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典图判读16,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典例呈现,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图P16-1是四种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局面的是( ) A. B. C. D.,图P16-1,D 解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的“用工荒”局面是指部分劳动力指向型企业因劳动力成本升高,而雇佣不到廉价劳动力的情形。读图可知,四种工业部门,劳动力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分别是17%、40%、20%、60%,其中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最大,最可能为劳动力指向型,故D正确。,(2)“用工荒”可能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产生的
2、影响是 ( ) A.劳动力回流到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B 解析 “用工荒”局面是由劳动力成本上升引起的,不是由劳动力数量过多引起的,故劳动力不会因“用工荒”而回流到第一产业,A错误。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其利润下降,这将刺激企业通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形式发展,这有利于促进区域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B正确。“用工荒”会导致企业平均工资上升,资金投入增加,故C、D错误。,判读技巧,1.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续表),2.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 (1)二维坐标图 首先明确坐
3、标以及图例的含义,然后根据相关指标的大小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图a中,水平方向表示四种工业类型,柱形表示的是各种工业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总投入比重最大的因素,即影响该类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图a中,甲为技术指向型工业,乙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丁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2)平面三角坐标图读图时要明确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图b中,为技术指向型工业,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3)玫瑰统计图图c反映了五种工业区位因素,以距离原点的远近为影响强弱的标志。从图中可以看出,受原料因素影响最强,其次是劳动力,可以判断其为原料指向型工业;受
4、技术因素影响最强,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受劳动力因素影响最强,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受市场因素影响最强,是市场指向型工业;受动力因素影响最强,是动力指向型工业。,(4)等值线图图d将重要工业区位因素以等值线图的形式展示出来,要求分析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工业区位。图中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那么甲、乙、丙、丁、戊五个地点最适合建厂的是哪一地点?要分别读出甲、乙、丙、丁、戊五个地点从M1、M2 运输原料和运输产品到市场 N 的运费总和
5、,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正确选择,最适合建厂的为丙地。,(5)发展模式图读图e可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地,为原料指向型,后来向市场扩展。从图中信息流和实物流状况可以看出,早期实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原料地与市场间只有信息流,该工业成为市场指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了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6)分布图图f是一幅点阵分布图,依据图示信息,美国本土东部人口密度大,该工业布局较多;中西部人口密度小,该工业布局较少。该工业布局与原料、燃料等因素的分布无直接相关性,因此可推测该工业为市场指向型工业。,应用提升,图P16-2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
6、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的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图P16-2,1.由图可以推断,该区域 ( )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C 解析 图中显示,该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工资水平升高,剩余劳动力减少。T0T1年时工资水平低,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说明此时工业化水平很低,工业企业主要是初加工类型,类型不多。T1T2年期间工资水平明显升高,说明新产业代替旧产业,处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T2年后产业升级基本完成,但未显示出衰退迹象。,2.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 A.甲类
7、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B 解析甲类企业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的人均工资一直较低,说明其属于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企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应该更早被淘汰;由于甲类企业所能支付的人均工资较低,所以其应该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相对于甲类企业,乙类企业人均工资水平高,属于较高层次的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相对较晚。,3.图P16-3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年来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图P16-3,A.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
8、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动力指向型和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工业,A 解析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可促进就业,原料指向型工业可促进农业产业化,此外这两种工业类型也比较适合安徽省的省情。,图P16-4为工业生产的投入因素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 45题。,图P16-4,4.分别和相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A.制糖、钢铁 B.纺织、石化 C.普通服装、机械 D.微电子、炼铝,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类工业人才投入所占比重最大,为技术指向型工业;类工业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指向型工业。微电子工业和炼铝工业分别属于两类工业。,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类
9、工业地域逐渐从分散走向集聚 B.类工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逐渐提高 C.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渐从东部沿海转移到中西部 D.类工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C 解析 类工业为技术指向型工业,产品质量轻、价格高,工业生产趋向于分散;类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人才(科技)和能源,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低;类工业为动力指向型工业,因我国东部能源短缺而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类工业人才投入比重小,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图P16-5为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只考虑经济效益,该工业部门应该布局在 ( ) A. B. C. D.,图P16-5,A 解析 图中显示,只有在位置,该工业产品价格高于成本,有利润;其他位置都是产品成本高于或等于价格,则无利润可言。,7.导致图中成本由b到a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交通运输更便利 B.逐步接近消费市场 C.环境污染越来越小 D.地租水平逐步降低,D 解析 由b到a成本逐渐降低,而一般由市中心向外地租越来越低,故这一变化与由市中心到近郊的地租变化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