运动、分运动的概念、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2运用正确的方法判断合运动的性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动画分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数学方法探究物理矢量运算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明 确 一 个 复 杂 的 运 动 可 以 等 效 为 两 个 简 单 的 运 动 的 合 成 或 等 效 分 解 为 两 个 简 单的 运 动 ;2理解运动合成、分解的意义和方法;3分运动和合运动的等
2、时性和独立性;难点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2.小船渡河问题。三、教学过程预设环节名称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 学生活动方式教学设计意图 教师反思环节一新课引入认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组织教学】请同学观察书本中小船渡河图片,思考:在流动的河水中如果正对河岸行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吗?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并不是单一的一种运动,下面进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板书】1.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提问】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那个较为简单?哪个更熟悉?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引起探索的兴趣。分析生活中渡船路线根据教师引导,理解为什么要将物体的运动进行分解和合成。作好进入本课知识学习的准备。从熟悉的生活实例入手,得出物体
3、的运动不是单一的一种运动,理解将运2动分解合成的必要性。环节二位移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播放动画】蜡块在玻璃管中的运动1.管不动,红蜡块在注满水的长直玻璃管中匀速上浮2.红蜡块随管子匀速向右运动3.上述两步同时进行 【思考】蜡块三个运动哪一个的效果和另外两个依次进行的效果相同?【讲解】一、位移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1.合运动、分运动、分位移、合位移、分速度、合速度2.合运动、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活动探究】在一张白纸上,让铅笔尖靠着直尺沿横向移动,同时让直尺沿纵向移动,试分析:笔尖沿横向的位移、沿纵向的位移与笔的实际位移的关系。思考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位移、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遵循什么定则
4、?【总结】位移、速度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就是对速度、位移、加速度进行合成和分解,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观看视频,积极思考,交流讨论意见讨论分析分运动合运动的性质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分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质通过三种运动的对比,认识到运动可以由多个运动合成通过实际探究,然学生感知运动的合成,并通过分析运动和力,得到运动的分解和合成遵循定则环节三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播放动画】1.小船渡河中分运动合运动2.雨滴下落例:降落伞下落一定时间后的运动是观看动画,理解实际生活中的运动的合成、分解。运用现代3匀速的。没有风的时候,跳伞员着地的速度是 4m/s。现
5、在有风,风使他以3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东移动,问跳伞员将以多大的速度着地?这个速度的方向怎样?【思考】合运动的轨迹应该怎样判断?演示不同的运动合成后运动的轨迹。【总结】(1)两个互成角度分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合运动也是匀速直线运动。(2)两个互成角度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3)两个互成角度分运动,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也可能是直线运动。例:水的流速为 5m/s,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 10m/s,河宽 50m,求:(1)怎样渡河渡河时间最短;(2)怎样渡河,渡河位移最短;(3)若水速为 10m/s,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 5m/s,怎
6、样渡河,渡河位移最短;总结:1. 船垂直渡河的条件:合运动的速度方向与水流速度垂直;2. 船渡河时间最短条件: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时间为 船vdt思考、求解从动力学角度思考、讨论观看动画,归纳总结两个运动合成的合运动的轨迹学生根据运动特征,讨论分析渡河中的最短问题。归纳总结技术演示实际小船渡河情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从实际情况入手,分析渡河问题,体现物理知识来源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内在学习动机。环节四 练习例:课本例题(小船渡河)练习 1.如图所示,用拖车通过绳子把小船拉向湖的岸边,若拖车的速度 v恒定不变,试分析在靠岸边过程中,船的速度怎样变化?练习 2.如图所示,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将一重物提起,在此过程中,重物 A的运动情况是( )练习、思考将本节课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或解答实际问题,学以致用,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回vOA4A加速上升 B加速上升C 减速上升D 匀速上升练习、思考归生活的理念对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加强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