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五讲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课件.ppt

    • 资源ID:1154700       资源大小:2.44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五讲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课件.ppt

    1、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一、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尝试 政治上从帝国到民国:从政治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这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社会生活上从臣民到国民: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 思想上从“君权神授”到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是一

    2、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 经济上从变法图存到实业救国: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知识拓展:多角度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 思想:体现了西方的启蒙思想,如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孟德斯鸠);人民主权(卢梭);天赋人权(伏尔泰)等。 内容:国家主权的归属及人民拥有的自由权利和义务,确立起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保证民主共和制度。 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

    3、步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知识拓展:北洋军阀统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指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到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这一时期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的斗争,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前期专权,后期甚至要复辟帝制,为维护民主共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最终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到军阀割据的时期(19161928年),主要的军阀有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张作霖为首的奉系,以及南方的漠系和桂系,为

    4、增强自己的实力,这些军阀纷纷选择帝国主义国家做靠山。为了争夺地盘,大小军阀各霸一方,连年内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成为近代中国最黑暗的统治时期。,(2017海南高考10)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2017江苏高考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由此推断( ) A万国公报

    5、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2017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最强大脑,材料 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

    6、目标已经实现。他们因此不顾孙中山的反对,情愿同袁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和民生主义,只接受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阶段的革命方略,而只是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例证所提观点。(要求:明确写出所提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观点:资产阶级革命派自己葬送了革命成果。 论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孙中山设计了民族、民权、民生的完美的资产阶级共

    7、和国方案,革命派未认识到民权、民生的重要性; 其次:阐述袁世凯走上了复辟帝制的独裁道路,废除临时约法,中国进入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政府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未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暂时失败。,二、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1)“短暂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发展良机,民族工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短暂的春天”。 (2)突出特征: 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一些主

    8、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本国资本。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3)进步作用: 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培养了大批技术员工,提高了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使生产走向集中,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工人阶级团结的加强、革命的发动,都有重要作用。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发展的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使中国的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企业内迁: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

    9、夺,历尽艰险将企业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本毁灭,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 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的需要,实施战时体制,强化经济的全面统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到1941年,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的经济掠夺: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之后,美国大量对华进行商品输出,排挤了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为“新二十一条”。 官僚资本膨胀: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

    10、民族工业。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2017江苏高考11)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 ) 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三、国民革命运动的突出特点和重大成果 (1)以国共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革命统一战线,革命力量空前团结起来。 (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运动

    11、、农民运动都出现新高潮。 (3)有新式的正规军队国民革命军,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把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 (4)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第一次从列强手中收回了一些被侵略的权益。这促成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中国再次出现建立民主政治的良机。 (5)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叛变革命,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民主政治无从谈起。 (6)国民革命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相当普遍的革命洗礼;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口号,为广大人民所接受;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

    12、分军队。这些都成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新起点。,(2017江苏高考8)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2017海南高考11)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13、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四、抗日战争,(2017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五、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主要原因,六、五四新文化运动并非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拥护者虽然具有相当的反传统精神,但是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全盘性的反传统”。当然我们也承认

    14、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破得多,立得少,批判得多,创造得少,但是,没有创造,更不等于“全盘性的反传统”。而且就事物发展的逻辑而言,破和批判是立和创造的必要前提,正是由于有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对礼教、对中国旧的传统的猛烈批判,使人们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与迷信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才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才有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确立,才有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创造。因此无论从那一方面而言,我们都不能用“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来界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说“五四”是“全盘性的反传统运动”。 郑大华“五四”是全盘性的反传统运动吗兼与林毓生教授商榷,新视角:史学界一般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坚决否定

    15、态度,从而造成了传统文化某种程度的断裂。材料则指出不能用“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来界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材料反映新文化运动重大缺陷是 A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B对权威的蔑视与挑战 C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D具有崇洋媚外的特征,“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 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注意事项

    本文(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五讲民国前期与后期的中国课件.ppt)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