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第十四讲 欧洲东部和北亚俄罗斯,1在图中填注下列地理事物的数码代号。 北冰洋、波罗的海、太平洋、鄂霍次克海、里海、黑海、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黑龙江(阿穆尔河)、贝加尔湖、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莫斯科、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 2.读图,找到并在图中画出50N、30E、60E、180几条经纬线。,一、欧洲东部和北亚 1欧洲东部:指西起_东岸,东到_,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的欧洲部分。其面积占欧
2、洲的一半,人口占欧洲的1/4。 2北亚: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从乌拉尔山麓向东延伸到太平洋沿岸,北临北冰洋,南抵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的国界,是一个_的地区。面积约占亚洲的1/4,人口仅占亚洲的1.2%。,波罗的海,乌拉尔山,地广人稀,二、俄罗斯 1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大致位于30E与180之间,以及50N与70N之间,位于中高纬度,是世界上_的国家。 (2)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东北部隔A_与北美洲为界,西临B_,西南临C_、D_,北临_。,面积最大,白令海峡,波罗的海,黑海,里海,北冰洋,(3)邻国陆地边境线漫长,面积较大的邻国有_、_、_、_、_。,中国,蒙古,哈萨克
3、斯坦,乌克兰,芬兰,2地形与河流 (1)地形:地形多样,_和高原面积广大、地势总体为_。 山脉:A_、B_,两者为亚欧两洲分界线。 地形区:C_、D_、E_、 F_。 (2)主要河流,平原,西低东高,大高加索山,乌拉尔山,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欧洲最长河流,内河航运,凌汛,(3)湖泊:_,世界_的湖泊,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3气候 (1)总体特点:因所处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故冬季_,夏季 _。(2)主要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为A_;北部的北冰洋沿岸为寒冷的B_;西南部地区为C_;太平洋沿岸以D_为主。,贝加尔湖,最深,长而
4、寒冷,短而温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4农业(2)主要农业地带:_。 (3)主要农产品:_、_、向日葵、_。,东欧平原、南部顿河流域,小麦,甜菜,亚麻,5资源与工业 (1)自然资源:森林、水能、矿产资源丰富。 为_铁矿,为_油田,为_煤矿。,库尔斯克,秋明,库兹巴斯,(2)四大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 利亚工业区。,莫斯科,圣彼得堡,乌拉尔,新西伯利亚,6交通与城市 (1)交通:交通部门齐全,以_为主。 铁路运输: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欧洲部分,以_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有纵贯东西的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 内河航运
5、:伏尔加河航运发达,可五海(白海、里海、黑海、亚速海、芬兰湾)通航。 管道运输:将丰富的油气资源输往各大城市和工业区及其他国家。,铁路,莫斯科,(2)城市 A_为首都和最大的城市,B_为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C_为太平洋沿岸重要港口,D_是世界著名不冻港。,莫斯科,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思维点击】 1俄罗斯的交通为什么以铁路为主? 答案:俄罗斯虽多大河,但河流封冻期长,且多流经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俄罗斯虽海岸线漫长,但多数港口封冻期长,且除北冰洋外,其他海域港口与外洋联系需经别国海域。 俄罗斯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工业原料和产品运输量大。 俄罗斯地域辽阔,是长途运输的需要。 2
6、.摩尔曼斯克位于北冰洋沿岸,为什么会成为终年不冻港? 答案:这是受世界最强大的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造成的。来自温暖海域的北大西洋暖流,沿着流向把巨大的热量源源不断地输给巴伦支海,使巴伦支海大部分海域常年不冻。濒临巴伦支海的摩尔曼斯克深得其利,成为优良的不冻港。,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居民 (1)地理位置,(2)领土 俄罗斯面积超过1 7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和东、西半球的欧洲国家。 (3)人口和民族,(2)河流与湖泊 俄罗斯河流湖泊众多,主要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和贝加尔湖等。 伏尔加河全长3 600千米,注入里海,是欧洲第一长河,
7、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伏尔加”。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3)气候分布及差异 俄罗斯国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其名称及分布如下所示:,3.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1)自然资源丰富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基本自给的大国之一。,(2)工业 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 工业分布:俄罗斯工业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其主要的工业区及工业部门如下表所示:,工业发展变化 过度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出口,导致经济发展不够持续稳定。俄罗斯已将高新技术领域作为国家经济新的发展方向。 (3)俄罗斯的农业
8、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中高纬度,气候寒冷,农业生产很不稳定。 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上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因为这里地形以平原为主,纬度相对较低,离大西洋较近,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较为温和,适合农作物生长。主要的农产品有小麦、马铃薯、向日葵、亚麻、乳肉制品等。,(2)客、货运方式(3)“五海通航” 通过运河,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称为“五海通航”。“五海通航”不仅建立了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水运联系,而且还方便了俄罗斯和中亚、西亚、欧洲西部等地的交通联系。,读世界局部图(POQ为晨昏线)回答(1)(2)题。,典例解读,(1)对图中等温线的描述及其理由成立的是(
