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3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162337       资源大小:12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3新人教版.doc

    1、1第 6 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授课日期课题 第 6 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授课类型 新授课授课教师教 学 目 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劳动力结构变化、推行大众教育、城市化及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的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也要谁

    2、认识事物的发展具有两面性这一辩证性特点。重点难点重点:推广大众教育、城市化难点:对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也带来负责影响的理解突破方法:因学生对本课内容比较熟悉,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等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加强对本课重点的分析、归纳和概括。通过设置问题,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补充的历史资料,从面突破难点。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具备很多历史知识,较好掌握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依据信息得出结论。鉴于本课的内容较为抽象,所以适当地选取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并将其结合在一起,以利于学生更

    3、直观地感受、认识和理解问题。教具 和教法教具:电脑及多媒体设备、自制教学课件、有关插图教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练习检测法、线索总结法。教学过程及内容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2【新课导入】师: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这些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是益呢?还是有害呢?让我们共同学习第 6 课工业国家的社会变化。生:学生认真听讲。利用问题能调动学生情绪,渲染气氛,自然奖学生带入课堂。【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工业革命使有限的土地面积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刺激了欧洲人口在 19

    4、 世纪约为人增长。从 1800-1914年,欧洲人口由 1.9 亿发展到 4.6 亿;同期美国人口从500 万增加到约 1 亿人。与人口成长紧密相连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西方社会不断城市化。在德国,1840 年人口有 10 万左右的城市只有两个,到 1910 年则达 48 个。英国 1901 年的人口统计表明,从事农业的人口只占工业企业雇佣的人口的 20%左右。美国在 1915年有 40%左右的人居住在工业地区。问题:从材料中能找到哪些工业革命后的变化?一、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多媒体展示马尔萨斯图片师讲述人口增长的原因和代表国家。多媒体展示“英国女工”图片。师讲述劳动力结构变化的原因和代

    5、表国家。过渡: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推行大众教育。师讲述大众教育出现时间、原因、代表国家、产生过程和意义。二、 城市化多媒体出示 19 世纪英国城市图片师讲述城市化出现的时间、原因和代表国家。多媒体出示图片,展示 19 世纪中期,英国城市的街道狭窄而拥挤,卫生条件极差,孩子们在垃圾堆上玩耍。师讲述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学生阅读材料和材料,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自主学习回答问题。通过对教材和材料的解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类比讲述,使学生明白教育对于科技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重要性。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3三、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师讲述工

    6、业革命后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的情况。多媒体出示材料: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着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美】阿萨 勃里格英国社会史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学生自已写出答案,组内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回答。学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对比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练习测检】一、选择题1、右图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提高了生产效率 B拉大了贫富差距C改变了生活方式 D加速了战

    7、争爆发2、19 世纪中期,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和沃尔特惠特曼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巴黎景象,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妨受着痛苦,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 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两段诗歌表明( )A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的只有痛苦 B工业化污染城市环境成共识C诗人们对城市工业化的看法不同 D工业化城市受到普遍欢迎学生生自主完成回答。检测当堂掌握情况。【课堂总结】学习总结:(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方法和有疑惑的问题,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4作业设计 1、主体作业: 课后书面作业:相应习题。2、分层作业:板 书 设 计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1、人口增长(1)原因:(2)代表:2、劳动力结构变化(1)原因(2)代表:3、大众教育:(1)时间:(2)原因:(3)代表:(4)过程:(5)意义:二、城市化1、时间:2、原因:3、代表: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的加剧1、环境污染2、贫富分化的加剧5教 学 反 思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案3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eveningprove2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