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整合(五),综合探究,一、从近代化角度评价洋务运动,二、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列强入侵: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2)政府支持: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3)广大群众: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持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与力量源泉。,2.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
2、素(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金、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不平衡使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3、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也使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四、全面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原因(1)“欧风美雨”的影响。
4、(2)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等重大事件的推动。(3)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4)经济发展是变迁的根本原因。 2.规律(1)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2)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3)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4)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3.影响(1)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化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4.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复习对策,本专题主要涉及经济的工业化和社会生活的近代化。民族工业的发展是考查的重点高频知识,需要对阶段线索和细节全面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社会生活变迁近三次考试命题相对集中分值有较大的增加,考查的形式多样化有必考选择和选考选择也出现材料题,对该专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知识的记忆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