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热点串讲篇第5讲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课件.ppt

    • 资源ID:1153869       资源大小:2.54M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热点串讲篇第5讲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课件.ppt

    1、第5讲 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古代中国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的不同特征及原因,2.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1)古代科学技术的萌芽催生古代农业文明:应用数学知识、天文、医学、四大发明等。欧洲处于“黑暗中世纪”时,科技、经济、社会进步受到极大阻碍,四大发明是近代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前提和条件。(2)近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引发工业文明:日心说动摇了教会观念,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近代科学诞生;一系列发明创造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3)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迎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信息技术、空间革命使人类社会日新月异,以信息革命为中心的新科学革命带领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押题1 (2018陕西

    2、渭南调研)(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皇家学会是从培根的实验哲学的追随者们成立的一个非正式社团发展而成的。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被视为英国科学体制化的标志。1666年,法国皇家科学院由法国政府批准成立,以皇家名义招聘全国优秀科学家到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并给以薪俸。这一模式对后来其他国家的科学体制化产生了很大影响。英国皇家学会虽然冠以“皇家”之名,实为自主的民间组织。起初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会员仅分布在少数几个专业上。从17世纪60年代到18世纪30年代,医师会员的比重一直居于半数以上,始终保持在 55%左右。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化学家、工程专家的比重也在逐

    3、渐增加,地质学家可谓异军突起,到19世纪60年代已成为仅次于医师的第二大群体。 摘编自徐飞英国皇家学会发展规律及其启示,材料二 中国在洋务时期有了科学体制化的最早萌芽。从甲午战争到民国初年,伴随着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改良,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壮大,成立了许多的科学社团,从而促进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辛亥革命后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科学家团体也同时产生,并成立了相关的科技学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科学社。1915年,从美国学成归来的许多有识青年提出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社在体制上效仿英国,它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1928 年,中央研究院宣告正式

    4、成立。中央研究院从模式上属于法式。它是中央政府主办的全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科研机构的建立,科研人才的增多,科学家的职业化和科学共同体的出现等,表明了中央研究院时期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科学体制化。 摘编自帅娜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的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专业构成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西科学体制化的异同,并简要说明近代中西科技体制化对中国当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启示。(17分),答案 (1)变化:从医师占比重半数以上到化学家、工程专家比重上升,尤其是地质学家地位上升快。 原因:17世纪中叶时,生物学发展迅速,医药学科

    5、技在近代科学形成时期地位发展迅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发展,特别是石油工业的发展迅速。 (2)相同:两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处在资产阶级革命前后;民众科技意识的增强;统治者的组织和领导;新式人才的支持;科学团体的涌现;启蒙运动的推动。,不同:西方科技体制化形成时间远远早于中国;英国科技体制化形成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而中国面临民族危机;英国的科学体制化多是本土,中国最初学习英国的分散性体制,最终转变为法国式集中型体制。 启示:科学体制化是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加强科技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国家的干预和调控是中国科技体制化的制度保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1.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增

    6、长方式的转变(1)第一次工业革命:由手工到机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资本家依靠收入、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2)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科技为依托、以提高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组织为组织形式的经济增长模式。(3)第三次科技革命:利用经济、科技、军事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等,促进经济全球化。,2.近代以来主要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并且在科学实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验证(如发现海王星的依据);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机器生产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2)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

    7、影响:有力地挑战了神创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所揭示的关于生命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不仅结束了生物学中物种不变论的统治,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震动,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指出了时间、空间和物体的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4)量子论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量子论对化学、生物学、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等科学领域

    8、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5)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生活结构也发生了巨变,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把人类带进了万家灯火、通讯便捷的新世界,人们生活更加舒适、多彩。 (6)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一场科技革命,导致了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成为全球化时代技术特征。,押题2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科学史研究者认为:一个国家的重大科学成果数如果超过了同期全世界重大科学成果总数的25%,则

    9、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其持续的时间称作为科学兴盛期。下列图片是研究者根据统计数据制作,它揭示了科技中心与社会革命、产业革命的关系。,据周程科学中心转移的数理分析 运用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图示中两个要素进行论证;也可以对该问题进行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解析 本题解答需要对材料归纳观点,并加以论证;首先是要求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即要求阐述科技中心与社会革命、产业革命的关系,可以结合图片,得出社会革命推动科技中心的转移,科技中心带动产业革命的出现,也可以从第二幅图片中美国的科技中心与产业革命并不一致得出“

    10、社会革命、产业革命与成为科技中心形成有一定联系,但并不完全同步”的观点,还可以独立提出科技中心与科学家有关的观点;其次要求论证,第一个观点可以选取英国为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好的政治环境,推动了英国科技中心的出现,科技的发展又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家;第二个观点可以以美国为例,方法一样;第三个观点则需要选取两个或以上国家,比如美国、英国、法国等。,答案 观点一:社会革命推动科技中心转移,科技中心转移带动产业革命出现。 观点二:社会革命、产业革命与成为科技中心形成有一定联系,但并不完全同步。 观点三:科技中心的形成主要是与一批有创新力和

    11、影响力巨大的科学家有关。(观点3分。论证探讨如果就图示内容进行,必须涉及到两个方面,如观点一、二,至少要以一个国家为例,9分;如果补充,可将观点一二三结合,9分;如果独立提出,如观点三,至少要以两个国家为例,9分),1.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2)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推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4)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

    12、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2.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押题3 (2018甘肃天水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新中国教育大事记,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大事记等,上表反映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任选其中两个发展阶段,概括其特点并说明原因。(12分) 解析 第一小问“特点”,需要选定时间段,结合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内容概括,如选定1952年,据材料“按照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第二小问“原因”,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如选定195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方面计划经济的反映和工业化对人才的需要,政治方面加强了党对高校的领导,“一边倒”外交政策下受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等。,答案 示例一 特点: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政府办学;重工轻理,削弱人文学科。 原因:加强了党对高校的领导,计划经济的反映;“一边倒”外交政策下受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工业化对人才的需要。 示例二 特点:2000年办学方式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 原因: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办学弥补国家教育投入的不足。,


    注意事项

    本文(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热点串讲篇第5讲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课件.ppt)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