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检测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164863       资源大小:24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检测新人教版.doc

    1、1第 17 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 1927 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反“围剿” B.第二次反“围剿”C.第三次反“围剿” D.第五次反“围剿”2.“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这段歌词直接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B.遵义会议召开C.长征冲破敌军重重包围D.红军到达陕北3.刘伯

    2、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中写道:“ 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的历史事件是( ) A.长征开始 B.渡过湘江C.遵义会议 D.突破四道封锁线4.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A.井冈山会师 B.长征开始C.遵义会议 D.长征结束5.2016 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小明同学和父母一起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团。到达陕北后,妈妈问了小明四个问题,小明回答错误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长征开始的主要原因B.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

    3、人的包围C.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6.遵义某校准备开展一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 82 周年”合唱音乐会,演唱长征组歌中的四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遵义会议放光辉、到吴起镇。如果按红军长征路线依序演唱,其顺序应该是( )A. B. C. D.7.作家魏巍曾写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白雪、茫茫草地、涛涛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 D.井冈山会师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

    4、远征”最后胜利的标志是( )A.井冈山会师 B.会宁会师C.吴起镇会师 D.遵义会议29.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10.毛泽东创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诗句集中体现了红军的( )A.艰苦朴素精神 B.盲目乐观主义精神C.敢于创新精神 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1.李明

    5、同学计划在暑假期间参加“重走长征路”的夏令营活动,去追寻前辈的足迹。如图是李明同学画的一张红军长征路线草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四个字母所代表的地名。并说出这是哪支红军长征的路线图?(2)说出红军何时从 A 处出发?(3)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请你向李明推荐最值得参观的某一个历史遗迹,并说出你推荐的理由。答案:(1)A:瑞金。B:遵义。C:吴起镇。D:会宁。中央红军。(2)1934 年 10 月。(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4)参观遵义会议遗址。理由: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

    6、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或参观甘肃会宁城。理由: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言之有理即可)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3材料二 博古等人在红军长征出发前,既不做深入细致的政治动员,也不做长途行军作战的准备。他们把突围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行动缓慢,始终摆脱不了敌人。材料三 红军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 3 万多人。红一方面军原来准备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蒋介石调集重兵布成口袋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材料四 草地位于川陕甘边界,绵延几百千米,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出

    7、腐臭味的黑色泥潭。行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无法生还。红军靠挖野菜、草根,甚至杀军马或煮皮带充饥,常常背靠背宿营,互相取暖;手挽手行进,趟过泥沼。就这样,红军历尽艰难,走出了草地。红军将士穿着单衣,踏着没膝的积雪,顶着怒吼的狂风,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战胜了风雪,翻越了夹金山。(1)用材料一图中字母回答:1935 年 1 月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地点: 。 红一方面军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的地点: 。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 (2)据材料二、三、四,分别概括指出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3)以上材料折射出长征精神的哪些内涵?答案:(1)B;D;E。(2)材料二:“左”

    8、倾路线的错误指挥;材料三:敌军的围追堵截;材料四:严酷的自然环境。(3)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一份决定红军长征的绝密情报1934 年七八月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节节失利,9 月下旬,蒋介石在庐山秘密制订了一个“铁桶计划”的战略方案。计划的要点是,确定以红都瑞金为最终目标,各部队每天向前推进 5 千米,后续部队便拉上一道铁丝网。届时,将在瑞金的四周竖起 30 重铁丝网,30 层火力封锁线。但令蒋介石想不到的是,庐山军事会议结束的当天晚上,“铁桶计划”的全部文件,就落到了当时任赣北保安司令部参谋的共产党员项与年等人的手上。当晚,项与年用特种药水将“铁桶计划”连夜密写到 4 本新买的学生字典上,并于 10 月 7 日下午,交到周恩来手上。10 月 10 日,中央发布了战略转移的行动命令,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蒋介石精心打造的“铁桶”,最终成了一只破桶。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检测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brainfellow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