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音乐下册第2单元《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教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164177
资源大小:27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九年级音乐下册第2单元《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教案新人教版.doc
1、1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教学目标:1、 学唱歌曲2、 了解评剧教学时长:一课时教学工具:图片,录音机,课件教学过程:一、 播放歌曲老师播放歌曲,学生欣赏二、 学唱歌曲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这段曾经风靡全国的唱腔采用的是“喇叭牌子” 。传统中这个曲牌用唢呐伴奏,唱词虚词衬字多,曲调简单粗糙。 初排刘巧儿时这段唱曾遭到非议,徐文华在几种板式都不理想的情况下,提议用这个曲牌,节奏跳跃灵活,但由于旧评剧中此调比较庸俗,所以要推陈出新。 经改革后的这段“小桥送线” ,其前半段,伴奏乐器中去掉唢呐,改为弦乐,细腻传情;过门也变化得长短灵活;演唱时也去掉不必要的衬字;后半部有数板,半说半唱,用高低木鱼和三弦衬托
2、;最后几句对桥下景色的描绘与人物此时的心境融合起来,传神传情。三、 了解评剧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 20 世纪 20 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 年以后,以小女婿 、 刘巧儿 、 花为媒 、 杨三姐告状 、 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华北、东北一带流行 。四、下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