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生物上册7.2.3《社会行为》教案鲁科版.doc

    • 资源ID:1166245       资源大小:11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生物上册7.2.3《社会行为》教案鲁科版.doc

    1、1第三节 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阐明社会行为的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能力目标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观察和群体组织特点的总结,分工合作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了解,使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增强集体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探究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一方面学生对这些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容易片面理解“语言” 。教学策略: 本节课通过课前预习,课前做观察蚂蚁的实验,课上准备精美

    2、的图片与录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工与合作的能力。通过创设情景,观察图片,提问:“学生想到了什么” “是不是在一起生活的动物就存在社会行为?”引入社会行为。动物具有群体行为,那么群体成员分工合作是如何实现的?这是认识到合作必要性之后很容易产生的问题。那他们是依靠什么进行交流的呢?引入蚂蚁的探究行为。课前准备:教师和学生一起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文字、图片、录像等)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动物的社会行为。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2教师展示蜜蜂、蚂蚁、鹿、象等动物群居生活的图像和资料,师生一起欣赏,然后提示学生:通过这些资料,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 是不是在一起生活的动物就

    3、存在社会行为?是让学生思考讨论,由社会行为的含义引入新课的学习。(二) 、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一:社会行为的特征先播放关于蚂蚁和猴群生活的录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录像,引导学生讨论蚂蚁,猴子的社会行为特点,并进一步概括总结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下面我们就以白蚁和狒狒为例来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展示蚂蚁群体成员的分工图片)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如下:蚂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在蚂蚁的群体中总共生活着以下四种类型:雌蚁、雄蚁、工蚁、兵蚁(根据图片让学生分辨蚂蚁的类型) 。它们的分工是不一样的。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喂养雌蚁

    4、、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管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门的“产卵机器” ,也叫后蚁。有时它的腹部膨胀得很大,不能移动。工蚁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 (讲述身体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展示狒狒的群体生活图片)结合图片进行如下的讲解:我们说过了,有些哺乳动物的群体中还存在等级。在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作为“首领”的雄狒狒在群体内部是“常胜将军”。它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对它会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 “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并且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

    5、,我们知道很多动物都有社会行为。那么,动物为什么要结群生活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和资料,得出结论群体生活力量大,有利于动物的取食和防御敌人,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进一步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有社会行为呢?比如一群鱼、一群麻雀?学生通过回忆社会行为的特征,做出回答:不是,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分工与合作,只是简单的聚集在一起。3学习目标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教师展示有关资料和图片,学生欣赏,思考问题:群体生活的动物在分工合作时是如何做到有条不紊,彼此间一般不发生冲突的呢?他们是依靠什么进行交流的呢? 利用多媒体播放解决难点问题: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6、。便于学生充分理解接受。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原因,小组内交流结果,互相补充,得出结论,展示:群体中的分工合作要随时交流信息。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例如:1、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它会发出一种叫声,其他猴子就会仔细的审视地面。2、雌性蛾蝶类昆虫,能分泌性外激素,来吸引雄虫。3、蜜蜂用舞蹈来告诉同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4、往小猪身上抹母猪尿液,母猪就会给小猪喂奶。5、雄蝗虫用腿和翅膜摩擦发出声音,来吸引蝗虫。6、野猪在受到惊吓时,就会扬起尾巴,在尾巴尖上打个小圈给同伴报警。通过举例,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动物可以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教师进一步提问:动物之间的交流使群体间保持联系,共同取食和御敌。

    7、那么,人类了解动物的这些特征,有什么用呢?请同学们从教材中寻找答案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思考后回答;人们利用昆虫间的气味通讯,如性外激素做引诱剂,可诱杀农业害虫,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接下来,我们将以蚂蚁为例来探究动物间的信息交流。你仔细观察过蚂蚁吗?他们的群体生活是如何维系的呢?(总结、疑问、引出探究课题。 )1、提出问题: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蚂蚁的一系列行为,列出探究问题:(下面几个可以让同学参考):(1)蚂蚁是怎样将信息传递给同伴的?(2)蚂蚁喜欢甜食吗?(3)蚂蚁如何识别群体成员?鼓励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交流,和学生一起选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2、作出

    8、假设:对所选的问题作出认为合理的解释。鼓励学生根据常识大胆猜测并进行科学的分析(针对蚂蚁是通过气味传递信息)3、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展示多媒体动画)用较大的鱼缸饲养蚂蚁4在远离鱼缸稍远的地方放置食物待侦查蚁发现食物后,在它们返回巢穴的路上放好一些小纸片,让侦查蚁从纸上爬过待大批工蚁出动时,取走(或挪动)纸片,看看看蚂蚁么有何反应学生通过观察与生活经验,得出结论:若我们把纸片围成一个圈,那么蚂蚁就会一直转圈圈,所以蚂蚁是靠气味通讯的。4、表达交流:各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反思,撰写探究报告。教师总结: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

    9、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生物与环境才能成为统一的整体。(三)小结1、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蚂蚁的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可以分为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他们的智能分工也是不一样的。狒狒的分工中还存在等级现象动物群体生活的意义:群体生活有利于动物的取食和防御敌人,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7C学 科 网 , 最 大 最 全 的 中 小 学 教 育 资 源 网 站 , 教 学 资 料 详 细 分 类 下 载 !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生物上册7.2.3《社会行为》教案鲁科版.doc)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