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必考内容,一、近代世界,专题九 近代科学技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考向分析,网络构建,知识重构,热点素养,专题训练,考 向 分 析,网 络 构 建,知 识 重 构,关键词:近代科学、经典力学、进化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1牛顿经典力学 (1)奠基:伽利略的_理论。 (2)创立:英国科学家牛顿出版了_,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 (3)内容: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_定律。,考点一 近代的科学技术,自由落体,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万有引力,(4)特征:注重实验;数学化。 (5)意义:标志着_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冲击了宗教神学
2、思想,推动了_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如海王星的发现)。 2生物进化论 (1)诞生:1859年,达尔文_出版。 (2)内容: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变异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_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3)意义: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达尔文被称为“_”;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科学,启蒙思想,物种起源,自然选择,生物学领域的牛顿,3两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 成就:1785年瓦特改良的“_”运用于纺织业;蒸汽机运用于交通运输:1807年蒸汽轮船、1814年_先后出现。 影响:人类进入_;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_初步形成。,万能蒸汽机,蒸汽机车,
3、蒸汽时代,世界市场,(2)第二次工业革命 成就:1831年法拉第发现_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利用,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爱迪生发明和改进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 影响:人类进入_;垄断大企业时代到来;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电磁感应,电气时代,结合两次科技革命理解科学技术“双刃剑”的特点,跟踪训练 1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版前言中说:“我希望根据数学原理我们能够对别的自然现象进行推理我希望这里所阐明的原理,会有助于人们对这个问题或更可靠的哲学方法有所了解。”事实证明,牛顿的数学贡献( ) A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方法 B为近代自然
4、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 C为人们摆脱宗教的束缚奠定基础 D为启蒙思想家规划社会蓝图提供了范式,A,【解析】 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方法,与材料“我希望这里所阐明的原理,会有助于人们对这个问题或更可靠的哲学方法有所了解”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数学原理对哲学的作用,没有涉及为近代自然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故B项错误;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为人们摆脱宗教的束缚奠定基础,故C项错误;启蒙思想为未来社会规划了蓝图,故D项错误。,2达尔文曾说:“尽管人类是一个更先进、更聪明的物种,但人类已经失去了他们特殊的位置,现在已经被视为有机世界的一部分。”这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 ) A将人类置于自然界之中
5、 B强调了人与其他物种的本质不同 C不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 D提高了人在整个自然界中的地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进化论。材料“但人类已经失去了他们特殊的位置,现在已经被视为有机世界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将人类置于自然界中认识其地位,故A项正确;题干更多地强调一致而不是差异,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与人文主义的传播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类与自然的一致性,没有提高人类在整个自然界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A,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 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巴黎公社,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巴黎公社,空想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历史使命,临时政府,工人合
6、作社,建立政权,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1)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2)工业革命推动生产的迅速发展,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促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兴起,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3)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跟踪训练 3(2018安徽“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7、,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 ) A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 B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 C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D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A,【解析】 根据材料“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具有高度自我批判和革新精神的,故A项正确;“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这种说法虽然在材料中有体现,但表述并不完整,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
8、对社会主义运动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这种说法与B项相同,都属于对材料信息的不完整概括,故D项错误。,4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记者EdmonddeGoncourt写道:“血腥镇压非常彻底,像这样杀死所有敢于反抗者的流血事件,将推迟下一次革命爆发的时间旧社会至少为自己又争取到了二十年的和平时间”材料从根本上说明( ) A巴黎公社对无产阶级革命造成极大破坏 B无产阶级尚不具备推翻资产阶级的力量 C巴黎公社唯一的敌人是法国资产阶级 D巴黎公社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毫无作用,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根据材料“杀死所有敢于反抗者的流血事件”,对革命造成极大破
9、坏,属于现象层面,与设问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杀死所有敢于反抗者”“为自己又争取到了二十年的和平时间”本质上说明无产阶级力量尚弱小,短时间内不足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故B项正确;“唯一的敌人”表述过于绝对,无产阶级的敌人除了资产阶级,还有封建势力,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为后来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借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热 点 素 养,一、考查重大科技成果的影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2018江苏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
10、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B,【解析】 近代的机器“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故A项错误;“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说明技术革新是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迫切的问题,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D项错误。,(2018天津卷4)1830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比奇出版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他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
11、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这反映出 ( ) A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 B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位 C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 D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D,【解析】 依据“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反映了英国科学面临日益落伍的危险,并不能得出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超越英国,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业余科研传统”日益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而1830年还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在科学方面依然保有优势,故B项排除;“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的表述过于绝对,且与题干主旨不合,故C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扩展到欧美国家,各国不断重视
12、科研,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让英国的有识之士对本国的科研产生危机感,出现材料中现象,故D项正确。,(2018海南17)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一次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这项成就应该是(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D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 【解析】 据材料关键信息“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划时代变化。”结合所学可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把人和世界从上帝的世界中解放出来,符合题意,故选B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B,二、以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正确理解
13、历史概念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观点加以论证的能力。,(2015全国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 示例一:科学技术促进了劳动工具的改进,有利于生产力提高。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14、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新式交通运输工具蒸汽轮船、火车的发明,使得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汽车、飞机等新式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示例二: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确立起来,流水线作业等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形成了垄断组织,出现了跨国公司,提高了
15、生产管理水平。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推动了经营者革命,即专门的经理人开始出现,使得管理日益科学化。,【解析】 本题属开放性试题。依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如选择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牛顿力学与瓦特改良蒸汽机、工厂制度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使用、垄断组织的形成、流水线生产等内容,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三、考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背景、内容、影响,(2018全国卷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6、”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A,【解析】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联合的重要性;其二强调联合的阶级性,联合是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要通过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体现了科学共产主义
17、精神。因此这一变化说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B项错误;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的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故C项错误;此时资本主义制度还未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因此主要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故D项错误。,(2018天津卷7)如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
18、”。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 ),A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D,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已经开始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论断并不是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预见,故A项排除;依据题干中“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可得出可以通过消灭生产力与夺取新的市场来缓解经济危机,B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材料中是共产党宣言对经济危机的表现、发生原因以及克服办法的阐述,并没有针对欧洲资本主义文明,且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排除;依据题干中“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信息可得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纳不了自身所创造的财富,从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故D项正确。,