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章用药和急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166328       资源大小:2.82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章用药和急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1、11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中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的第二章。作为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一个过渡部分,内容活泼新颖,实用性强,更是能激发起大多数同学的学习兴趣。从内容上分析,教材贴近生活,实用意义比较大;从教法上来说,可操作性比较强,学生的兴趣浓厚;从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来说,能够比较恰当的渗透“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与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健康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安全用药和急救事关重大,本章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安全用药”和“急救”,分属于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两个环节,前者介绍生活中基本的用药常识,后者是教会学生简单而重要的急救技巧。首先

    2、介绍了安全用药的基本概念,接下来,教材介绍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要做到安全用药,就应该学会阅读药物说明书。因此,教材安排了“资料分析”活动,引导学生收集和阅读药物说明书,帮助学生掌握药物说明书的要点。教材还安排了“设计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的活动。关于急救,教材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包括拨打急救电话 120、心肺复苏的操作顺序和步骤、出血种类和不同止血方法等。本章课时安排2 课时。学情分析经过第一章的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储备和初步的访谈调查,学生渴望了解有关战胜疾病的相关知识。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具有跳跃性,情绪具有不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有生病、吃药、医治的经历,具有一定的药理

    3、知识和用药常识,具备了读懂药物使用说明的能力。与此同时,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初步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了小组合作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为完成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和自主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2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3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4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 5会设计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分析,学会读懂药物使用说明。2通过设计小药箱,展示设计成果,学会运用安全用药的常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用药安全,关注自己及家人、同学的健康,养成独立、全面考虑问题的品格。生成关心他人的情

    4、感,增进师生间的情意。本章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教学难点设计合理的小药箱。教学方法情境激趣法、自主探究法、启发引领法、实践应用法相结合。22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结合学校、学生、教师、家庭、社区的实际情况对现用教材进行再加工,整合教学资源,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多媒体课件和学案。2学生准备:收集常用药物的使用说明书和包装盒。通过访谈积累安全用药的经验。教学设计(设计者 夏永波:省优质课二等奖获得者、市教学能手)【教学过程设计】第 1 课时导入新课【师】前一段时间,气温变化较大,流感病情比较严重,老师不小心也被传染了,身体酸

    5、痛、四肢乏力,还有点发烧。同学们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生】纷纷举手描述回答。【师】由于当时是在夜晚,我就翻找了家中的抽屉,还真找到了上一次吃剩下的感冒药和抗生素,我能不能吃这些药来缓解一下?【生】不能。要看是否还在有效期、是否变质等。【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我请教了医生后,重新购买了感冒药。为了不耽误工作,我想加大用药量,让感冒赶快好起来。这样做可以吗?【生】不行。应该按照医嘱用药。【师】谢谢同学们的建议。在服药后,我的流感很快就好了。在生活中,同学们也会遇到这样的一些突发事件,你或者父母是怎样处理的? 【生】纷纷描述。【师】从同学们的描述中,我发现爸爸妈妈们对我们的关心,我们也要学会关心父

    6、母,并努力学习回报父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免疫,知道人体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但每个人食五谷杂粮,还是免不了会生病;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面对这些你首先想到的措施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板书)。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自身事例和生活中父母的关心照顾事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教师和父母的做法给予评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健康的重要性,并唤起学生的情感,增加师生、亲子之间的亲和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感悟科学道理,感受人文情感。 探究新知【师】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3 年)的报告, 2013 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

    7、件报告表131.7 万份,较 2012 年增长了 9.0%。其中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29.1 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 22.1。【师】从资料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33【生】讨论回答:不合理的用药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滥用抗生素危害巨大。【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件展示)【师】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过量和不合理的服用药物会引起严重后果。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你知道这句俗语的含义吗?【生】说明药物都有毒性。【师】对。凡是药物就存在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利用合理,能够起到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作用。如果使用不合理,就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甚至影响生命安全。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

