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致蒋经国先生信教案语文版.doc

    • 资源ID:1163803       资源大小:3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致蒋经国先生信教案语文版.doc

    1、1致蒋经国先生信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2.掌握说理与反驳相结合的写作手法。3.通过分析文章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体味本文微言大义、语短情长的风格,掌握说理与反驳相结合的方法。2.深入理解“政躬违和” “珍摄” “毋庸赘言” “旨哉斯言”等文言用语的巧妙运用及其表达效果。3.通过诵读体会信中所表达的关怀、批评、反驳、劝说等不同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认识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步伐不可阻挡,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体味文章言辞恳切的语言特点。3.掌握说理与反驳相结合的

    2、写法。4.体会文中蕴含的深情。【教学工具】教学 PPT,朗读音频【教学方法】1.文献法。2.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相结合。3.自主探究法。【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味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致蒋经国先生信,在信中廖承志言辞恳切地叙述了与蒋经国的交往和友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蒋经国应从民族利益出发,为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二、知识卡片1.作者档案廖承志(19081983) ,曾用名何柳华。广东惠阳县(现惠城区)陈江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他,出身国民党元老之名门,却在革命低潮时投奔了中国共产党;他曾多次被捕入狱,却每次都

    3、奇迹般生还;他曾因“海外关系”被批判,却凭这份关系在外交战线上独树一帜。童年被叫作“肥仔” ,晚年被尊为“廖公” 。他为世界和平事业,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了特殊的贡献。2.背景链接1982 年 7 月,蒋经国在悼念父亲蒋介石的文章中,写道“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 ,还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 。很快,2中共方面就做出了反应。1982 年 7 月 24 日,廖承志给蒋经国发出公开信,刊发在 7 月 25 日的人民日报上,引起海内外极大震动。这样一来,到 1987 年 10 月,以廖承志公开信为切入点,在中共和平统一政策的推动下,经过两岸的共同努力,

    4、海峡两岸持续了 38 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了。3.书信的分类:书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就是用于私人交往的一般书信和用于公事交往的专用书信。书信的格式:(1)称谓: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表尊敬 (2)问候语:单独成行,以示礼貌。在正文称谓后,如: “您好” , “近好” , “节日快乐” 。 (3)正文:信的主体,可根据对象和内容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内容多可分段写。 (4)敬语: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 (5)署名和日期: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

    5、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三、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结合文后字词积累(1)生难字咫尺(zh) 诠察(qun) 东隅(y) 政躬(gng)梗概(gng) 苟同(gu) 瞬(shn) 绸缪(chu)难辞其咎(ji) 泯恩仇(mn) 毋庸赘言(zhu) 厝(cu) (2)重点词语苟同:随便地同意。悖谬:荒谬,不合道理。诠察:明察真理。诠,事理,真理。东隅:东南角落。文中指台湾。珍摄:保重身体。珍,珍重。摄,保养。束装就道:整装上路。经纬万端:指形势错综复杂。毋庸赘言:无须说多余的话。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同

    6、捐前嫌: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难辞其咎:难以推卸罪责。咎,罪过。旨哉斯言:这话说得对啊。旨哉,赞美之词。斯言,这番话。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令,美好。时不我与:时间不等待我。指要抓紧时间。 “我与” ,即“与我” 。政躬违和:指蒋经国患病。政躬,对执政首脑身体的尊称。违和,不平和,即生病。未雨绸缪:原指趁着天还没有下雨,预先修理房屋门窗。后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绸缪,修缮。四、带问题默读课文, 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本文是廖承志给自己的旧友蒋经国先生的信,旨在劝说蒋经国从历史的高度,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为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贡献。 )2.文中表达哪些情感? (私交

    7、之谊和政治情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3在上节课,我们简单地了解了作者情况和时代背景,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本课文。二、初步感知1.文题探讨文章标题醒目、概括、简洁。一方面表明了文章的体裁是书信,另一方面表明了收信的对象是“蒋经国先生” 。2.分层解读第一部分(第 1 段):以饱含真诚的语言畅叙三十六年的阔别情思,并叮嘱蒋经国保重身体。第二部分(第 26 段):从民族利益、历史责任、个人前途和抱负三大角度劝说蒋经国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第三部分(第 78 段):结尾,再次叙旧,以情动人。三、深层领悟1.本文观点鲜明,内容铿锵有力。言简意赅,不卑不亢。在学习中,你感受到哪些艺术特色?(1)信

    8、的内容微言大义,语短情长;全文气氛凝重,文采斐然,句式长短相宜,词语顿挫有节,音调高低抑扬,余韵久远,其味无穷。(2) “愿弟慎思” “望弟再思” “尚望三思” ,使表述的内容层层深入,由国家民族的利益而至个人的抱负前途,表现出作者为对方设想周到,关怀备至。此三句作为三段文字的结束语,使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3)信中一方面申明大义,晓之以理,另一方面对蒋经国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进行了反驳。信中针对蒋经国所声言的“三不” ,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进行全面驳斥,还分别反驳了蒋经国所说的若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则是“罪人” “投降” “屈事”“吃亏” “上当” ,要“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9、”等错误言论。此信在反驳蒋经国错误言论时,做到了批评中肯,说理透彻,语气委婉,鼓励热情,措辞适当,既坚持了原则,又易被对方接受。(4)总之,这是一封用文言写的信,为当代不可多得的文言佳作。此信公开发表后,即刻引起海内外人士的关注与称赞。我们要学习作者的满腔爱国之情以及博大宽广的胸襟。同时,学会恰当运用文言句式、文言词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信的开头部分有什么特点?信的开头,畅叙阔别情思,表达了对蒋经国的深切关怀。信由两人私交入手,不计个人恩怨,不仅关心其身体健康,更主要的是关怀其政治前途。作者先叙旧,再议别离,最后问安。信的开头首先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为下文将进行的劝告作了很好的铺垫。3.

    10、作者在写这封信时,新中国成立已三十多年,白话文也早已开始使用,这篇公开信为什么还要用文言?因为台湾还屡屡使用文言,写信要看对象,用文言无异有着较强的亲和力,显示了特殊年代沟通海峡两岸的文字的力量。此信写得文采斐然,古风扑面,温润感人,丝丝入扣,确实令人印象极深。廖承志以文言行文不但展现了共产党强大的政治力量,也以同窗兄长的口吻对蒋经国予以鼓励和劝慰,甚至训诫,有白话文不可替代的力量。4.这封信意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贡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的?这封信意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贡献。首先从民族利益角度进行劝说;其次从历史责任的角度进行劝说;再次,从蒋经国的个人抱负角度进行劝说。此外,4蒋经国曾切望蒋介石的灵柩能运回老家, “与先人同在” 。信中指出若祖国统一,则其个人孝心亦可成为现实。【结束语】本文是廖承志给在台湾执政的蒋经国先生的一封劝告信,这封信旨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言辞恳切,感情炽烈,表达了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实现统一祖国伟业的愿望。【板书设计】致蒋经国先生信 廖承志慎思民族利益再思说理 历史责任三思个人抱负言情 思念殷切 关怀备至设想 周到批评中肯为实现祖国统一作贡献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致蒋经国先生信教案语文版.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