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章 第三节 欧姆定律,改变电流的方法有哪些?,怎样才能得到所需要的电流?,我们可能需要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活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猜想与讨论: 1、你认为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2、你打算 探究电压、电阻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应该用什么方法?,如何控制变量?需要哪些器材、设计一个电路?,设计活动方案,议一议1.探究电压、电阻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应该用2.怎样研究电压对电流的影响?3.怎样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控制变量法,保持电阻R不变,看改变电压后电流如何变化。,保持电压U不变,看改变电阻后电流如
2、何变化。,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 与加在导体两端 电压 的关系,(R),(U),(U),(I),A,信息快递:要改变电阻R 两端的电压只需调节滑片P的位置,滑动变阻器 还有什么作用?,保护电路。 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表1:,R=10不变,改变电压U,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表1,R=10,结论:电阻R不变时,,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通过导体的电流与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 压成_。,正比,表2,U=2V,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U),(R),电阻改变后, 电压还是2V吗? 怎么办?,滑动变阻器 还有什么作用?,保护电
3、路。 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结论:电压U不变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关系。,表2,U=2V,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反比,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我们得到如下结论:,实验结论:,欧姆定律,1、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三个量必须是同一电路上的电流、 电压、电阻.,(3)知道I、U、R这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求第三个.,(1) I(A) U(V) R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 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表达
4、式:,一、欧姆定律内容,二、欧姆定律理解,(4)、电阻R不变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_ _ 关系,(5)、电压U不变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_ _关系,正比,反比,U=R,三、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1 、由I=U/R得R=U/I: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判断正误,2 、由I=U/R得U=IR: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 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练习,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500mA,此导体的电阻为_。切断电源,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_。,4,4,一段导线两端的电压是6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5、0.4安.若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到10伏时,能不能用量程为0.6安的电流表来测量通过导体的电流?(计算回答),初露锋芒,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滑片P向右移动时,关于两表示数的变化下述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大 B.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考验你的时候到啦!,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本节所学内容,本节课我们进行了两次探究,综合起来,我们“发现”了电路中的“交通规则”欧姆定律,它的内容是:运用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 (1)电流 IU/R (2)电压 UIR (3)电阻 RU/I(但R的大小与U、I无关!),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如图为“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1)为了达到研究的目的,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_ _不变; (2)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读数是2.5 V,电流表的读数是0.5A,现在将阻值为5的电阻R换成阻值为10 的电阻接入电路来进行研究,则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 _ _ _.,电阻两端的电压,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 为2.5V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