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165828       资源大小:46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doc

    1、15.5 显微镜和望远镜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显微镜和望远镜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内容的拓展,是利用两个透镜的组合看物体。学习本节知识对学生加深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开阔眼界,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都有益。同时对创造学中的“组合法”有一个浅显认识,以提高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 方法与过程:尝试应用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尝试用组合法学习及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

    2、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3.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显微镜和凸透镜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难点:利用组合透镜成像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2、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透镜对光的作用及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了一定理解本节内容基础。但本节的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些困难,对二次成像不是认识能理解好的。为了克服本节学习障碍,能达到基本认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的目的,初步认识“组合方法”的神奇效果,本节须突出实践性动手探究活动和“模型”制作来完成学习目标。三、教法与学法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

    3、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运用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2四、教学过程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复习提问:近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矫正?远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

    4、矫正?通过问题的回答,复习上一节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显微镜和凸透镜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我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探究一:显微镜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显微镜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结构。并从凸透镜成像规律出发,向学生介绍显微镜成像原理,以及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对于显微镜的原理学生比较陌生,因此应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原理,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可以对显微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探究二:望远镜教师利用多媒体介绍望远镜制作的故事(400 多年前荷兰一个磨眼睛片的手艺人不经意地用一前一后

    5、放置的两个镜片看远处物体,发现物体近了很多,后来意大利伽利略知道此事后,研究后制成了第一台望远镜,改进后观看了银河系、月球、太阳、土星等,发现了宇宙许多天文现象),并引导学生你们想制作一个简易望远镜吗?你们想知道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吗?通过讲述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积极制作简易望远镜(师巡回指导,合作小组发二块焦距不同凸透镜,装在两个用作业本制作套筒中)。用焦距长的对着物体,焦距短的靠着眼睛观察远处物体。调整套筒清晰且大。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看到的现象。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望远镜结构图引导学生认识其结构及成像原理。从凸透镜成像规律出发,介绍它的成像原理。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6、:显微镜和望远镜有什么异同点?学生积极讨论得出:相同点是均由二组凸透镜组成,物镜都成实像,目镜都成放大虚像。不同点是显微镜二次放大,望远镜一次放大,望远镜物镜目的是把远处物与眼3睛距离拉近,成缩小实像经放大后视觉增大而看清晰,望远镜的物镜直径做得较大能会聚更多光。成像更加明亮。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使学生体现探究的乐趣,获得真实的体验,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第三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知识在做题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巩固,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我设置了以下练习: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课堂达标题,采用合作小组分层抢答练习。1.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的物体经过_次放大

    7、,第一次放大与_原理相同,说明了被观察物体应放在物镜的_之间,成_像;第二次放大与_原理相同,成_像。2.使用望远镜时,物镜的作用与_原理相同,成_像;目镜的作用和_原理相同,成_像。第四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你获得了什么知识?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效地进行第二次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作业:必做题:第 73 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 1、2 题选做题:搜集资料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历史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