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 年秋四川省宜宾县一中中学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满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 126 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1下列关于病毒,说法正确的是A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B HIV 病毒可寄生于人体所有活细胞中C 每种病毒都具有两种核酸,DNA 和 RNAD 人工合成病毒,不等于人工制造了生命2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肌动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原因最正确的是A 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数目不同B 两种蛋白
2、质所含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C 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 两种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差别3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关于核酸说法正确的是A 核酸包括两大类,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B 一条核苷酸长链中,一个五碳糖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C 在大多数生物中,DNA 由两条链构成,RNA 由一条链构成D DNA 与 RNA 含有的五碳糖不同,其他成分相同4生物体内的含水量可以变化,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如 图所示曲线不正确的是- 2 -A A B B C C D D5 “分子伴侣”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结
3、合,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蛋白质)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A 核糖体 B 内质网 C 溶酶体 D 高尔基体6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B 在图中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C 神经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 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7下列能源组合中,均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天然气;煤;核能;石油;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A B C D 8改变下列哪个条件,一定会引起平衡的移动A.温度 B浓度 C压强 D催化剂9下列化学反应原理在
4、冶金工业中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是:A MgCl 2 (熔融) Mg+Cl2 B Al 2O33C 2Al3COC Cu 2S(辉铜矿)O 2 2Cu+SO2 D 2HgO 2HgO 2- 3 -10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可逆反应 N2+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正 (N2)= 逆 (NH3) B 正 (N2)=3 逆 (H2) C 3 正 (N2)= 正 (H2) D 2 正 (H2)=3 逆 (NH3)11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M(g)N(g) 2E(g)。若开始时只充入 2 mol 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 20%;若开始时只充入 2 mol M 和
5、1 mol N 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的 M 的转化率为A 60% B 80% C 20% D 40%1225时,水的电离可达到平衡:H 2O H +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 c(OH )降低B将水加热, Kw增大,pH 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 c(H )增大, Kw不变D向水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逆向移动, c(H )降低13已知反应:2SO 2(g)O 2(g) 2SO3(g) HT1:ZXXKD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像可以用图乙表示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8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其中 14-18 题只有一个
6、选项正确,19-21 为多选题,少选得 3 分,多选错选与不选得 0 分,全对得 6 分)14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 F,如果使它们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 2 倍,将其中之一的电量也增大到原来的 2 倍,则它们间的作用力 将变为A 4F B 2F C F D F/215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水平匀强电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初速度 V0的带电微粒,沿图中虚- 4 -线由 A 运动至 B,其能量变化情况是(重力不能忽略): A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B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增加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D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16在研究影
7、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一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连接如图所示现保持 B 板不动,适当移动 A 板,发现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则 A 板可能是 A 右移 B 左移 C 上移 D 下移17如图所示的交变电压加在平行板电容器 A、B 两极板上,开始 B 板电势比 A 板电势高,这时有一个原 来静止的电子正处在两板的中间,它在电场力作用下开始运动设 A、B 两极板间的距离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一直向着 A 板运动 B 电子一直向着 B 板运动C 电子先向 A 板运动,然后返回向 B 板运动,之后在 A、B 两板间做周期性往复运动D 电子先向 B 板运动,然后返回向 A 板运动
8、,之后在 A、B 两板间做周期性往复运动18如图所示,一电容为 C 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 A、B 间距离为 d,板间电压为 U,B 板电势高于 A 板,两板间有 M、N、P 三点,MN 连线平行于极板,N、P 连线垂直于极板,M、P两点间距离为 L,PM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容器带电量为 B 两极板间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CUsinL- 5 -C M、P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dULsinD 若将带电量为q 的电荷从 M 移到 P,该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 dqULsin19如图所示, AB、 CD 为一圆的两条直径且相互垂直, O 点为圆心空间存在一未知静电场,方向与圆周所在平面平行现让一电