    8、做到安全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板书:一、安全用药【师】用药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健康,那么,什么是安全用药?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读的 8687 页的内容,完成学案的自主学习 1。【生】阅读学习,完成学案,交流共享。【师】评价过渡。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不合理的用药会造成不良反应,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反应、长期或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胃溃疡和出血等症状。(课件展示)【师】要做到安全用药,首先要了解药物的知识。现在药店随处可

    9、见,药品也是琳琅满目,种类繁多。面对这些药品,怎样选择是个难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 87 页,结合下列问题进行自学。【生】开展自学,思考问题,完成学案。【师】请观察你搜集到的药品包装盒,回答问题。【生】学生观察后回答。1有的包装盒上有“OTC”的标志,这是非处方药。非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标示的颜色不同。2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类。3处方药需要凭医师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不需要医师的处方。44【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很认真。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需要凭处方购买,并按照医嘱服用,常用“R”或“Rx”来标示。(课件展示)非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不需要处方就

    10、可以购买,只需按照药品说明书服用即可,常用“OTC”进行标识。(课件展示)【师】板书:1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之间有一些不同,我们来比较一下:非处方药(OTC) 处方药(R)适应症买药凭据用药依据【生】学生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明确安全用药和药物分类的知识。利用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师】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得了一些不太严重的小病时,并没有到医院去看医生,而是在家里吃些药,那么这样做可以吗?【生 1】不可以,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行,否则容易用错药,不仅耽误治病,还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后果。【生 2】只要家长有一定的医学常识

    11、,对轻微病症的诊断和用药方法正确,这样做是可以的。【生 3】我同意这种看法,对于常见的轻微病症,自己在家吃点药既能够节省时间,又能够及时治病,不会耽误学习。【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老师找到了两种常见的药物,你能分辨图中的药物吗?在购买和服用时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课件展示)55【生】观察、回答。【师】在生活中,我们还常听到中药和西药的说法,你能分清哪是中药、哪是西药吗?怎样分辨?【生】可以根据药物的主要成分来分辨。【师】对。根据主要成分,药物可以分为中药和西药。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药用植物、动物矿物中获取的。而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化学物质合成的,也被称为化学药物制剂。关

    12、于中药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生 1】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统称,中药的来源主要是植物,也称“本草”。【生 2】中药的分类: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和部分人工制品。【生 3】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可以入药,如金银花、罗汉果、人参等。【师】中药是我国的瑰宝,也是我们的国粹,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的宝贵财富。我国的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在治疗疾病、运用中草药方面有着丰富宝贵的经验。在战胜疾病的过程中,无论是哪种药物,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维护我们的健康就是好药。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实例来巩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也帮助学生了解药物的其他分类,

    13、特别是对中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师】生活中,在自己用药的时候,怎样选择药物、如何服用,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呢?请阅读课本 8788 页的内容,结合自己搜集的或者老师提供的药品说明书来思考下面的问题:(课件展示)。板书:读懂药品说明书【生】阅读并完成学案。讨论回答问题:1不对。服药药物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2在保存药物时,一般应放在密闭、干燥和避光的环境中,当发现药品受潮或过期的后,应停止服用。663有些药物会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服用后不能驾车,以防发生交通

    14、事故。【师】老师在感冒时,出现了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能否服用牛黄解毒片和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生】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筛选、加工可用信息为老师选出可用的药物,感悟药物使用说明书在安全用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生】可以。能够缓解感冒症状。【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鼓励性评价。有关药物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如果对药品还有什么疑问,不妨提出来让我们共同来解决。(可以引导学生对用药的知识进行提问并给予解答,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设计意图:实现知识技能目标,提高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在辨析中掌握方法,提高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问题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好奇心,启动学生的思维引擎,形成问题

    15、意识,领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体验助人的情感。【师】随着人们卫生健康意识的增强,现在很多家庭里都配备了家庭小药箱,以满足家庭成员的健康需要。你的家里有小药箱吗?药箱里都备有哪些药物?【生】讨论、交流、记录。【师】总结和提醒。小药箱里除了备有常用的药品外,还应该备有特殊家庭成员所需的药物,如心脏病人要备有硝酸甘油等。【师】一天中,我们很多时间是在校园里,校园中有时也难免出现一些磕磕碰碰等意外情况,你能不能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班级小药箱的药品清单?【生】讨论、交流、记录。【师】巡视指导:1药物配备是否周全,包括防治腹泻、感冒、发烧,以及轻微外伤的药物。2了解学校环境,要有针对性。药物种类、药量

