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资源ID:1169682       资源大小:26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 -九台区师范、实验高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考生注意: 1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2.本试题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1.人体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 )A.淋巴 B.淋巴和组织液 C.血浆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血红蛋白、O2 和葡萄糖葡萄糖、CO2 和胰岛素 激素、唾液淀粉酶和氨基酸A B

    2、C D4.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 A 和运动神经元 B,则当 A 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AA 的树突B 的轴突 BB 的轴突A 的轴突CB 的轴突A 的胞体 DA 的轴突B 的树突5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 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病人的正常呼吸。这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体液神经调节6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7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2 -A刺激 a 处,会导致 b 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 处也发生电位

    3、变化B刺激 b 处,不会引起 a 和 c 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 c 处,a 和 b 处都会产生兴奋D刺激 a 处,b、c 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8下列膜电位变化的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9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10.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呆小症 糖尿病 侏儒症 白化病 镰刀型贫血症 夜盲症A. B. C. D.11.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

    4、血浆靶细胞血浆组织液靶细胞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12.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的 pH 不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 CO2 和 H2O,并通过呼吸排出 CO2 ( )B血液中的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导致 pH 基本稳定- 3 -C血浆中的碳酸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使 pH 基本保持稳定D乳酸的酸性较弱,进入血液后对血液 pH 的影响不大13.下列细胞只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是( )A吞噬细胞 B记忆细胞 C效应 T 细胞 D效应 B 细胞14以下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只参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反应B浆细胞分

    5、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T 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不参与体液免疫D二次免疫的特点是更快、更强,原因主要是记忆细胞会快速产生抗体15当环境温度从 25降到 5时,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耗氧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分别为( )A增加 不变 减少 B增加 增加 不变C减少 增加 不变 D增加 减少 不变16能够在机体内识别“非己”成分功能的细胞是( )吞噬细胞 T 细胞 B 细胞 记忆细胞 浆细胞 效应 T 细胞A B C D17乙肝疫苗进入人体后将会( )A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体 B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C侵入宿主细胞并大量增殖 D与乙肝病毒特异性结合18.当我们饮水不足时,尿量明显减少,原因是( )A

    6、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19.手术摘除小白兔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原因是( )A大脑功能异常 B缺乏促性腺激素 C缺乏促甲状腺素 D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神经被切断20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 ,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4 -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21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 )A浓度增高,发育成枝 B浓度增高

    7、,生长受抑制C浓度降低,发育成枝 D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22.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 2,4-D 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A双子叶杂草对 2,4-D 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 2,4-D 的敏感性差C2,4-D 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同一浓度的 2,4-D 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23.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A乙烯 B脱落酸 C赤霉素 D生长素24.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 P 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8、Dd25.种群特征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 B迁入率和迁出率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D种群密度26. 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是( )A茎的向光性和负向重力性 B顶端优势 C扦插枝条生根 D无子果实的形成- 5 -27.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K 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在 K 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 K 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 K 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 B C D28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

    9、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吸出培养液汁数且没有震荡试管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29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温度、温度 D光照、食物30.在对某种兔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了 46 只兔,第二次捕获了 26 只兔,其中有标志的兔 13 只。这种种群的总数量为( )A

    10、. 46 只 B. 25 只 C. 92 只 D. 12 只31.下面三个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3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6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一般经过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六个阶段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33.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

    11、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34. 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A蚯蚓 B硅藻 C硝化细菌 D酵母菌35.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终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36.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 )A猫头鹰和食虫昆虫 B青草和猫头鹰C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D食草昆虫和青草37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

    12、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一定能固定 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D一定是植物38农田中除草的目的是( )A调节农田中生态系统的结构 B调节农田中生态系统的物种 C调节农田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DA 和 B3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 7 -40被钓上钩的鲤鱼往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留在钓钩上,从而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属于( )A种内斗争 B种内

    13、互助 C竞争 D互利共生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大题,计 40 分)41.(8 分)甲图表示缩手反射相关的结构,乙图表示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甲图中 f 表示的结构是_,乙图是甲图中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2)静息时,乙图中处内外电位呈_。(3)缩手反射时,将兴奋从 A 传到 B 的信号物质是_,可与 B 的_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 B 的膜电位变化。兴奋不能由 B 传到 A 的原因_ 。 (4)假设 a 是一块肌肉,现切断 c 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 e、b 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 e 处,肌肉_;刺激 b 处,肌肉_。 (填“收缩”

    14、或“不收缩” )42.(6 分)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8 -(1)图中代表的物质是 _。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_。(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_g/L,对血糖含量变化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有_、_和肾上腺素。(3)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激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_。43.(6 分)下图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 molL,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2)A 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对芽生长的效应是 。(3)B 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4)以上说明同一

    15、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44.(10 分)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 D 为大气,请据图回答:- 9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C_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2)碳元素在大气与 A、B、C 之间的流动是以_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 为_;B 为_;B 的作用是 。(3)图中 DC 过程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CD 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4)碳在无机环境中以_和_的形式存在,碳循环始终与_结合在一起进行。45.(10 分)下图是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回答:(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_,含有_条食物链。(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蛇是_消费者,属_营养级。鹰同时占有_个营养

    16、级。(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关系,而蜥蜴和蚱蜢是_关系。(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_。(5)蛇每增加 1 千克体重至少需消耗的绿色植物_千克。 - 10 -九台师范高中、实验高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 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计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A D B B A D A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C B B D B D C C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C A

    17、D D B A A D C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B D C B C C D C C B第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大题,每空 1 分,计 40 分)41.(8 分)(1) 感受器 d (2) 外正内负(3) 神经递质 受体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后膜(4) 不收缩 收缩42.(6 分)(1)肝糖原 线粒体 (2)0.8-1.2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3)反馈调节43 (6 分)(1) 10-8 抑制 (2) 促进 促进(3)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4) 不同44.(10 分)(1) 生产者(2)(含碳)有机物 消费者 分解者 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3) 光合 呼吸(4) CO2 碳酸盐 能量流动45.(10 分)(1)食物网 3 (2) 兔 蚯蚓 蚱蜢 三级 第四 三 (3) 竞争 捕食- 11 -(4) 先增加后减少(5) 125


    注意事项

    本文(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unhappyhay1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