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复习课 第三、四章,【答案速填】 _ _ _ _ _,水平分异,垂直分异,交通线路,全球气候变化,洪涝(台风、地震、寒潮、干旱等),【规范答题建模系列之3】 自然环境整体性分析的答题模板 【考情快递】,【考题示范】 (2015海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 408平方千米。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 ,最高曾达57 ,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获取信息】 (1)材料信息:死谷的范围、地势与炎热气候。 (2)图示信息:死谷的经纬度、走向及周边地形。,【信息解读】地理区位特征对自然条件的影响 经纬度信息:
2、死谷位于35N至37.5N的北美洲西岸,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多晴天。 地形信息:死谷南北狭长,海拔低,地形闭塞,不利于气流扩散。,环境信息:气候干旱,导致谷地植被稀疏,夏季光照强,地表增温快。,【规范解答】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太阳辐射强;缺乏植被覆盖,谷底和谷坡共同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谷深且狭长,(谷底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发。,【模板构建】 1.分析要素变化产生影响的解题思路:,2.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的答题模板:,3.区域主要自然要素特点的成因分析思路:,【模板应用】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这是世界第四大的岛屿,地形
3、独特,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它又是一个神奇的岛屿,岛上70%的动物是世界上独有的,80%的树木和植物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岛上的狐猴已经完成了长达5 500万年的进化历程。下图示意该岛屿等高线地形。,(1)说明该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该岛狐猴集中分布区形成的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联系当地的风向和地形可以分析该 岛东西的差异。该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大致呈南北 走向,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东岸迎风坡多雨,西岸 背风坡少雨(或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形成气候东西差 异;地势高差大(或山地相对高度大),形成气候垂直差 异(或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递减,降
4、水量发生变化)。 第,(2)题,从生物进化、生存环境、地形和气候方面分析。该岛脱离大陆较早,有着自己的、不受外来干扰的生态环境;与非洲大陆被海洋阻隔,缺少大型食肉动物,动物的天敌少;纬度较低,植物生长快,食物供应量大;受地形和东南信风影响,岛屿东侧为热带雨林,适合栖息;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答案:(1)该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东岸迎风坡多雨,西岸背风坡少雨(或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形成气候东西差异;地势高差大(或山地相对高度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或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递减,降水量发生变化)。,(2)该岛脱离大陆较早,有着自己的、不受外来干扰的生态环境;与
5、非洲大陆被海洋阻隔,缺少大型食肉动物,动物的天敌少;纬度较低,植物生长快,食物供应量大;受地形和东南信风影响,岛屿东侧为热带雨林,适合栖息;河流众多,水源充足。,2.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 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6、。,【解析】第(1)题,荒漠的形成原因是降水少,气候干 旱。从图中可知大峡谷远离海洋,深居内陆,且河谷受 下沉气流影响,降水稀少,从而形成荒漠景观。峡谷两 壁植被差异由降水差异引起,由此可判断为迎风坡与背 风坡差异所造成。第(2)题,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揭示,了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故某一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各要素的变化。,答案:(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 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 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 (2)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 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 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