    16、要合适。3设计一份详细合理的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包括设计人、设计时间,药品名称等内容。【生】汇报设计的小药箱的药物清单,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明确设计小药箱的一般原则。设计意图:迁移技能解决身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动脑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独立、全面考虑问题品格的形成,生成关爱家人和同学健康,热爱集体的情感;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形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意识。第 2 课时导入新课【师生】共同复习回顾上节知识。探究新知【师】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生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例如,当你夏天游泳时,发现有人溺水;当你踢足球或打篮球时不小心摔倒,发生了骨折或外伤出血;或是你发现有人因煤气中毒而昏迷不醒,这

    17、时你首先想到的措施是什么呢?板书:二、急救【生】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师】对,面对这些紧急情况,千万不要慌张,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在运动时,小明不慎摔77倒,经判断出现骨折,同学们拨打了“120”电话。电话拨通后,该说些什么呢?下面请两位同学来模拟通话过程。板书:1 拨 打“120” 急救电话【生】学生模拟通话过程。【师】(针对通话内容,提醒、引导学生,并作出评价。)感谢两位同学的精彩表现。在拨打急救电话时,我们要描述清楚:病人具体的地址、年龄、性别,以及患病情况等信息,根据急救员的指导进行急救,一般要等对方先结束通话。(设计意图:通过模拟操作,使学生明确拨打急救电话的

    18、注意事项和要求,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达到知识迁移和学以致用的目的。)【师】急救车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在这段时间内,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90-100 页的内容,并完成学案。板书: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生】自主学习、完成学案。【师】生活中意外事故是难免的,煤气中毒、触电等意外常会造成呼吸、心跳骤停,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把病人移到安全的环境中,同时还需要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措施。急救措施往往可以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所以学会这些方法是非常有用的。下面我们就通过一段视频来认识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播放视频)【生】学生观看视频。【

    19、师】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是什么?【生】讨论回答:改变胸腔的压力和容积,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维持生命的最低要求,并刺激心脏恢复自主跳动。【师】胸外心脏按压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下面我们来简单认识操作的基本方法。(播放课件,演示过程)【生】观看并讨论。【师】患者往往在心脏骤停的同时伴随着呼吸暂停,因此在心脏按压的同时,我们也要进行人工呼吸,以更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什么?【生】口对口吹气法。【师】播放视频,请同学们观看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生】观看视频。【师】口对口吹气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步,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第二步,清除病人88口鼻

    20、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第三步,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课件演示)【师】胸外心脏按压要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先做 30 次心脏按压,再做 2 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说明抢救有效。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救护者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设计意图:观看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初步了解急救知识,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意识。)【师】在意外伤害中,常常会有出血的状况发生。很多同学也有过跌伤外出血的经历,那么你们当时是如何处理的呢?【生 1】立即在伤口

    21、涂上红药水,然后用纱布包扎好。【生 2】在伤口上贴上创可贴就可以了。【生 3】碰破的地方血液会自行凝固,不用管它,过几天就长好了。【师】同学们所说的情况都属于外出血,实际上出血可以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情况。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这 两种出血的处理。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 92-93 页的内容,自主学习并完成学案。板书:3出血和止血【师】(播放课件)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所以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救治。外出血是指体表的出血,我们可见到血液的流出。这种情况应该首先做必要的止血处理。实际上外出血又可以根据血管类型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几种。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血液、血管和人体循环系统时

    22、将血管分为哪些类型呢?【生】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 管三种类型。【师】那么你能据此对外出血分为哪几种呢?【生】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三种情况。【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发生的是毛细血管出血。同学们先回想一下,毛细血管有什么样的结构特点呢?【生】管腔最小,管壁最薄,血流速度也最慢。【师】 那么同学们预想一下,如果毛细血管出血,情况会如何呢?【生】血液流得很慢,容易止血。【师】同学们的思路非常好。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一般都能自行凝固止血。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思路,根据动脉及静脉的血液和血管壁的特点来归纳出动脉和静脉出血的情况。【生 1】静脉血是从全身多处流回

