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的改革与演变基础测验(45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1,斯大林逝世于() A1937 年 B1946 年 C1953 年 D1964 年2苏联的改革步伐开始于以下哪一领导人时期()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3对赫鲁晓夫改革评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 改革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 进入 60 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D 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41964 年被迫
2、下台的苏共领导人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5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进行的领域是() A 政治 B 经济 C 军事 D 外交6下列有关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苏联进行政治改革苏联进行经济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完全解体 A B C D 7对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评价不正确的是()A 使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B 使国家权力分散C 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D 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8首先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 A 俄罗斯 B 白俄罗斯 C 立陶宛 D 乌克兰 29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是() A苏维埃主权共
3、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 B俄罗斯等 11 国领导人签署建立独联体的文件 C俄罗斯等三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定 D叶利钦及其支持者掌握国家政权 10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A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B1989 年下半期 C1990 年初 D1991 年底 11 80 年代中期,造成苏联国内矛盾重重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A美苏两国长期争霸 B未能克服国家体制存在的问题 C对外扩张消耗扩大 D对东欧国家干涉过多 12苏联解体表明了 () A列宁主义的失败 B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C“苏联模式”的失败 D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13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大到多国是在() A一战后 B俄国十月革命后 C二战后 D美苏争霸
4、后 14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 A学习西欧的发展经验 B大都按照苏联模式建设 C大都学习中国的经验 D走独立发展的道路 15在东欧剧变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较为突出的是() A匈牙利 B罗马尼亚 C保加利亚 D捷克斯洛伐克 16下列有关匈牙利改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前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B改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C改革健全了民主与法制,稳定了政治局势 D改革调整了国民经济农、轻、重的比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7东欧改革过程中,试图摆脱苏联模式而受到苏联镇压的国家是() A 捷克斯洛伐克 B 南斯拉夫 3C 匈牙利 D 保加利亚 18东欧剧变开始于 () A1989
5、年 B 1991 年 C1992 年 D 1990 年 19东欧国家的剧变主要是指() A执政党的变化 B国家名称的变化 C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德国统一2020 世纪 90 年代初,实现统一的国家是()A 南斯拉夫 B 德国 C 朝鲜 D 苏联 21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是 () A波兰 B南斯拉夫 C匈牙利 D捷克斯洛伐克 22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五的国家是() A波兰 B南斯拉夫 C匈牙利 D捷克斯洛伐克 2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同外因是() A苏联模式僵化 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C东欧和苏联体制的弊端 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2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表明了() A社会主义的
6、失败 B社会主义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 C建立社会主义目前不具备条件 D西方国家决不会放弃“和平演变”战略 25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我们应吸取的教训是()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防止西方“和平演变” 必须搞好经济建设A B C D 二、非选择题(50 分) 26识图题(10 分) 看图后回答: 4(1)写出图中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背景。(2 分)(2)这些国家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4 分)(3)结果如何?我们从中可以吸取怎样的教训?(4 分)27阅读下列材料(15 分) “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
7、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回答:(1)通过材料概括东欧剧变的原因。(2)东欧剧变大致涉及到哪些国家?(列举五个以上)(3)以上材料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有何启示?528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也在二战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苏联在1991 年解体,中国的社会主义蓬勃发展。你认
8、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上中国和苏联有什么不同点?(25 分)第五单元综合测评(45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6(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11953 年斯大林逝世后,在苏联开始进行改革的是()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安德罗波夫 D契尔年科2赫鲁晓夫改革的目的是() A 同美国竞争B 为了否定斯大林,树立个人权威 C 为了克服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 D 为彻底改变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对赫鲁晓夫改革评述正确的选项是()A 改革彻底改变了斯大林模式 B 改革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
9、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 进入 70 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D 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4戈尔巴乔夫上台的时间是() A 1953 年 B 1964 年 C 1985 年 D 1989 年 5下列有关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苏联进行政治改革 苏联进行经济改革“八一九事件” 苏联完全解体 ABC D 6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相同之处有() 使人民生活得以改善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使中央集权得以加强引起国家的各种矛盾突出A B C D7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局势更加动荡的主要表现是()苏联国民经济开始大滑坡民族分裂活动愈演愈烈实
10、行多党制“八一九事件”发生 A B C D 8戈尔巴乔夫改革后的苏联实行的是()7A无党制 B一党制 C两党制 D多党制 9 “八一九事件”后得以控制全局的俄罗斯领导人是() A利加乔夫 B安德罗波夫 C叶利钦 D普京101991 年发生在苏联首都的“八一九事件”,其初衷是()A挽救联邦,避免解体 B篡党夺权,个人野心 C 制造事端,加速分裂 D沽名钓誉,骗取民心 11首先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 A俄罗斯 B白俄罗斯 C乌克兰 D立陶宛 12苏联自建立到解体存在了() A 20 年 B 37 年 C 69 年 D 82 年 13为以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经济的全面提高埋下
11、隐患的是() A工业基础不够发达 B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广泛实行银行和工业的国有化 D抛开苏联模式进行全面改革 14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其中突出的是 A波兰 B匈牙利 C捷克斯洛伐克 D罗马尼亚 151968 年被苏联镇压的改革发生在 () A匈牙利 B罗马尼亚 C南斯拉夫 D捷克斯洛伐克 16匈牙利在政治方面的改革包括() 改善党的领导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法制 改革管理体制A B C D 17下列有关匈牙利改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前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B改革发生在“匈牙利事件”之前 C改革健全了民主与法制,稳定了政治局势 D改革
