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王大娘钉缸》课件1湘艺版.ppt
-
资源ID:1157262
资源大小:3.51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王大娘钉缸》课件1湘艺版.ppt
河南民歌,地花鼓,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地花鼓受人喜爱的原因,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王大娘钉缸,王大娘钉缸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 从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 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徵(sol)音上,其衬词部分,结音落在商(re)音上,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宫(do)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发展下行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回到调式主音徵(sol)音上,给人以完满结束的感觉。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