    23、心脏的血液,一般含氧气量少,呈暗红色。静脉血管管壁较薄、管腔较大,血流速度较快。因此静脉出血时,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生 2】动脉血是从心脏输往全身各处的血液,一般含有丰富的氧气,呈鲜红色,动脉血管管壁厚、管腔较小,血流速度最快,因此,动脉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若不及时止血,患者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对于外出血的处理,也正是根据这三种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措施,我们来看下面的内容。(播放多媒体课件“外出血的处理”)99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很多日常用药和急救的常识,了解这些生活中的常识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同学们不但要学好

    24、课堂知识,同时还要多向医生、医务工作者等知识经验丰富的人询问和请教,多从生活中学习和积累知识,让我们更有把握应对各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随堂检测2014 年春季,某幼儿园一名小朋友放学回家,对妈妈说:“我在幼儿园经常吃一种白色药丸。 ”母亲听后非常奇怪,经过打听,原来该幼儿园为避免小朋友因病休学而退就餐伙食费,长期让所有小朋友服抗流感病毒药。该母亲随即报警,经过调查后,该园负责人因此被法院刑拘。现根据我们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的药品,哪些必需要医生开处方才可从药店购买使用的是 。(2)该母亲听说她小孩经常在幼儿园吃该白色药丸愤怒的原因是 。(3)生活中难免出现意外受伤,当伤者的伤

    25、口血液是一股一股地涌出,这时应该迅速在 。如果发现伤者的呼吸停止,还应该及时 。作业布置完成课本 93 页练习和学案中的课后训练。板 书 设 计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一、安全用药 二、急救1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1拨打“120”急救电话2读懂药品使用说明 2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3出血与止血教 学 反 思1从课堂气氛来看,因为学生都有生病、治疗的经历,具有一定的用药经验。所以创设教师向学生求助问药的情境,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此环节学生马上联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积累的经验,解除了思维的束缚,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尝试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不但学生表现活跃,主动思考,大胆发言,善于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显

    26、现出学习的强烈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热情,而且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2对于同学们的提问,让同学们帮助解答或谈看法,老师作为参与者,只是适当地引导和点评,体现了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给了学生,让同学们在寓学于乐、寓智于趣中 获得知识。10103不足之处:多给学生进行一些具体操作和情感教育。备课资料1急救方法人工呼吸法(1)。当呼吸停止,心脏仍然跳动或刚停止时,用人工的方法使空气出入肺脏,以供给组织所需要的氧气,这种方法称为人工呼吸法。常用于窒息、煤气中毒、药物中毒、呼吸肌麻痹、溺死及触电等急救。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是人工呼吸成功的关键。施行人工呼吸前,应先解开病人的领扣、紧身的

    27、衣服和裤带;清除口腔内的异物、血块、黏液和呕吐物,有活动假牙者必须取下;迅速解除昏迷病人的舌下坠,可一手托起后颈部,另一手将额部压向后下方,使头部后仰,再上托下颌或用拇指钩住下齿,提起颏部;亦可用手帕或布片将舌头拉出口外。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以下几种:(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适用于呼吸道无阻塞的病人。具体方法是:将病人下颌托起,捏住鼻孔,急救者深吸气后,紧贴病人的口用力将空气吹入,当看到病人的前胸壁扩张则停止吹气,并迅速移开紧贴的口,胸廓自行弹回而呼出空气。重复上述动作,每分钟约 20次左右。若病人牙关紧闭不能撬开,或口腔有严重损伤,或病人嘴过大,则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用一手闭住病人的口,以

