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收入分配公平,1老百姓眼中的改革关键词网络调查表明“收入分配”高居前列。增加收入一直是百姓最强烈的诉求之一,收入分配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新常态下要用新思维解决民生问题,把“提低、扩中、限高”落实好,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2在命题中常以集中反映收入分配改革的热点如劳动报酬改革(包括国企薪酬改革、工资集体协商)、按生产要素分配等为背景,以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城乡、行业、区域差距和扶贫开发等为情境,从促进分配公平的积极作用和措施角度,以图表数据、基尼系数和文字材料等形式进行设计。,例1 (改编题)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
2、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22日国资委发布关于做好中央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工作的通知,重点激励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管理人员。 有人认为,中央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可以促使效率提高,但会造成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导致两极分化。请你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此观点。(6分),思路分析 本题属于评析题,可以从合理性和不足两个方面加以分析。本题中“实行股权和分红激励”有利于提高效率,也会造成收入差距,但同时国家会通过宏观调控和再分配手段来调节收入差距,防止两极
3、分化。不能片面地看问题。 答案 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是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具体体现,可以促使效率提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3分)我国保护合法收入,同时,国家也会通过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收入差距进行调节,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有效防止两极分化。(3分),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答题范式: (1)对有关考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作用、意义、影响类的答题角度: 社会主义的本质。效率与公平。分配与消费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科学发展观。转方式调结构。劳动者。 (2)对有关考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建议类的答题角度: 根本途径
4、。一个制度保障。“两个比重”“两个同步”。 再分配领域及其手段。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先富与后富的关系。,06 财政政策及其作用,1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2常见的考法是:以当年度的重大经济或社会热点作为情境,如果情境提供了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考查财政的具体措施;如果情境提供了国家在某些领域的财政政策措施,通常考查财政的作用、意义或者影响。在情境设计的形式上除了常用的文字素材之外,图表、曲线或者二者结合是其常用形式。,例2 2015课标,38(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
5、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 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14分),思路分析,答案 合理性: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3分)我国目前财政赤字虽然在提高,但低于3%的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3分) 如何
6、用好: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2分)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3分)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3分),(1)在考查财政的作用、意义或影响时,注意拓展财政的作用,即除了教材中的三点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之外,还要注意财政在其他方面的作用。主要角度有:财政与稳定物价。财政与民生(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财政调节与市场调节。财政与转方式、调结构。财政与科技创新。财政与“三农”、扶贫开发。财政与生态文明建设。,(2)在考查财政措施时,要视国家的具体经济情况采取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
7、同时注意区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要混淆使用。 (3)注意GDP与财政收入、税收收入的关系;税率与财政收入的关系等。,07 税收政策及其作用,1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经济手段,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2018年税制改革重点关注营业税改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等。因此命题的情境设计将对准我国为解决经济和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所采取的税收体制的完善,如利用一种或几种税收政策的调整作为情,境素材,考查其调整的原因、作用或者影响,应联系多角度来思考;
8、或者考查税收与财政收入、GDP的关系,税收与再分配、税收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等角度也多有涉及。,例3 (2018湖北枣阳高中10月考试,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题。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经济企稳。 材料一 2017年我国赤字率保持在3%,适度扩大支出规模,提高支出的有效性和精准度,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财政资金优先用于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支持制造业改造升级。,材料二 2017年4月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农产品、天然气等增
9、值税税率从13%降至11%,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进一步加大减税力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助力经济企稳中的作用。(6分) (2)有人根据材料二得出结论:“要推动经济发展,就必须实施减税政策。”运用财政与税收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6分),思路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财政的作用,注意材料与观点的对接,见下图1。第(2)问属于评析类题目,注意采用辩证分析总结的方式阐述。见下图2。,图1,图2,答案 (1)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增长。保障重点领域开支需要,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可以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推动
10、经济转型升级。财政资金优先用于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促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每点2分,共6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国实施减税政策,可以降低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推动经济发展和创业创新,故题中观点有其合理之处。税收是实现国家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如果过多减税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热的情况下,国家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给经济“降温”,这时减税不但不会推动经济发展,反而会阻碍经济发展。(每点2分,共6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在应对策略上要明确税收的共性作用,如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和财政政策,是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进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税收反映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状况,对市场主体活动具有监督、管理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