9、子先从 A 点运动至 C 点,电势能减少了 Ep;又从 C 点运动到 B 点,电势能增加了 Ep.那么此空间存在的静电场可能是A 匀强电场,方向垂直于 AB 由 O 点指向 C 点B 匀强电场,方向垂直于 AB 由 C 点指向 O 点C 位于 O 点的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D 位于 D 点的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20如图所示,甲木块的质量为 m1,以 v 的速度沿光滑水平地面向前运动,正前方有一静止的、质量为 m2的乙木块,乙上连有一轻质弹簧甲木块与弹簧接触后 A 甲木块的动量守恒B 乙木块的动量守恒C 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系统的动能守恒D 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21如图所示为一空腔导体周围的
10、电场线分布图,电场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M、 N、 P、 Q 是以 O 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点,其中 M、 N 在一条直电场线上, P、 Q 在一条曲电场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M 点的电场强度比 N 点的电场强度小- 6 -B P 点的电势比 Q 点的电势低C 负电荷在 P 点的电势能小于其在 Q 点的电势能D M、 O 间的电势差等于 O、 N 间的电势差第 II 卷 非选择题(174 分)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14 个小题,全为必做题,本次考试没有选考题;期中 22-26 为物理题,27-30 题为化学题,31-35 题为生物题)22. (5 分)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阻值约 500
11、 的电阻 Rx阻值。实验器材:电源 E(电动势 10 V,内阻为零);定值电阻 R0=450 ;电阻箱 R(09999.9 );开关 S,导线若干。供选择的电流表:A 1(量程 1000 mA,内阻约为 50 ),A 2(量程 100 mA,内阻约为 50 ),A 3(量程 10 mA,内阻约为 50 )。回答实验过程的问题:(1)电流表应选用_(选填“A 1”、“A 2”或“A 3”);(2)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闭合开关 S 前,应将电阻箱 R 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_(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3)调节电阻箱 R 接入电路的阻值,读取多组 R 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 I。将
12、读取的多组数据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中,并计算每组数据中的 值,表格略。1I(4)建立以 R/ 为横轴, /A-1为纵轴的坐标系,并正确描点,得到 R 图线。测得1I 1I图线延长线在纵轴上的截距数值大小为_A -1;若计算得到图线的斜率大小为 0.20 (A) -1,则 Rx_。已知所选电流表的内阻 RA40 。23 (10 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EAR0Rx RS- 7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 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
13、高度 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2)图甲中 O 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 m1多次从斜轨上 S 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 P.测量平抛射程,把被碰小球 m2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 m1从斜轨上 S 位置静释放,与小球 m2相撞,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填选项的符号)A 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 m1、m 2 B测量小球 m1开始释放高度 h;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H D分别找到 m1、m 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 M、N;E.测量平抛射程 OM、ON.(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用中测量的量表示)
14、;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用中测量的量表示).(4)经测定, m1=45.0g,m 2=75.0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 O 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碰撞前m1的动量分别为 P1与 P1,则 P1:P1=_;若碰撞结束时 m2的动量为 P2,则P1:P 2=11:_,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 为_.21p24.(12 分)如图所示,升降机在电动机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升降机先做匀加速运动,5s 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额定功率运动。其运动情况如 v-t 图象所示,已知电动机的牵引力的额定功率为 P=36kW,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
15、求:(1)升降机的总质量大小; (2)升降机在 07s 内上升的高度25.(16 分)如图甲所示,ac、bd 是两条间距为 L=2m 的粗糙平行金属轨道,轨道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30,轨道足够长且电阻不计。a、b 之间接一定值电阻 R=3,与 ab 相距 x=1m 处有一- 8 -质量为 m=0.6kg 的金属杆 ef 垂直轨道放置。且恰能处于静止状态,金属杆 ef 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 r=1,总是与轨道良好接触,若某时刻在导轨所在空间加一个磁扬,方向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1)加磁场后,金属杆 ef 两端的电压
16、;(2)加磁场开始为记时起点,经过多长时间金属杆 ef 可开始运动。26.(19 分)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37的固定直轨道的底端,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O 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距 O 点为 l0的 C 处有质量为 m(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 A,以初速度 v0沿斜面向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0.4g,小物块 A 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O1,随后沿斜面被弹回,小物块 A 离开弹簧后,恰好回到 C 点,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sin37=0.6,cos37=0.8。求:(1)物块 A 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物块 A 运动到 O1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3)若将小物块