    28、口对鼻吹气。对于婴幼儿,由于其面部小,因此采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急救者的口将患儿的口和鼻同时包住后吹气。虽然吹入的气体是急救者呼出的气,但呼出的气中大约含有 16%18%的氧气,且每次能吹入 10001500 毫升的气体,因此在紧急抢救时,此法已能提供维持生命所需要的氧气浓度。(2)仰卧压胸法。适用于一般的窒息病人,不适用于同时需要作心脏按摩者或胸部有外伤者。具体方法是:病人仰卧,腰背部垫枕使胸部抬高,上肢放在身体两侧,头转向一侧。急救者跪跨在病人大腿两侧,用两手掌贴在病人两侧下胸部,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向胸部上后方用力压迫,将空气压出肺脏,然后放松让胸廓自行弹回而吸入空气。如此有节奏地

    29、按压,每分钟 20 次左右。(4)俯卧压背法。适用于溺水者的急救。具体方法是:病人俯卧,腹部下垫枕,头向下略低,面部转向一侧,一臂伸直,另一臂弯曲垫在头下,防止口、鼻触地。急救者跪跨在病人大腿两侧,将手如仰卧压胸法一样放在病人两侧背部下方,用力压迫和放松,如此动作每分钟 20 次左右。上述三种人工呼吸法中,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最常采用和最为有效。目前尚有用器械的人工呼吸法,如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法、蒸气雾化人工呼吸器人工呼吸法、自动呼吸器辅助呼吸等。人工呼吸操作不可间断,不要轻易放弃抢救,直到自主呼吸恢复或结合其他表现证明确实不能挽救为止。采用压胸或压背法人工呼吸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肋骨骨折。2

    30、急救方法心脏按摩心脏按摩是发生心跳骤停时依靠外力挤压心脏,来暂时维持心脏排送血液功能的方法。可分为打开胸腔的心脏直接按摩法与胸外心脏按摩法两种,前者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与器械,往往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心脏停跳时采用。后者方法较简便,效果也良好,不需任何器械。一旦发现病人心脏停跳,立即在患者心前区胸骨体上急速叩击 23 次,若无效则立即胸外心脏按摩。先让患者仰卧,背部垫上一块硬木板,或者将患者连床褥移到地上,操作者跪在患者身旁,用一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体的中、下 1/3 交界处,另一手重叠于前一手的手背上,两肘伸直,借操作者的体重,急促向下压迫胸骨,使其下陷 3 厘米(对于儿童患者所施力量要适当

    31、减少),然后放松,使胸骨复位,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约 7080 次。按摩时不可用力过大或部位不当,以免引起肋骨骨折。胸外心脏按摩不能有效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要同时配合人工呼吸。3现场急救基础知识(1)止血。不论是平时还是战时,人体受到外伤之后,往往首先看到出血。成人的血液占其体重 8%。一个体重 50 公斤的人,血液约为 4000 毫升。失血总量达总血量 20%以上1111的,出现头晕、头昏、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和尿量减少等症状。当受外伤引起大出血时,失血量达到 40%就有生命危险。因此,止血是救护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必须迅速、准确和有效地进行止血,这对抢救伤员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32、。(2)外伤出血分类内出血。主要从两方面判断:一是从吐血、咯血、便血或尿血,判断胃肠、肺、肾或膀胱有无出血;二是根据有关症状判断,如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脉搏快弱,以及胸、腹部有肿胀、疼痛等,这些是重要脏器如肝、脾、胃等的常见出血体征。外出血。可分为三种:动脉出血:因外伤所致动脉破裂时,血流呈鲜红色的喷射状流出,失血量多,危害性大,若不立即止血,要危及生命。静脉出血:因外伤所致静脉血管破裂时,血液呈暗红色的非喷射状流出,若不及时止血,时间长、出血量大,也会危及生命。毛细血管出血:血液从受伤面向外渗出呈水珠状,颜色从鲜红变暗红。(3)夜间血管出血的判断凡脉搏快而弱,呼吸浅促,意识不清,