12、调整了国民经济农、轻、重的比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8关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8B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 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D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五 19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是() A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B东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东欧国家松绑 D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20东欧剧变开始的时间是() A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 B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C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 D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 21东欧剧变后下列哪一国
13、家内战频繁,且分裂出多个国家() A 匈牙利 B 波兰 C 罗巴尼亚 D 南斯拉夫22苏共最后一位总书记是()A叶利钦 B戈尔巴乔夫 C赫鲁晓夫 D普京23东欧剧变前,导致其严重政治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 党内出现了反对派 B 执政党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C 自身严重的经济困难 D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24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应该吸取的东欧剧变的重要历史教训有 必须加强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实行多党制、政治多元化 A B C D2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中国则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表明()在不发达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行不通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14、行不通社会主义只是暂时遭遇挫折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50 分)26识图题(20 分) (1)电视中正在宣布苏联解体的这个人是谁?分析他进行改革的背景。(2 分)9(2)他改革的内容和结果。(10 分)(3)苏联解体的时间并分析解体原因。(8 分)27材料题(10 分)材料一 1950 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已经接近 1940 年的水平,其中,籽棉、甜菜、肉、蛋、奶的产量还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粮食生产停滞不前,长期处于落后状态,1950 年全苏联的粮食产量仅有 81 200 万吨,比 1940 年还少 440 万吨。1950 年后,苏联的工业生产增
15、长速度下降,工业消费品严重不足,农民负担沉重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引自世界近现代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见图)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 分)(2)你认为苏联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2 分)(3)材料二中的苏联领导人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什么结果?(6 分)28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建立的?有何意义?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是在什么时间?其中有哪些东欧国家?它们是如何进行建设的?最后结果如何?(20 分)10参考答案第五单元基础测评一、选择题(5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C C D A B D D C B D B
16、 C C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B A A C B D B D B D 二、非选择题(50 分)1126(1)在苏联的支持和帮助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2 分) (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按照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4 分) (3)从 1989 年开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相继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制度不复存在。(2 分)社会主义建设要符合本国国情。(2 分) 27(1)内部原因:照搬苏联模式,阻碍经济发展,伤害民族感情。(2 分) 外部原因:苏联的“新思维”
17、;西方的“和平演变”。(4 分) (2)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罗马尼亚等。(5 分) (3)建设社会主义一定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等(言之有理即可)。(4 分) 28从建设上看:苏联采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即习惯上所说的斯大林模式。(3 分)中国起初也照搬苏联模式;(3 分)虽然在 1956 年后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没有摆脱苏联的模式。(3 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 分) 从改革上看:苏联在 50 年代、80 年代先后兴起两次改革。(2 分)50 年代
18、的改革虽然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但总的来看,是在原体制上的修补,成效不大。(3 分)80年代的改革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改革失败。(4 分)中国从 1978 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调整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改革从农村开始,逐渐波及城市,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结果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 分)第五单元综合测评12一、选择题(5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B C B C C B C D C A D C
19、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D B D A C D B C D D 二、选择题(50 分)26戈尔巴乔夫,他上台时,苏联经济面临停滞局面。(2 分)(2)改革分为经济和政治两方面。(2 分)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后将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2 分)结果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改革导致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6 分)(3)1991 年底。(2 分)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政治改革放弃社会主义原则。(2 分)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解体的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原因。
20、高度集中且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的实现,致使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2 分)西方国家的干预、压力和“和平演变”战略也是苏联解体重要原因。(2 分)27(1)苏联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2 分) (2)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2 分) (3)他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2 分) 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4 分) 28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暴力革命,即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的。(2 分)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6 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大为十几个国家。(2 分) 13有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4 分)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它们先后进行改革,以推动经济发展。(2 分) 结果:东欧自 1989 年开始,发生剧变,社会主义制度不复存在。(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