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1此类题考查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公民,最常见的考法,从情境材料来看,如公民积极参与大到国家立法、环保、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特别是“十三五”规划的具体实施,小到社区建设、居民自治、村民自治、价格听证等过程中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2从设问角度来看,以原因意义类和方法措施建议类等问题形式对公民的相关知识进行考查。 3从涉及的知识点来说,主要涉及公民的四大有序政治参与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意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多数试题从微观切入,取材于生活小事,小中见大。,例1 2014北京文综,38(3),10分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
2、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拥挤的车厢、高额的补贴在当前地铁供需条件下,票价的合理性成为关注的焦点。某校学生围绕“北京地铁票价涨不涨、怎么涨”开展研究性学习,在采访乘客的过程中,了解到如下一些看法。 乘客甲:“两块钱票价真便宜,涨价就不那么挤了。不过我每次就坐两站,总不该和坐十几站的人花一样多的钱呀。” 乘客乙:“我通常在高峰期挤地铁上班,真是人进去,相片出来啊。其实,非高峰期就没这么多人。”,乘客丙:“地铁便捷、污染少,关系到老百姓的民生,不能只考虑经济因素。” 地铁票价调整关系民生。召开地铁票价听证会,是保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使票价调整方案更加科学合理的有效方式。为使听证会获得预期效果,应注
3、意表中事项。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注意这些事项的理由。(10分),思路分析,答案 通过公示,保障公民知情权,保证听证会程序正当、有序进行。通过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保证听证会能发现拟订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各方利益。通过舆论监督,保证听证会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在回答与公民相关的问题时,应坚持以下逻辑: (1)对于政治生活依据或者原因意义类的设问,作答时应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必要性主要应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特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等相关知识分析;重要性多从对公民个人(常用词句如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实现民主权利等)
4、、对社会与国家(常用词句如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稳定和谐等)等角度分析。 (2)对于措施建议类问题,主要涉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政治参与的三原则、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知识,作答时要注意辨别使用公民政治参与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勿忘要依法有序政治参与。,13 公民与党、政府、人大等行为主体的组合式考查,1此类题考查的行为主体是公民、政党、人大、政府等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组合在一起。 2最常见的考法,从情境材料来看,一是包括公民在内的多行为主体围绕某一热点情境(如就业问题、环保问题、依法治国问题)考查各个行为主体怎样做,或者是做法的政治生活依据;二是考查公民与其他行为主体
5、的关系,如公民与人大的关系、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公民与政党的关系等。 3从设问角度看,主要是政治依据类和措施建议类两种。,例2 2015四川文综,14(1),12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治理化水平亟待提高。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
6、,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事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H市是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12分) 思路分析 依据设问,分析材料,一要用“”分层,二要圈出行为主体;三要画出关键词句;四要对接主要知识点,见下图。,答案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区治理。(3分)政府依
7、法履职,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及其工作职责,推动基层协同共治。(3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推动群众有序参与。(3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3分),(1)回答此类试题关键是找出材料中涉及的行为主体。 (2)在回答政治生活依据类题目时,注意先答上国家性质的因素,其次从主体角度分析,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四大政治参与的意义,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政府的性质、原则、依法行政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义,人大的地位、职能等。 (3)在回答措施建议类的问题时,主要使用公民的四大有序政治参与、党的地位和执政方式、政府的职能和依法行政、人大的地位和职能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