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物理上册4.2_4.3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docx

    • 资源ID:1165647       资源大小:179.6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物理上册4.2_4.3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docx

    1、1三、噪声与环保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3.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

    2、是( )24.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吼声警告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声速5.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三者都有6.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 400 Hz 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15 Hz

    3、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7.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C.音色 D.振幅8.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频率9.(2017湖北鄂州中考)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笛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3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10.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

    4、发出的声音B.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人体健康C.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音D.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11.下图是用一个纸盒、两根铅笔和四根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拨动a、 b、 c、 d 四根橡皮筋, 的音调最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发声的 不同。 12.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洪亮的声音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 13.在中考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1)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是

    5、通过 传播传入考生耳中的,考生能分辨出两位老师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各自的 不同。 (2)考试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禁止附近工地开工,这种措施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 14.减少噪声主要在消音、吸音和隔音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生活中常见: 在录音室的墙面上贴泡沫材料; 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音管; 在道路两旁加装玻璃墙。上述例子对应减少噪声的措施分别是 。 。 。 15.一天,王皓放学回家,刚进家门时听到电视里传来:“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他一听便知是达州青年歌手黄英在唱。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他奶奶称赞黄英的声音很尖,这是指她唱歌时发声的 高。 16.如图所示,将一根长约 30 cm

    6、 的钢锯条紧压在桌面的边沿,使它长度的 伸出桌外。拨动它的一端,可34以观察到锯条在振动的同时发出声音。然后回缩一些,使它的 伸出桌外,再次拨动它,可以观察到锯条振动变快,并能感受到声音随12之发生变化。类似实验再做几次,可以得出的与声音有关的结论是4。 17.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人们以 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 探究创新18.如图 a 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

    7、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中 b、c 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图 d、e 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形可知:图 是乐音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 参考答案知能演练提升1.A 解析: 本题考查乐音的三个特征。杯子内装的葡萄酒的多少不同,则杯子振动发声时,振动的频率也不会相同,所以本题不同的声音是指音调。2.B 解析: 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B 对。3.D 解析: 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选项 A、B、C 中的做法都可以改变其振动频率,所以能完成探究目的;选项 D 中改变吹笔帽的力度,只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变响度的大小,所以选项 D 不能达到探究的目

    8、的。4.B 解析: “雷鸣般”的声音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是描述声音响度的,故选 B。5.C 解析: 一个人说话的声音音调、响度都可以发生变化,但是人说话的音色一般不会发生变化,而且,不同的人说话的音色是不同的,故“声纹”主要是记录了人说话的音色。6.C 解析: 从题中所提供的信息看,蝙蝠的发声频率是 10000Hz 至 120000Hz,故 A 错;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20Hz 到 20000Hz,而蝙蝠发声频率中有高于 20000Hz 的,则人不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B 错;15Hz 的声音低于人的听觉下限,振幅再大,人耳也不能听到,故 D 错;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大于人发声频率范围,故

    9、 C 对。7.B 解析: 发声体发出的频率是由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程度来决定的,发声体越短、越细,张得越紧,发出声音的频率就越高。“定弦”就是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由于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所以“定弦”实质上是在改变音调。58.C 解析: 由于不同乐器的材料、结构、发声原理等不同,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9.D 解析: 题图含义为禁止鸣笛,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不合题意;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不合题意;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不合题意;

    10、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符合题意。10.A 解析: 从物理角度讲,乐音指发声体做有规律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杂乱无章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乐器发出的声音一般为乐音,但有时也是噪声,但不单单只有机器发出的声音才是噪声,如吵闹声。从环保角度上讲,一切干扰、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它有害人体健康;反之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的声音就是乐音。11.解析: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由题图可知,四根橡皮筋长度相同, a 橡皮筋最细, d 橡皮筋最粗, a 橡皮筋振动得最快,音调最

    11、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发声的振动幅度不同,响度不同。答案: a 响度12.解析: 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说话或歌唱时洪亮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递到人耳中。答案: 响度 空气13.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常情况下,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们的耳中的,在区分不同人发出的声音时,主要是依靠音色的不同来区分的。(2)在各地考试期间,考务人员都会通过各种方法来减弱考场周围的噪音,其中禁止鸣笛、禁止附近工地开工等,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答案: (1)振动 空气 音色 (2)声源14.解析: 在录音室的墙面上贴泡沫材

    12、料,泡沫材料可以吸收一部分噪音;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音管,消音管可以减小声音,是在声源处进行消音;玻璃墙可以阻挡一部分噪音,将噪音与接收者隔开,是隔音。答案: 吸音 消音 隔音15.解析: 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由于他与别人的音色不同,仍然能够将他们区别开来;声音很尖,也就是声音的频率大,即发声的音调高。答案: 音色 音调16.解析: 根据实验观察现象,锯条越短,拨动时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所以得出此结论。答案: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或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或音调的高低与振动快慢有关,或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17.解析: 噪声强弱的等级以分贝(dB)为单位进行衡量。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其中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答案: 声源 分贝(dB)18.解析: 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 b 图的比 c 图的大,所以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响度大,振幅大;d 图中的波形振动规则,是乐音的波6形;控制噪声的方法有三种: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或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答出其中之一即可。答案: 响度大,振幅大 d 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或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答出其中之一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物理上册4.2_4.3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docx)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