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文化对人的影响,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_和各种形式的_。 2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_和交往_。,一、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和特点,(2)文化影响人们的_活动、认识活动和_。,例1 (2016浙江文综,34,4分)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 ) “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 B C D,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
2、力。该县政府积极推动“文化车间”建设,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符合题意;文化作为精神力量,不能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不选;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但并非有了物质载体就能产生精神产品,还必须借助于社会实践来实现,说法不科学。答案:B 归纳总结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可按照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一般的思路来把握。从微观上看,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即人们的言行举止;从宏观上看,文化影响人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和改造。,3区分文化对人影响的两大特点,“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
3、持续性和稳定性。前者强调影响的方式,后者强调影响的时间。,例2 (2015山东文综,32,4分)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B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思路分析 无论是路遥的作品还是莫言的著作,无不体现着对家乡的眷恋,“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表明作家的作品受故乡文化的影响,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地域文化的关系及民
4、族精神的力量,B、C、D与材料无关。 答案:A,归纳总结 (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并非是无法选择的。我们应当提高辨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与落后的、腐朽的文化的能力,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的侵蚀。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但并非是无法改变的。这种深远持久的影响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逐步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能会随之而改变。,二、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正确理解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 a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影响人的成长、塑造人,但只有积极向上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
5、人的全面发展。 b不要过分夸大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生的塑造并非是决定性的。优秀文化仅仅是塑造人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也对健全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用标志词区分文化对人的作用。 a能够体现“潜移默化”的词语或句子:“无形中”“熏陶”“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能够体现“深远持久”的词语或句子:“难以改变”“保持”“乡音无改鬓毛衰”等。 b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常用 “欣赏到”“感受到”“享受到”“体验到”“领略到”“境界”等标志词;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常用“增强了”“鼓舞着”“激励着”“振奋了”等标志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可按照从微观
6、到宏观、从具体到一般的思路来把握: (1)宏观上理解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文化塑造人生,是指优秀文化和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在塑造人生方面的作用。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微观上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要注意传统文化、先进文化、腐朽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例3 2017江苏单科,34(1),6分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
7、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6分),思路分析,答案 经典诗歌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经典诗歌能使人获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启示,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经典诗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归纳总结 (1)在理论上,要明确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优秀文化能够做到这一点。 (2)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与当前我国进行的全民阅读、传诵经典、模范评选等文化活动相结合,与新时期的各种民族精神相结合,与当前人们的文化消费等生活实际相结合。,(3)在依据材料对接知识点时,容易造成遗漏知识点的问题,这是因为仅仅使用直接对接的方式,因此还需要使用延伸对接的方式补充相关知识点,这样才能够回答完整。,文化环境 文化活动 行为 方式 实践 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