    33、皮肤凉湿,表示伤势严重或有较大的出血灶。大出血时禁止饮水。(4)止血法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端),用力压向骨方,以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和四肢的外伤出血。头部出血。头部前面出血,要压迫颞动脉。压迫点在耳朵前面,用手指正对下颌关节骨面压迫头部后面出血要压迫枕动脉,压迫点在耳朵后面乳突附近的搏动处。面部出血。要压迫面动脉,压迫点在下颌角前面半寸的地方,用手指正对下颌骨压住。颈部出血。要压迫颈总动脉。用手指揿在一侧颈根部,向中间的颈椎横突压迫。但无论何时,都绝对禁止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以免引起大脑缺氧而昏迷。腋部和上臂出血。可压迫锁骨下动脉。压迫点在锁骨上方

    34、,胸锁乳突肌外缘,用手指向后方第一肋骨压迫。前臂出血。可压迫肱动脉,使伤肢外展,用四指压迫上臂内侧。手掌出血。可用两手的拇指,放于前臂远端掌侧面的内外侧(中医诊脉处),将桡、尺动脉压于桡、尺骨上。手指出血。可用两手或一手拇指平放在受伤的手掌上,其他四指放于手背部,加压后即可将掌动脉弓压于掌骨上止血。大腿部出血。可压迫股动脉。压迫点在腹股沟皱纹中点搏动处,用手指向下方的股骨面压迫。足部出血。可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用两手的拇指分别按压于内踝与跟骨之间和足背皮肤皱纹的中点。加垫屈肢止血法。四肢膝、肘以下部位出血时,如没有崩折和关节损伤,可将一个厚棉垫或绷带卷塞在膕国窝或肘窝部,屈曲腿或臂,再用三

    35、角巾或绷带紧紧缚住。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分橡皮止血带、布制止血带和临时止血带等。止血带放置于出血部位的上方,将伤肢扎紧,把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目的。此种止血方法较牢靠,但只能用于四肢血管的出血。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先在准备放置止血带的部位用毛巾、纱布、棉花或衣服垫好,然后以左手拇、食、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两圈(两圈须靠近些)为止,并将止血带末端放入左手食、中指之间拉出固定。临时绞紧带止血法。没有现成的止血带时,可用手边的现有材料如三角巾、布腰带、绷带、手巾等作绞紧带使用(但禁用电线或绳索)。在伤口近心端放好衬垫后,用临时制作的绞紧带在垫上围 绕肢体拉紧打结。绞棒插在外圈下,提起

    36、绞紧,将另一头套在活结环内,拉紧活结头,固定绞棒。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绑在上 1/3 的部位。上臂的中 1/3 部位不可上止血带,以免压迫损伤桡神经,引起上肢麻痹。大腿中段以下,动脉位置较深,不容易压迫住。有时压力不够大,没有压瘪动脉而仅压住了静脉的回流,出血反而更多,而且会引起肢体的肿胀和坏死。上止血带必须用平整的衬垫保护皮肤,不能直接绑在皮肤上。止血带松紧要适度,以摸不到远端脉搏和使出血停止为度,不可过紧,以免伤及神经;也不可过松,仅压住静脉回流,出血反会更多,而且会引起肢体肿胀和坏死。止血带每隔 1 小时(上肢)至 2 小时(下肢)应松解一次,每次

    37、松解 12 分钟(此时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则每隔半小时松开一次,松开时要慢慢解开,否则突然放开,势必使可能已经凝结在血管破裂处的血块脱落。使用止血带已超过 2 小时者,可于松开后移置到较原来上止血带稍高的位置重新绑扎。上止血带要有明显的标志,并1212应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上止血带的肢位应很好固定,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以免发生冻伤。应严格掌握止血带的应用,能用其他方法临时止血的,就不轻易使用止血带。4生活中发生意外的紧急救护狂犬咬伤。被狂犬咬伤,或者怀疑是被狂犬咬伤者,应迅速去传染病医院或防疫站进行犬疫苗预防接种。咬人的犬也应严密观察,视其是否患有狂犬病。在农村中,被猫或狗咬伤也