17、 A 与弹簧上端栓接,另一个质量为 2m 的物块 B(可视为质点)与 A 叠放在一起(不粘连) ,A、B 与直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外力推动 B 使弹簧压缩到 O1点位置静止(图乙) ,然后撤去外力.A、B 一起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离,求小物块 B 向上滑行距O1点的最大距离。27 (14 分) (一)已知 2A2(g)B 2(g) 2C3(g) ;H a kJ/mol(a0) ,在一个- 9 -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 2 mol A2和 1 mol B2,在 500 时充分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热量 b kJ。(1)比较 a_b(填“、” )(2)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
18、应方向移动的是_。A及时分离出 C3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 B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3)下图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 v 和时间 t 的关系图。根据下图判断,在 t1和 t4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分别是_和 _ 。(二)在一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0.2mol 的 N2和 0.6mol 的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 2(g)+3H2(g) 2NH3(g);H0。反应中 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图,该反应达到平衡时 H2的转化率等于_。(2)第 5 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达新平衡后 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
19、能为_。 (填序号) 。a 0.20molL-1 b 0.12 molL-1 c 0.10 molL-1 d 0.08 molL-1(3)若在第 5 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在第 8 分钟达到新的平衡(此时 NH3的浓度约为 0.25 molL-1 ) ,请在上图中画出第 5 分钟到 9 分钟 NH3浓度的变化曲线。_- 10 -28 (14 分)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 能分别与 A,B,C 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 X、Y、Z。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nsnnp2n。E 的原子序数为 29。(1)A,B,C 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用元素符号表示
20、)。(2)X 是含有_键(填“非极性”或“极性” ,下同)的_分子。(3)A 的一种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6,其分子中的 键与 键的键数之比为_。(4)Y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其中心原子采取_杂化。(5)一种由 B,C 组成的化合物与 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_。(6)Y 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请简述其易液化的原因_。(7)写出 E2 的电子排布式_,并写出 E2 在 Z 中通入足量 Y 得到深蓝色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29 (15 分)2SO 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1mol SO2(g)氧化为 1mol SO3的 H= -99kJm
21、ol -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C 分别表示_、_,E 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_。该反应通常用 V2O5作催化剂,加 V2O5会使图中 B 点升高还是降低?_,理由是_;(2)图中H=_kJmol -1;(3)如果反应速率 (SO 2)为 0.05 molL-1min-1则 (O 2)=_(SO 3)=_;(4)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 296 kJmol-1,计算由 S(s)生成 3 molSO3(g)的H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0 (15 分)恒温下,将 a mol N2与 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 2(g)+3H2(g)
22、2NH3(g)。(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 t 时,n(N 2)=13mol,n(NH 3)=6mol,a= _。(2)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716.8L(标准状况下),其中 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 25%。平衡时 NH3的物质的量为_。 - 11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 _。 (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4)原混合气体中 ab= _。(5)达到平衡时,N 2和 H2的转化率之比为 _31 (11 分)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生物。图中的 A、B、C、D 是 4 种不同类型的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D 图所示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填代号),
23、这是因为在其细胞内含有_和_。(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A 细胞中位于拟核区域的是_。(3)由结构判断,C 生物是_,判断依据是_。(4)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正确的步骤是_。转动粗准焦螺旋 转动细准焦螺旋 调节光圈 转动转换器 移动载玻片A B C D(5)如果以 A 细胞为实验材料观察“DNA 与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实验中分别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进行染色B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染成绿色的 DNA 分子和染成红色的 RNA 分子C实验中盐酸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染色质中的 DNA 和蛋白质分离D实验结果表明 RNA 分布
24、于细胞质中- 12 -32 (9 分)图表示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的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据图回答:(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_,还分泌b_激素来调节甲状腺的活动。(2)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c _激素分泌量将增加,导致产热量增加。如果用激素 c 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_(填“升高”或“降低” ) 。(3)感冒发烧时应多喝水,此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刺激位于_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其产生并由垂体释放的_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_(填“增多”或“减少” ) ,尿 液_(填“增多”或“减少” ) ,有利于毒素排出体外。(4)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