9、) A15 等温线东段大致和纬线平行,是因为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B等温线从海洋向陆地由20 向15 变化是因为处于夏季,海洋气温低,越远离海洋气温越高 C两条等温线在60附近均向南弯曲,是地形原因导致 D靠近海洋的等温线气温低,是因为寒流的影响 (2)图示时刻8小时后,P地( ) A旭日冉冉升起 B夕阳徐徐落入地平面 C日上三竿 D夜幕深沉,【解析】 (1)15 等温线东段大致和纬线平行,是因为受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A错;等温线从海洋向陆地由20 向15 变化其实反映的是纬度的变化,太阳辐射的不同, B错;两条等温线在60附近均向南弯曲,因为乌拉尔山脉海拔高气温低的原因,C对;靠近海洋的等温线气
10、温低,其实反映的是纬度高所以气温低,D错。(2)本题关键是通过等温线的数值判断图示时刻的季节,北冰洋在夏季有相当部分的海域是可以通航的,所以可以判断,不可能是夏半年,应为冬半年。再利用晨昏线,进而可以判断为北半球冬至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故弧PO是晨线,QO是昏线,昼长160分钟。可以判断, 8小时后夜幕深沉。选择D。 【答案】 (1)C (2)D,1上图中四片水域中为淡水水体的是( ) A B C D 解析:图示为大西洋、为黑海、为里海,均为海域或内陆湖泊,水体是咸水,所以A、B、C均错误。处水域位于河流中部,因宽度稍大积水而成。此处有河流汇入,也有水量流出。所以保持了水量和低盐度的稳定,该
11、处水体为淡水,故D正确。 答案:D,2下列有关该铁路及经过地区的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7月份沿该铁路由西向东月降水总量逐渐减少 B铁路所穿越的图中两条河流均以积雪补给为主 C图中铁路由西向东运输的货物中煤所占比重大 D图中铁路经过的国家中有3个国家地跨两大洲 解析:铁路所穿越的整个欧亚大陆,西段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中段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东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欧洲西海岸至我国新疆,7月份降水量逐渐减少;自我国新疆向重庆则降水明显增加,故A错误;图中两条河流是指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这两条河流的主要水源地是俄罗斯中北部地区,纬度较高、冬季积雪量大,积雪融水称为主要的河流补给水源,故B正确;铁
12、路西端为经济发达的欧洲,向东进入发展中的中亚和中国,所以由西向东运输的货物应是工业制成品比重大,故C错误;图示铁路沿线只有2个国家(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跨亚欧两大洲,故D错误。 答案:B,3根据俄罗斯所跨越的经纬度,可以发现俄罗斯( ) A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B地跨东、西半球 C地广人稀 D绝大部分位于西半球 解析: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位于40N到80N之间,属北温带和北寒带;160E在其境内,地跨东西半球,主要位于东半球;从图中看不出人地关系。 答案:B,4下列关于俄罗斯的资源与工业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种类较单一 B东部地区的工业区因资源较少,主要以高科技
13、工业为主 C东北部没有工业区,说明东北部地区没有矿产资源 D在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解析:读图可知,俄罗斯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东部地区资源丰富,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东北部没有工业区,但不能说明东北部地区没有矿产资源。 答案:D,5关于俄罗斯交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俄罗斯以重工业为主,且需长距离运输,河运以及海运不发达,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 B因为南部地区地形平坦,铁路主要分布在南部 C俄罗斯海岸线漫长,海运十分发达 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位于俄罗斯中部地区,故新西伯利亚是最大的铁路交通中心 解析:俄罗斯地域辽阔,纬度高,河流易结冰,河运以及
14、海运不发达,故俄罗斯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俄罗斯铁路之所以建在南部山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气候原因及距离周边邻国较近,便于发展经济。莫斯科是俄罗斯最大的铁路交通中心。 答案:A,特征描述类问题解题思路 题型特点概述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指出”某地某月的“天气特征”,“说明”某地理环境“特点”,“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地形区、人口、城市等的“分布状况”,“简述”图中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归纳”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等。 地理特征描述分为大范围一般地理特征的归纳和小范围细微地理特征的比较两种情况。前者如在以西南地区为背景的材料中归纳该
15、区域的气候特征,后者如贵州相对一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突出特点(雨日更多,夏季气温较低等)。 一般在试题中,本类设问后可直接承接相关原因或影响类设问。,解题思维模板 答题思路 首先,看题目是否需要进行区域定位。如果不需要,从材料和图中获得有效信息;如果需要进行区域空间定位,则结合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确定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等)。由区域定位可初步判断区域的基本地理环境特征。 其次,结合图文信息进行区域特征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区域内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等)。 最后,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尽量使用地理术语,避免口语化,使描述简洁、准确。,答题术语1.地理位置特征,2.自然地理特征分析,3.社会经济特征,4.地理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