    38、应注射狂犬疫苗,同时对咬人的动物进行严密观察。骨折。骨因外伤(直接外伤或间接外伤)使其完整性受到破坏,就叫骨折。骨骼部分性断裂叫不完全骨折;完全性断裂叫完全性骨折。儿童由于骨质软、骨皮质厚,故易发生不完全骨折,也称青枝骨折。骨折后往往有骨折部位疼痛、压痛,叩击远端出现骨折部位振动痛。此外,骨折部位有肿胀、畸形,假关节活动、骨断端摩擦音等。当然 ,光了解是否有骨折还不够,还应去医院进一步摄 X 光片检查以了解骨折的情况,然后决定有效的治疗方法。骨折后,应对伤肢作简单的固定之后再送到医院医治。否则,会造成进一步骨折使周围神经、血管、肌肉受损,增加治疗困难。食物中毒。本病的症状一般是进食不洁或污染食

    39、物后出现头痛、头晕、胃痛、恶心,有时呕吐、上腹有压痛等。此时,患者必须立即把有毒的食物从胃里吐出来。可先让患者喝 56 杯加盐或苏打的水,然后用两个指头伸到嘴里,抵住舌根进行催吐。若是严重中毒,上述方法要重复好几次,若患者已失去知觉,就要把患者的头偏到一边,以免呕吐物倒吸入呼吸道。对患者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后,迅速将其送往医院。煤气中毒。也称一氧化碳中毒。人吸入一氧化碳后,红细胞失去带氧能力,造成人体缺氧而发生昏迷、恶心、呕吐、头痛等中毒症状。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后,首先要关闭煤气,熄灭煤炉,打开门窗,然后立即把患者抬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如果中毒较严重需立即送医院。在运送中,不要让中毒者受凉,要用毯子将

    40、患者身体盖好。若患者呼吸停止,需做人工呼吸。患者神志清醒后的短时间内需要安静,可以给一些热茶或热咖啡。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有较好的效果,送治越早,疗效亦越好。气管异物。发生本病后最好去医院进行处置。在情况允许时,可让患者把口张大,用手指将口中异物取出。取不出来时,可迅速让患者俯卧床上,并用枕头将其胸部垫起,然后用手拍打患者背部使其咳出异物,可提起双脚,使头部朝下,然后用手拍打其背部。孩子吐出异物后,要给他饮些牛奶之类的东西。触电。人触了电,首先要尽快切断电源。如果电闸盒很近,须立即断开;如果一时找不到闸盒,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椅子把、塑料棍等,将电线拨离触电的人体,千万不要用金属或潮湿的东

    41、西去接触伤员,以免自己也触电。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东西,或者伤员的手死死地抓住电线,可用电工绝缘刀或带木把的斧子,将电线剪断或砍断。有时触电的伤员跌倒在潮湿的地方,救护的人要注意穿上胶鞋或站在干木板或凳子上,因为金属、水和潮湿的东西都是导电的。伤员离开电源后,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同时立即设法尽快请医生或送往医院抢救。外伤出血。外伤出血是指有明确外伤造成的出血。一般分为外伤后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和外伤引起内脏破裂出血两大类。大腿股骨和骨盆骨折可导致大出血。股骨骨折出血可达5002000 毫升;骨盆出血可多达 5000 毫升,也就是说相当于一个成人全身的血液量。其他部位骨折出血虽说较少,但是

    42、如不及时处理,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对于四肢远端骨折出血,可以采取局部包扎压 迫和固定,一般是可以止住血的。骨盆骨折和股骨骨折是一种严重骨折,应该及时送医院。如果外伤引起内脏出血,一般比较凶险。例如左上季肋部外伤后可引起脾破裂出血;右上季肋部外伤可引起肝破裂出血,这时病人不仅外伤部位疼痛,而且有满腹痛、脉搏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进行腹腔穿刺可吸出血。内脏出血需要手术止血。一般来说只要及时就医,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镇痛药中毒。大量使用或误服安眠、镇痛药会引起急性药物中毒。这类药物中毒后,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胃肠道损害及肝肾中毒。发现中毒患者,要迅速送医院急救。医生根据情况给病人洗胃、催吐、排除胃内残留药物,并使用中枢兴奋药等。对病人必须有专人护理,尤其要注意防止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进入气管。分泌物堵塞了呼吸道,就有发生窒息的危险。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章用药和急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