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典图判读4,光照图的判读,典例呈现,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P4-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图P4-1,B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P点正好日出,说明图中EF线为晨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根据图中经纬线经过的地区可知,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135E经线上,所以135E地方时为6时,则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为135W,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135W。因此B项正确。,(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A 解析 根据上题
2、结论可知,此时正值北半球秋季,江淮平原地区正在播种冬小麦,B、D项都发生在北半球夏季,C项发生在北半球冬季。,(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 ) A. 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C. 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判读技巧,1认识不同类型的光照图光照图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其在平面上的投影也就不同,最常见的光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矩形投影图、光照局部图等。 (1)侧视图和俯视图侧视图为由赤道上空观察到的晨昏线投影图,俯视图为由极地上空观察到的晨昏线投影图。观察点既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地上空,观察到的晨昏线投影图为斜侧(俯
3、)视图。,图P4-2,(2)矩形投影图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判读此类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极夜和赤道上的日出日落时间等。 (3)局部图 解题时把图像补充完整,可降低解题难度。如图P4-4:,图P4-4,图P4-3,2把握光照图判读中的“五个关键”以上三种方法适合所有晨昏线图的判读,但在判读俯视图时必须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出地球自转方向,再根据自转法判断出晨昏线。根据上述方法可知图P3-3中,AB为晨线,BC为昏线。,(续表),(续表),应用提升,图P4-5中阴影部分与其他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
4、点的纬度为0,b点的纬度70。读图回答12题。图P4-5,1 b点所在经线是 ( ) A.45E B.90E C.90W D.135W,D 解析 读图,结合题干可知,图中阴影部分与其他部分日期不同,说明甲地所在经线与b点所在经线一个是180经线(国际日界线),一个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ab为晨昏线,a点的纬度为0,b点的纬度为70,说明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a点位于赤道,时刻是6时或18时。图中所示甲与b经度间隔是45,所以a与b经度间隔为90,相差6个小时,a与甲间隔45,相差3个小时。若a点是6时,则甲地为9时,b点为12时,没有0时经线,此种情况不成立。所以a点只能是18时,ab为昏线。此时甲地为21时,b点为24时。由此分析,甲地位于180经线上,此时时间是21时,可以求出b点所在经线为135W。,2此时 ( ) A.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B.太阳直射点北移 C.甲地夜长为6小时 D.地球公转速度加快,C 解析 由上题分析,甲地21时日落,可以计算出甲地的昼长是18小时,夜长为6小时;此时70S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B、D两项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