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十二次周测试题(无答案)第 4 章种群和群落复习(5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个 7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5 分)1.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四边上的菌体2.图表示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 d 点BK 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
2、化而改变C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 c 点之后D若图表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 e 点后增长速率为 0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只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B种群的年龄组成有三种类型,稳定型的种群中雌雄性别比例为 1: 1C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一座山从山脚到山顶的生物分布属垂直结构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4.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 ,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只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
3、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5.某科研小组调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某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B调查结果表明高山嵩草种群属于衰退型C随着有效洞穴密度增加小花草玉梅种群密度有增大趋势D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会改变该群落的演替速度6.如图是某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物种数量值的变化曲线,这两
4、条曲线分别表示( )AA 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 表示整个植物的生物量BA 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 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CA 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 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DA 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 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3 -7.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 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 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15 分)8.(7 分)某研究所对两个生态系统进行了跟踪调查,请根据相关调查材料回答问题。(1)下图表示某
5、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A、B 图中能反映该鱼种的数量的变化曲线是 。这种鱼在 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原因之一是 有限,种内竞争加剧使种群的增长停止。在 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 。若在 t2时种群数量为 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水平。(2)调查红树林中主要植物的种群数量时,常用 法。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既能提高群落利用 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 和食物条件。9.(8 分)某水库中人工养殖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为了提高鱼类的产- 4 -量,必须不断投放饵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水库的总能量 (大于/等于/小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2)水库中不同种类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体现出群落的 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 造成的。(3)若不考虑食物因素,下图能表示同水层中不同种鱼的关系是 。(4)为确定青鱼数量是否达到捕捞标准,常采用 法调查其数量。把 2 千克以上的青鱼捕捞后,余下青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5)如果该水库由于经营不善而被废弃,则之后的群落演替将在 和 上与人工养殖时存在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