25、_。33 (9 分)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的是_; (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细胞 c 是_ 。(2)图甲中 b 的增殖分化除了抗原的刺激外,还需要 a 产生的_的作用。(3)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当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后,产生抗体既多又快,这主要与_有关(用图甲中字母回答) 。- 13 -(4)以下选项中,能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细胞是_,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细胞是_。A吞噬细胞 BT 细胞 CB 细胞 D记忆细胞 E.浆细胞 F.效应 T 细胞(5)若图甲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原与人心脏瓣膜上
26、某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抗体除攻击酿脓链球菌外还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类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病。34 (14 分)为探究抗肿瘤药物 C 的作用机理,科学家将 巨噬细胞铺人多个细胞培养皿,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 C,并进行对照12h 后,向培养皿中加人瘤细胞36h 后,统计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如图:(1)实验结果显示,药物 C 活化的巨噬细胞杀伤瘤细胞的能力显著_对照组,由此推测,药物 C 可通过加强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免疫来发挥抗肿瘤作用;(2)科学家又进行了体内实验:给小鼠腹腔注射瘤细胞,接瘤 2d 后,注射药物 C 或生理盐水,发现实验组小鼠效应 T
27、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该实验中,_作为抗原,刺激小鼠的_增殖、分化产生效应 T 细胞,从而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药物 C 可以通过加强小鼠的_免疫来发挥抗肿瘤作用(3)若想进一步探究药物 C 是否可以不依赖于 T 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则需要用到先天性_(器官)缺陷的突变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突变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_(填“增强” 、 “减弱”或“不变” ) ,细胞免疫功能_35 (11 分)如图是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4 -(1)生物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_。(2)金枪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
28、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金枪鱼体内多余的盐分是经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方式是_。(3)对家兔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 Ca2 的吸收明显减少,但 K 、氨基酸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转运 Ca2 的_的活性。(4)图中代表 O2转运过程的是_(填标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_(填标号) 。2018 年秋四川省宜宾县一中中学高二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生物部分1D 2D 3C 4D 5B 6B- 15 -31 B 藻蓝素 叶绿素 A、B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裸露的 DNA 分子(或 DNA)病毒 无细胞结构 C C32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 甲状
29、腺升高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减少 增多 33体液 免疫 浆细胞 淋巴因子 d ABCDF 自身免疫34高于 非特异性 瘤细胞 T 细胞 细胞 胸腺 减弱 丧失35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协助扩散 载体蛋白 化学部分7D 8A 9B 10D 11A 12C 13D27 C 升高温度降低压强 50% a、c 28CON 极性非极性 3:2 三角锥形 sp3N2O 氨气分子间存 在氢键,沸点高而容易液化 1s22s22p63s23p63d9Cu2+4NH3H2O=Cu(NH3)42+4H2O29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 无 降低催化剂降低反应 活化能-1980.025mol/(Lmin)0.05mo
30、l/(Lmin)H =-1185kJ/mol301 6 8 mo l542312:ZXXK- 16 -物理部分14D 15B 16A 17D 18D 19CD 20BD 21AC22 (1)A 3(1 分) ;(2)最大值(1 分) ;(4)49(1 分) ,490(2 分) 。23CADE 1.01 25.(16 分)解:(1)设感应电动势为 E,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2 分由于 则2 分设流过电阻 R 的电流为 I,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 2 分- 17 -设金属杆 ef 两端的电压为 U ef ,由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Uef =IR 1 分解得: Uef =1.5 V 1 分(2)设
31、金属杆 ef 与导轨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 m,由平衡得f m = mgsin 2 分设金属杆 ef 刚好运动时的磁感应强度为 B,由题意可知Mgsin+ f m =BIL 3 分由数学关系可知B= kt 2 分代入数据 t=6s 1 分- 18 -26.(19 分)解:(1)设物块 A 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素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 sin-mg cos=ma 2 分解得: =0.25 2 分(2)设小物块 A 将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x,小物块从初位置到再次回到起始、位置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知2mg cos( l0 +x)= 0-mv021 2 分解得: 1 分设小物块从最低点运动到弹簧处于原长时,弹簧所做的功为 w,从最低点到 C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2 分弹簧所做的功为 w =-E P- 19 - 1 分解得: 1 分(3)设小物块 A、B 一起到达弹簧原长处的速度为 v 1 由动能定理可知 2 分 1 分设小物块 B 从弹簧原长处继续上滑的距离为 x 1,根据动能定理 2 分设小物块 B 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 ll= x +x1 1 分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